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运输能力快速扩充,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高是中国铁路科技创新的焦点,也是福建铁路网建设的主线.建设高标准、高质量、大能力的进出省通道,形成"二纵三横"、四通八达的现代铁路运输网络,是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和"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要举措.福建铁路网规模、结构与质量和谐统一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步入新世纪,为实现福建发展新跨越,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为福建经济社会的发展确定了一个极具个性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的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当前的发展格局为基础,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提出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以做好吸引和利用外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为硬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图书馆在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述了图书馆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加快图书馆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南与珠三角、北与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西与江西的广大内陆腹地贯通。在福建新一轮的发展战略思路中厦门坚定不移地推进海峡西岸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建设.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福建自主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利用原始性科研成果,实现振兴福建经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宏伟蓝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需要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群作为增长极,以厦门、漳州、泉州为中心的闽三角拥有这样的潜力.实现区域整合有利于对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繁荣经济带;闽三角区域整合有利于本区域内资源互补,提升海峡西岸在新经济形势下竞争力;闽三角增长极的实现必然促使福建在"大三通"的历史机遇中发挥更大的对台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前,福建涉台地方立法主要采取专项立法的模式。但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闽台两地交流合作发展迅猛,专项立法的模式已日益暴露出局限性,突出体现在调整领域有限和各法规内容不协调。为促进闽台两地关系进一步发展,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涉台地方立法的模式应由主要采取专项立法调整为基本法与单行法相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俞开洋 《海峡科学》2007,(11):10-10,21
加快福建港口铁路支线建设是福建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就福建港口铁路支线建设的紧迫性、支线投融资体制、推进支线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区位熵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产业集聚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工业发展存在较高的产业集聚水平,但近期集聚水平有所下降.产业集聚现象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有扩散效应,并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但也应重视反集聚经济对海峡西岸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影响,并从资源整合,分区规划及跨省区管理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在空间上紧密相连,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过程中福建制定好非均衡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笔者研究发现福建省的制造业比例已经不低,但在结构的合理性上明显弱于先进省份.同时福建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城市化积极效应的滞后的情况.对此笔者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闽台两岸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差异驱动服务外包的需求,两岸服务外包合作符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需要通过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提升双方在国内外的竞争力。闽台两岸服务外包的合作,应基于初级合作方式,大力发展战略型合作方式,努力开拓创新型合作方式,把闽台地区建设成亚太地区集劳动、资金和技术为一体的新型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2.
闽台经贸交流与合作对促进两岸联系,加快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立足于这一思路,探讨了在新形势下,闽台经贸交流与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It has been long discussed already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ent earthquake of the Xiamen-Jinmen district. However,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at a large shock unexpected before such as the 1999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west plain would take place in this area and its neighborhood,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during the long duration after completion and usage of the future Xiaman-Jinmen Bridge. The probability of such c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from studying the earthquake mechanism of the surrounding regions: The Taiwan Strait basin, Taiwan region (Taiwan island) and Fujian coastal region respectively. In this paper the features of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and will occur in any one of these three districts and then their influen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uture XiamenJinmen Bridge are describ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李俊贤 《科技信息》2011,(5):407-408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来自中央的政策支持。本文拟从涉台立法的现状这一角度入手,深入探讨完善海峡西岸经济区涉台法律体系的相关对策,为推动海西社会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从劳动、资本、土地及技术等角度探寻闽台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两地在贸易条件上表现出较强的互补性而不是竞争性。因此,实现两地农业领域更为有效的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两地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爱拼才会赢”为核心的传统闽商精神。对福建商帮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今天,时代背景的新变化和新要求,需要我们继承弘扬、发展完善这些优秀的传统精神,推动它们的现代转型,以进一步增强闽商的创新力、竞争力,促进“海西”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界定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概念,挖掘妈祖生平故事中的体育文化因素,探讨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内容,阐述闽台妈祖体育文化性质,并指出充分发挥闽台妈祖体育文化的资源优势,促进闽台交流,将为海峡经济区建设发展服务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闽台出版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两地出版界在版权贸易与合作出版、图书贸易、人员交流与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要推进闽台出版合作还须努力.  相似文献   

19.
台湾大选后,两岸关系迈向新纪元。福建地方本科院校进一步拓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领域,积极学习台湾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丰富经验,更新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台湾先进的教育资源来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促进了两岸的教育文化交流。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闽台高校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做出新的努力。本文归纳了当前正在进行的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七个类型项目,提出了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八个困难和问题,提出当前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机遇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闽台海岛开发经历了巡检司、卫所或寨游、军镇发展为海岛行政区.海岛居民的经济开拓,减轻了海禁政策的消极影响,由传统自然经济向以海洋经济为导向的商品经济过渡,海岛的经济发展与军事驻防相辅相成.海岛教育基本上按照内地的模式,共同的科举制度将海岛与内地的读书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思想文化上相互影响,形成了有鲜明的区域特色的闽台文化.探讨海岛开发的不利因素与不足之处,祈望能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