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实现利用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针对农业数据分析中特征提取和类别识别的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动编码器,该网络不仅能够分析农业数据的固有属性特征,还能自动学习潜在的高级特征.通过在自动编码器中引入了一个高斯核聚类模块,提出了一个新的损失函数反向调节整个网络训练,使其逐步实现聚类的结果,最终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自动编码器的高斯核模糊聚类方法(AE-KFC).该聚类方法是一种基于自动编码器的端到端深度神经网络学习方法.最后在农业小麦种子的数据集上进行了试验测试,相比其他的一些聚类算法,提出的聚类算法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结果.结果表明:新型的机器学习算法有助于提高农业数据分析的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深度嵌入聚类方法仅考虑类内关系及多视图聚类存在特征表示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类间损失和多视图特征融合的深度嵌入聚类方法,该方法在深度嵌入聚类的损失函数中引进一个新的正则项提高类判别性.先通过自动编码器提取多视图数据的特征表示,对不同视图的特征表示进行融合得到公共表示,基于此得到数据的软分配分布和辅助目标分布;再对公共表示和聚类分配进行联合优化得到最终的聚类结果.在多视图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聚类性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获取信息手段的增多,对高维度数据的聚类变得越来越难.利用深度学习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深度聚类算法的深入调查与研究,提出了基于自编码器的多模态嵌入式聚类模型,该模型分别将自编码器、卷积自编码器、卷积变分自编码器模型提取的特征进行自适应特征融合,再将融合后的特征输入深度聚类层得到聚类结果.多模态数据有助于提取更全面的数据信息,自适应特征融合能够很好地计算每个模态提取特征对融合特征的贡献度,从而提高无监督聚类算法的稳定性.提出的模型在4种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聚类结果优于现有流行的算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跨视角步态识别的准确率,充分提取步态中的时间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步态序列的跨视角步态识别模型,该模型利用编码器,并引入三元组损失函数,以此提取步态序列的特征,通过使用生成器与判别器,以及连续帧判别损失对编码器进行修正,确保提取具有时间信息的有效步态特征.针对CA-SIA-B数据集和OU-MVLP数据集,对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原始深度嵌入聚类(DEC)算法中聚类层得出的初始聚类数目和聚类中心有很强的随机性,从而影响DEC算法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DEC的评论文本聚类算法,对无类别标注的电商评论数据进行无监督聚类.首先获得融合句子嵌入向量和主题分布向量的BERT-LDA数据集向量化表示;然后改进DEC算法,通过自动编码器进行降维处理,在编码器后堆叠聚类层,其中聚类层的聚类数目基于主题连贯性选择,同时使用主题特征向量作为自定义聚类中心,再进行编码器和聚类层的联合训练以提高聚类的准确度;最后利用可视化工具直观展示聚类效果.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将该算法与6个对比算法在无标注的产品评论数据集上进行无监督聚类训练,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轮廓系数和Calinski-Harabaz(CH)指标上取得了0.213 5和2 958.18的最佳效果,说明其可有效处理电商评论数据,反映用户对产品的关注情况.  相似文献   

6.
传统人脸识别方法手工设计特征过程复杂、识别率较低,对于开集人脸识别通用深度学习分类模型特征判别能力较弱。针对这两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以分类损失与中心损失相结合作为模型训练监督信号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首先,利用构建的应用场景数据集优调从公共数据集获得初始化参数的深度人脸识别模型,解决训练数据过小和数据分布差异问题,同时提高模型训练速度;然后,以传统损失函数和新的中心损失作为迁移学习过程中的监督信号,使得类内聚合、类间分散,提高模型输出人脸特征的判别能力;最后,对人脸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去除冗余特征,降低特征复杂度,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人脸识别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以自动进行特征提取,并且相对于通用深度学习分类模型该算法通过度量学习使特征表示更具判别力。在自建测试集和LFW、YouTube Faces标准测试集上都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合社交媒体特点,充分考虑标签文本和内容文本信息,融合了传统的LDA话题模型对社交文本信息进行话题聚类,从而实现了对社交数据的话题发现,与此同时,文章提出了基于关键词图模型构建话题特征,并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文本情感极性判别。研究在开放微博数据集和COAE2014公开评测数据上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证明了有效的关键词图模型能进一步克服中文语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性。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中,由于网络提取特征不够充分、边缘信息丢失从而导致深度图整体精度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提取的单目图像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Res2Net101作为编码器,通过在单个残差块中进行通道分组,使用阶梯型卷积方式来提取更细粒度的多尺度特征,加强特征提取能力;其次使用高通滤波器提取图像中的物体边缘来保留边缘信息;最后引入结构相似性损失函数,使得网络在训练过程中更加关注图像局部区域,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在NYU Depth V2室内场景深度数据集上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有效的,提升了深度图的整体精度,其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508,并且在阈值为1.25时的准确率达到0.875。  相似文献   

9.
针对用户评分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旁信息(side-information)对用户兴趣进行预测的协同过滤自动编码器推荐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设计原理、损失函数以及具体结构.模型使用单隐藏层自动编码器实现,用户评分与旁信息同为模型的输入/输出数据,旁信息也直接参加模型的训练,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模型的规模和复杂度,而且旁信息可以直接对用户兴趣进行修正.同时,通过对训练数据集合的合理划分与扩充,使得训练的网络模型增加了表达能力.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提高了评分预测的准确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聚类的异常入侵检测方法ID-DC,通过对训练集进行分布式聚类产生聚簇模型,采用基于双参考点的标识算法Double-Reference标记异常簇,不需要具有类别标签的训练集且可自动确定聚簇模型的个数.实验中采用了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KDD-CUP-99来训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分布式聚类算法建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可有效地检测攻击,检测率高,误警率低.  相似文献   

