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研究EAP协议与Diameter协议的基础上,为解决分布式认证系统节点间会话一致性的问题,以及尽可能减少服务节点数量改变时产生的会话迁移数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的加权负载均衡算法(MOLB)。该算法使用散列法、虚拟节点和红黑树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客户端请求在服务节点间的合理分布。Diameter网络环境中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较小的负载均衡度和会话破坏度以及较低的会话破坏分布度。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大规模海量存储系统中用户数据访问过程中出现的系统负载不均衡现象,深入分析了对象存储节点的负载特征,提出一种对象存储设备的选择算法,检测和计算各个对象存储设备的实时负载信息,并依此从中选择当前负载较低的设备进行数据访问.测试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对于I/O请求中写请求占主导的负载,该算法实现了负载的均衡分布,消除了单点过载,缩短了系统响应时间.该算法不仅适用于写请求到达时的设备选择,也适用于重要数据的备份选择以及链式MDS中后继节点的选择,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数联网技术是解决数据管理困难及数据孤岛等问题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数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Handle系统作为数联网标识解析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得以快速落地。然而,Handle标识注册量和解析请求量的快速增长使得Handle系统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解析请求压力加大,且难以保证标识解析请求的服务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CN-GRU的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负载均衡算法,旨在优化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标识解析效率。首先,将用户的解析请求合理地分配到缓存/递归解析服务节点的服务器集群当中,以提升服务器集群整体的工作效率和吞吐量;其次,基于Handle系统中节点的层级架构,考虑到循环神经网络中普遍存在的梯度弥散问题,引入TCN时序神经网络,有助于提取服务器集群负载的时序性信息。相较于传统的负载均衡算法,所提算法根据服务器负载状况动态调整负载转发策略,服务器平均响应时间缩短50%左右,吞吐率提高40%左右,请求失败次数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4.
胡艳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0):56-56,58
目前在大多数的集群系统中都使用了负载均衡技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执行效率。但是由于集群系统的负载粒度为节点,负载均衡服务就有可能不断地在两个节点之间快速地切换,这种节点负载快速变化的现象称为负载颠簸,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另外一种现象称为负载成群是当有一个轻载节点可用时,负载均衡服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请求都转发到这个节点上,会导致这个节点严重过载。本文针对这些现象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DAA)和一种计算节点相对负载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极大的提高了集群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网络高速发展,网络访问服务不断增多,服务器的工作负载日益增加,需要利用负载均衡保证服务器正常工作.根据负载均衡的原理,利用基于Linux的虚拟服务器(LVS)的思想,使用现有的软硬件条件和多台服务器构建负载均衡系统,提供可靠和稳定的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灵活而经济的方式,有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汪海涛 《科技信息》2007,(23):85-86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重点讨论了使用DNS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法。现在,网络的规模越来越大,网络中服务器的负载也变得越来越重。例如:在公司的网络中安装了一台WEB服务器,用于向企业内部网中的用户提供服务,假如网络中有几千甚至上万个用户需要同时访问这台WEB服务器,那么这台服务器的性能将变得极差。为了保证用户的访问速度,我们可以通过DNS服务器来实现负载均衡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云数据中心对服务器的海量并发访问十分普遍.传统网络架构难以全局控制流量转发,需要配置昂贵的负载均衡器应对这一应用场景.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能够通过控制器全局掌控网络状态,并以交换机作为负载均衡器,从而降低部署成本.文中提出一种采用OpenFlow交换机的服务器负载均衡策略,通过多地址定向流表对服务请求进行分区映射,以活动连接数作为负载评估参数,通过蚁群算法求解最佳负载重定向方案.在负载迁移时,采用单地址定向流表来保证不同阶段流量的有序转发.实验结果显示,该策略能有效控制流表规模,并较传统均衡策略具有更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用户行为统计的流媒体集群负载均衡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通过内容分配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对流媒体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用户在点播中对不同片源和片源内部各区段的行为规律,提出访问强度的概念,用来表示与分片相关I/O操作的处理频度,基于此定义给出了一种基于内容分片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根据访问强度将节目切片,再将其分配给后台各异质节点.通过仿真实验比较算法在不同访问强度定义下的系统响应时间,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达到了负载均衡的效果,系统性能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云中心的服务器端在高并发情况下各节点的负载失衡问题,在对负载均衡技术Nginx自带的负载均衡策略和主流的负载均衡策略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动态调节权重的负载均衡策略.该策略基于加权轮询策略进行改进,同时考虑服务器的本身硬件性能与工作时的负载情况,设计了静态权值和动态权值的计算方法,将两者结合得到节点最终权值.静态权值主要考虑了各服务器的硬件性能情况,动态权值的计算则是收集各后端服务器节点工作时的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性能情况及磁盘I/O等性能情况,由此,动态地调节各后端服务器节点权重.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加权轮询算法,该算法在高并发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和实际并发数等方面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0.
