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在大量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撰写了该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研究的现状分析。目的在于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从宏观上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找出专家学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研究的重点、提出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砖雕复兴 临夏砖雕源于宋金时期.因其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独特魅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份,使砖雕的需求量大增,市场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上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饮食项目纷纷亮相.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一项中,就有"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聚春园"佛跳墙制作等近70余项制作技艺.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中,以"生产性方式保护"为议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热议.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  相似文献   

6.
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7.
李瑛 《科学之友》2008,(11):104-106
文章从晋南地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杂戏入手,来分析研究民间信仰习俗对戏剧作品的影响,从而对我们了解民间戏剧剧本的思想根源、精神基础和形成过程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世界范围内,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得很到位,因此,"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在日本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所长铃木规夫。据了解,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是一个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存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遗产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  相似文献   

10.
非语  李超 《科学之友》2010,(3):14-19
流传民间3000多年,以其色彩鲜明、造型生动的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广灵剪纸,继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一步一个台阶地快速发展,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更上一层楼,被成功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