11.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丰富融合图像的细节信息、突出红外目标,基于自编码器网络提出一种可进行端到端训练的融合算法。首先,将编码器设计成双分支结构,并针对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特性设置不同的特征提取方式;其次,为有效地融合红外与可见光的互补信息,设计了一种可学习的融合策略,并使整个框架能够进行端到端的学习;最后,解码器对通过融合策略所获得的特征进行重构,进而得到融合图像。基于TNO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定性和定量的结果表明,算法能够生成红外目标突出、细节信息丰富的融合图像,相较于其他算法,融合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端到端模型在输入文本语义较复杂情况下生成的问题普遍存在语义不完整的情形,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特征提取的文本编码器架构.首先构建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获得基础的上下文信息,然后采用自注意力机制及双向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提取语义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最后设计一种层次结构,融合特征及输入自身信息得到最终的文本表示进行问题生成.在数据集SQuAD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语义特征提取与层次结构进行问题生成效果显著,结果明显优于已有方法,并且语义特征提取和层次结构在任务的各评价指标上均有提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细粒度图像分类中数据分布具有小型、非均匀和不易察觉类间差异的特征,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细粒度图像分类模型.首先通过引入双路通道注意力与残差网络融合对图像进行初步特征提取,然后应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达到提取深度特征数据之间细粒度关系的目的,再结合交叉熵损失和中心损失设计损失函数度量模型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两个标准数据集102 Category Flower和CUB200-2011上的测试准确率分别达94.42%和89.43%,与其他主流分类模型相比分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多模态场景分类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由互编码器辅助视频的多模态场景分类方法。音频部分首先对输入音频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且使用自注意力机制取得关注信息,图像部分首先对视频进行分帧图片提取,然后通过ResNet50网络进行特征提取,随后提取到的双模态信息进入互编码器,互编码器通过提取各个模态隐层特征进行特征融合,融合后的新特征结合attention机制辅助视频特征。在该模型中,互编码器为融合特征的辅助系统。实验基于DCASE2021 Challenge Task 1B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互编码器能够提升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低光照条件下已有图像分割模型性能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RGB和深度图特征融合网络的MDF-ANet图像分割方法.为了对原始数据进行充分的特征学习,采用两路特征提取网络分别提取RGB和深度图特征;设计了一个特征融合模块,分别将两路特征提取网络对应尺度下的输出特征图通过融合模块进行融合,并作为RGB网络下一层的输入,通过不受光照条件影响的深度图来辅助RGB的特征提取;将各个尺度输出的特征图输入多尺度上采样融合模块,进行不同感受野间的信息互补,再上采样至原始输入图像大小,得到分割图像.在Cityscapes及其转化后的低光照图像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其验证集上取得了62.44%的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相比只使用RGB输入的模型,性能提高了9.1%,达到了在低光照条件下提高图像分割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提取复杂且冗余的网络流量数据特征并进行更好地特征表达,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器和对比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通过自编码器可捕捉网络数据流量特征间的非线性相关性,实现对数据的降维处理和特征提取,同时,采用对比学习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表征学习,通过优化对比学习损失函数进行端到端学习。在两个基准数据集NSL-KDD和UNSW-NB15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识别准确率和精确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复杂场景中分割人体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图论优化框架中联合RGB-D信息和骨架信息的人体分割算法.首先,采用边缘引导的滤波算法修复低质量的深度图,得到高质量的深度图;然后通过一种聚类算法对RGB-D数据进行聚类得到超像素;最后在图模型中将超像素看作节点,并结合相应的人体骨架来提高区分人体和背景相似颜色区域的能力,设计能量函数各组成项,最小化能量函数得到全局最佳的融合结果.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在实际场景数据集上与多种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主观视觉和客观指标上,本文提出的算法均得到了更为准确的人体分割结果.  相似文献   

18.
手写数字识别中组合式神经网络的构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聚类技术和遗传算法相结合, 提出一种基于相似度传播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集成方法应用于手写数字识别问题. 先分别利用主成分分析和Fisher线性判别分析对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 得到两类特征数据集, 再利用Bagging方法分别为这两类特征数据集训练简单的BP神经网络, 然后采用相似度传播算法对这些BP神经网络进行聚类, 找到作为类簇中心的网络(中心网络), 最后利用遗传算法对所有中心网络的权值进行训练, 将中心网络进行加权线性集成作为最终分类器. 在标准手写数字数据集MNIST上进行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的识别率优于单个神经网络的识别率, 并兼顾了分类效率.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聚类的异常入侵检测方法ID—DC,通过对训练集进行分布式聚类产生聚簇模型,采用基于双参考点的标识算法Double—Reference标记异常簇,不需要具有类别标签的训练集且可自动确定聚簇模型的个数.实验中采用了网络入侵检测数据集KDD—CUP-99来训练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分布式聚类算法建立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可有效地检测攻击,检测率高,误警率低.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聚类技术提高分类器差异性的方法.通过Bootstrap技术与分类器学习算法训练分类器模型,利用分类器在验证集上的分类结果作为聚类的数据对象;然后应用聚类算法对这些数据聚类,并在每个簇中选择分类器代表模型,以此构成集成学习的成员;最后应用融合方法实验研究了基于聚类技术提高差异性的集成学习性能,并与集成学习方法bagging,adaboost进行了实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