MapReduce是大数据计算领域广泛使用的编程模型,默认的Hash分区方法易导致数据倾斜,使各计算节点负载不均衡,影响了整体计算性能并造成了大量集群资源浪费。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结合节点计算能力的分区方法。通过运行一个独立的抽样作业,利用Reservoir抽样算法抽取待处理数据并统计样本里关键字的位置和频次;根据关键字的统计数据制定分区策略,使各分区负载与节点计算能力达到平衡,同时优化网络开销;以全量数据为输入运行计算作业,并采用已制定的分区策略对中间数据进行分区,得出计算作业的运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方法使各节点负载更加均衡,可明显提升计算作业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左晓静  王荣  宁蕾 《河南科学》2014,32(7):1241-1243
负载均衡是服务器集群技术研究的重点,为了解决分配不均的问题,综合考虑集群中各节点性能、负载情况、传输代价、网络随机任务等各方因素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可分配比的负载均衡算法.基于动态可分配比的算法由一张动态的描述各节点负载情况的全局表动态生成一张候选节点表,并在该表中找出负载最轻的节点完成任务.通过仿真实验发现该算法思路简洁,实现简单,并在解决服务器负载均衡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分布式控制系统由于负载不均衡、网络通信量大等引起的时延问题,文中设计了基于请求划分的任务分配模型,提出了基于实时动态比例积分(PI)反馈控制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利用增量PI控制的思想,根据服务器节点性能的实时反馈值动态调节服务器节点的分配权值,通过虚拟节点转移算法局部调整虚拟节点的分配,以维护哈希空间的稳定.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动态负载均衡,减小了服务器资源消耗及用于存取远程数据的通信开销,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容错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基于负载均衡技术的协议分析的入侵异常检测系统并建立了系统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静态负载算法与动态负载算法的混合负载算法,该算法对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流,能很好地保证同一源地址的同一类协议由同一服务器处理,并兼顾了所有服务器的负载均衡,能很好地发现并检测网络的异常行为与分布式攻击等,这样的改进优化了处理结果,提高了高速网络环境下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C4ISR系统处理战场情报的能力,结合海上信息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种满足舰载信息基础设施要求的动态可配置高可用多机情报处理体系结构和并行处理方法.该并行处理方法以一种基于负载均衡原则的情报分片策略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的情报处理算法.算法解决了多机系统在需处理的情报分片内目标数量动态变化时出现的计算节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情报处理方法在降低情报处理时延以及提高并行处理加速比上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5.
LVS现有的负载均衡算法在分配服务器请求时大多都是基于固定权值,使得LVS集群系统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行后会出现负载倾斜.为此,给出了一种改进的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通过引入负反馈机制,充分考虑服务器权值的动态调节,更准确地反映了各服务器的真实负载情况.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原有算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服务器负载状况分类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端集群负载均衡问题和现有负载均衡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器负载状况分类的负载均衡算法.通过每阶段采集负载信息,实时掌握节点状态,停止重负载节点接收任务,降低中负载节点集合接收的负载,相应地增加轻负载节点集合的负载,以达到负载均衡效果.同时采用集合的形式很好的避免了大量负载涌入某一指标最优的节点,能够更好地实现均衡,提高系统的吞吐率.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云端集群负载发生倾斜,使系统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达到动态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7.
基于LVS技术的Linux服务器负载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世东 《科技信息》2009,(23):54-54
本文以一种利用LVS技术实现Linux服务器负载均衡为基石,构成一个高可扩展、高可用的操作平台。该系统能够提供负载平衡的功能,根据某种算法合理的把用户请求分配到集群中的每一台服务器上执行上,以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并以解决校园网服务器面临的大量并发访问造成的CPU或I/O的高负载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秦琴 《科技资讯》2007,(22):103-103
本文在阐述网络优化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负载均衡技术在网络数据及服务器中的优化应用,为负载均衡技术来实现网络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Internet环境下Web应用面向区分服务的性能优化策略,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动态反馈式负载均衡的改进方案,包括基于K-means算法的预处理、双周期式负载反馈、基于反馈的负载距离计算和引入随机概率的节点选择等,在资源层面上对用户请求和服务节点进行区分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实现更有针对性的调度.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策略进行对比,改进策略能够降低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和请求失效数,在保障负载均衡的服务质量上取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控制器局部网(CAN)总线应用于负载较重的分布式系统时,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难以保证,容错算法是提高分布式系统容错性能的重要手段。文中通过对多种容错算法的分析比较,在冗余服务中引入主动请求与动态分配负载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有效的CAN冗余容错算法.CAN节点可根据自身的负载情况决定是否作为冗余服务器主动请求任务,管理系统综合考虑负载和节点主机的当前状况,动态分配负载给各冗余服务器,同时系统还可动态改变冗余服务器的个数.最后,构建了该算法的数学模型,与RAWA算法进行了对比,并通过实例证明该算法性能较好,可用于高可靠、高实时性的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