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发展要实现“草、畜、水”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是草原生态文化中的核心。草原生态伦理文化,至今仍然植根于蒙古族的价值取向中,这就为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提供了文化和心理上的支持。草原生态文化所孕育的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功能,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建设必须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把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广大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大力弘扬草原生态文化,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积极营造经济发展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舆论环境,对于保护修复内蒙古生态功能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北方草原生态环境、草食家畜品种改良与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多年来开展的以羊养殖为主的草原生态畜牧业试验结果,初步报道了在荒漠化草原地区以草食家畜良种繁育与草地资源科学合理利用为主的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的内客很丰富,从远古时的习惯法到蒙古汗国以后的成文法,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这一内容。主要包括倒场轮牧、禁止草原荒火和破坏草场、禁止污染水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季节性固猎和保护野生动物等。古代蒙古族牧民通过制定上述法律法规,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迭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为人类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对内蒙古和甘肃省几个地区草原生态治理情况的调查表明草原生态退化形势依然严峻。依据调查情况分析了我国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和项目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认为草原生态治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提出了草原生态治理的制度建设尤其重要,应以草原生态科学为治理基础,把减轻牧区人口压力与发展教育作为首要任务等完善草原生态治理的政策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进行合理的草原旅游发展,有利于把草原利用模式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本文主要从我国草原旅游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发展草原旅游的意义以及草原旅游产品开发类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体系建设重要的一环,需要与之对应的战略框架,用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具体工作和科学实践。基于此,通过文献梳理,讨论了生态文明建设、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凸显了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属性。在明确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形成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框架。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经过10多年基本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控制”向“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转变。针对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难点,从指导原则、保障体系、具体措施等方面总结克什克腾旗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人与草原的和谐发展。中国草原面积广阔,但存在沙化等诸多问题。创新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要从树立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宣传,培育人才,构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考核体系,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等入手。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方行为体的参与,是一个协同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王学芬 《甘肃科技》2016,(12):36-38
从当前碌曲县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现状看,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牲畜超载放牧、沙化、退化、盐碱化草场面积逐年扩大,鼠虫害严重,草原生态保护人员队伍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改进建议,通过提高认识、依据《草原法》建立健全适应当地草原生态保护的规章制度、建立专职的草原保护队伍、积极争取草原保护类项目、核减超载牲畜、配备先进设备、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以促进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北方干旱区草原是我国草原的主体,也是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结合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草原项目,总结归纳相关研究调查材料,着重就北方干旱区草原的生态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草原区有关气候、水资源、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6个资源特征,阐述了有关草地面积、质量、生物多样性等5个方面的生态问题,以锡林郭勒草原生态工程治理为范例,总结了干旱区草原植被恢复与改良的技术体系和生态工程切入点,进一步提出了干旱区草原保护和改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东北草地羊草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测了东北松嫩草原上羊草种群的资源生态宽度、生态位宽度季节变化,羊草与其它主要植物种群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并在不同水平梯度上做了较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羊草种群水分生态位宽度主要取决于羊草的资源占据比例;光生态位宽度主要依赖于光能的利用强度;营养生态位宽度主要受生境土壤养分差异的影响;羊草生态位宽度存在着季节性变化;植物种群生态位的重叠值随土壤水分与碱化度梯度呈有规律变化,生态位重叠是该地域植物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娜 《甘肃科技》2012,28(21):1-2
草原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发展、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价值及甘肃省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并对甘肃省草原生物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天然草原超载过牧、退化严重的背景下,草原旅游开发成为保持草原生态和发展经济的首选途径,如何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草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草原生态旅游开发和发展状况,阐述了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草原资源利用、草原旅游产品开发、草原旅游科学研究等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草原法律法规、科学合理规划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人口生态压力过大,且持续增长,是导致我国草原恶化的根本原因。目前中央草原治理财政预算增大,但退耕工作尚未与有效卸载当地人口生态压力相结合,持续增长的人口生态压力,以及新的退耕压力,有逐渐转移到剩余土地上的趋势。这种情况急需改变。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必须有人口、社会、经济等配套措施的支持。一、沙尘暴的根本成因:人口生态压力大,且持续增长、排解不畅近年频繁的沙尘暴表明,我国草原整治工作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据国内专家估算,到90年代初,由于人口压力,全国草原土地平均超载程度已达到84%,即实际载畜量超过理论…  相似文献   

15.
《蒙古—卫拉特法典》(以下均简称《法典》)是十七世纪蒙古族的一部重要法律典籍,是古代蒙古族三大法律文献之一。本文就《法典》中有关保护草原、牲畜及野生动物,调节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平衡的法规进行了梳理和阐释,进而探讨了十七世纪蒙古族的生态法规和生态思想,以期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原火的热状况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探讨了草原火的热状况及其对植物的生态效应。国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草原火烧过程中,土壤表面的平均温度一般变化于102℃ ̄388℃之间;在土壤表面以下,温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急骤下降,火烧的影响深度一般为0.64cm以上的土壤范围,在0.3 ̄0.64cm土层中,土壤温度多为66℃ ̄79℃;在土壤表面以上5 ̄15cm高度上,温度上升非常迅速,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燃烧物的数量和风速。草原植物的种子对热辐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内蒙古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树立生态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把草原生态保护作为牧区发展的切入点,而且要加强牧区法规与制度建设,健全草原合理化流转机制和全面落实草原补奖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牧区全方位监理体系,确保基本草原红线,在建构牧区坚实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各牧区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2×2列联表,x~2检验和关联系数对宁夏盐池地区草原植被间联结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草原植物种间存在不同的关联关系和组合特征。根据关联强度和联结序列,划分了4个生态组合类型。分析了它们的生境特点及其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对植物生态组合与草原群落类型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超越了一般生态批评的范畴,指出<狼图腾>通过对草原狼性的描写和狼的图腾形象从神圣向世俗转化的过程,形象地揭示了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对自然生态的巨大影响,在狼获得文化英雄和生态英雄身份出场的同时,也在历史文化的冲突和草原生态变迁的现实中凸现了生态话语.  相似文献   

20.
草原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在当代的新近变迁,主要体现为政府和牧民通过实施退耕、退牧和还草、还林工程,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关于这一举措及其效果的两种不同观点:完全赞成的观点和不完全赞成的观点。不完全赞成的观点把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问题放在天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度其内在关联的系统中来考察,强调指出:指导政府决策的草地生态科学还不够“科学”;不减畜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和生态恶化;要充分认识牧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社会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