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1984年年会于85年1月15日至16日在我院召开。我院是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的挂靠单位,副院长董浩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学会副理事长副教授祝修本同志,学会秘书长副教授程元龙同志等60多人,理事长邓三瑞同志因公外出缺席。首先,程元龙秘书长代表理事会做了“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1984年工作总结和1985年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与会代表进行了认真讨论,对学会1984年的工作表示满意;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船舶结构应力分析学组和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科研处联合举办的“结构强度稳定综合理论”专题讨论会于1984年12月22日至2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我院为这次讨论会提供了十篇关于综合理论的研究论文,论文作者罗培林副教授、史习庚副教授、盛长和讲师、佟福山研究生以及邱聪副教授等七人参加了这次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动态信号分析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第三届时序分析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4月18日至21日在我院举行。出席会议的有高等院校、研究所、工厂企业等52个单位的123位代表,其中35岁以下的,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提交会议的论文共83篇,其中我院  相似文献   

4.
会议消息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体组耐波性分组于今年三月六日至十一日在我院召开了成立大会。全国十八个有关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选出我院为组长单位,702所和708所为副组长单位。为便于在国内进一步开展和协调耐波性学科的理论研究、实船和模型的试验分析工作,会议还选出了我院、702所、708所、上海交大、交通部船研所、中山大学、海军工程学院等七个单位为执行委员,任期二年,负责提出学术发展方向的建议,提出与国际水池会议耐波性委员会工作相配合的建议,组织耐波性国内外学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5.
第六环境与水区域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9月3-5日在西班牙Albacete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欧洲农业工程学会等国际组织和Castilla-La Mancha大学主办,有来自包括美国、英国、中国、法国、德国、日本、非洲和中东等地区23个国家的近150人参加会议,共有130篇论文参加会议交流,其中口头报告82篇、墙报48篇。参会的中国论文3篇,其中2篇为口头报告,1篇为墙报。  相似文献   

6.
全国控制理论及应用学术交流会五月十五日在峨嵋召开。我院自控系讲师王景才在会上宣读了《两机格斗的有限时间局部捕捉区》论文。 全国轧钢工艺节能会议五月十九日在广州召开。我院加工系讲师高有志在会上宣读了《有关轧钢生产中节能方向的探讨》论文。 全国选矿学术报告会五月二十四日在无锡召开。我院采矿系讲师叶学龙、刘慧纳在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交流了四篇论文。 中国金属学会能源委员会首届采选节能学术会议六月四日在铜陵召开。我院采矿系副教授王金波在会上宣读了《利用地温预热矿内空气节能》论文,还代陈丙臣副教授交流了《选矿节能潜势分析》论文。  相似文献   

7.
每4年一届的"第七届国际岩爆与微震活动性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8月21-23日在大连举行,会议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单位组织。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国家小组主席唐春安教授出任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8.
第七届国际岩爆与微震活动性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8月21-23日在大连举行,会议由大连理工大学岩石破裂与失稳研究中心等主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等协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国家小组主席唐春安教授任会议主席。会议的特定主题是:岩爆灾害、岩爆灾害的防治、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9.
第5届国际纺织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1—24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此次会议由江南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山东大学等联合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和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协办。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王宽诚教育基金委和诺维信(中国)等大力支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先生、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马延和教授和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毕国典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作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一届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评审会议于1989年9月14日结束。会议按照“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评选条例”和“陈维稷优秀论文奖评选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在收到的23个省市学会选送的874篇候选论文中,经15个专业委员会初评、总会评委会复核审定共评出二等奖2篇,三等奖58篇,表扬140篇。  相似文献   

11.
1405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临近2005年,国内外学术界举行一系列会议和活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年。2004年12月11日,武汉造船工程学会、湖北科技史学会、武汉航海学会在武汉理工大学主办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湖北、北京、台湾、浙江、江苏的50多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组织者筹资出版了由29篇文章组成的论文集。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动力学术讨论会最近在中船总公司第七○三研究所召开。会议期间宣读了各会员单位推荐的十一篇研究论文,其中有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船舶余热动力回收系统的变工况特性摸拟与分析》,作者曹渝白、贾细国;《内燃机活塞温度测量及有限元计算》,作者杨光升、张风春;《船舶推进轴系横向振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第四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于1990年4月5日至8日在郑州举行。本届学术会议是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联合举办的,规模大,学术水平高。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所、厂矿企业从事振动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的140余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81篇,由组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4):I0001-I0001
2009年10月31日-11月2日,以"技术-历史与遗产"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本次技术史论坛由中国科技史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三个国家一级学会下属的中国科技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传统工艺研究分会、少数民族科技史专业委员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等八个与技术史相关的专业委员会联合发起,可谓史无前例.  相似文献   

15.
3月23日,由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交通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等14个单位共同组织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船”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这次评选出的中国十大名船,均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是我国船舶工业不同历史时期创新成果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9月10日,智慧畜牧业(亚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举行。中国农业大学龚元石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信电学院教授汪懋华,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朱明等出席大会。会议由中国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共同主办,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重庆市畜牧科学院承办。李保明教授、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教授辛宏伟担任会议联席主席。来自世界各地60个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龚  相似文献   

17.
振动工程是一门交叉性的技术学科,是在数学、物理学的基础上结合近代计算技术,测试技术、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理论等新兴学科综合发展起来的。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一级学会)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建,已于今年10月14日由国家科委批准成立、并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杭洲举行了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筹委及其常委会,研究有关学会工作与成立大会等问题,决定明年四月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常委会还决定,委托常委到各自所在省、市筹建地方学会。我院“振动、噪声与设备诊断研究中心”主任杨叔子教授是11名常委之一。杨教授在杭洲会议后同我院领导汇报与商讨,由我院担负了湖  相似文献   

18.
简讯     
第二届发展中国家海岸及港口工程国际会议圆满结束1987年9月7日至11日,第二届发展中国家海岸及港口工程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我校名誉校长、中国海岸工程学会理事长、本届大会主席严恺教授主持了会议。本届会议论文集共收录主题报告3篇,论文169篇。全部论文按专业内容划分为下列七个专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高校选矿工程学会“首届全国选矿研究生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9月16—18日在长沙中南工业大学隆重召开.这次大会共收到来自中南工业大学、东北工学院、中国矿业学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等17个单位的科研论文63篇,论文内容涉及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炭、建材和化工行业的选矿、地质矿物学、以及浮选化学、管理学等新的边缘学科领域.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80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通信学会图象通信委员会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南京召开了1982年学术讨论会。会上围绕静止图象通信、视频信号编码,图象处理及传真等进行了专题讨论。参加会议的有论文代表47人、特邀代表14人、列席代表28人。会议收到论文57篇,其中47篇分别在大会或分组会上作了宣讲并进行了讨论。这些论文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一年来国内在图象通信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有些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获得与会同志的好评。会议决定委托挂靠单位南京邮电学院负责编印这次会议的论文集。会议还决定了下届学术会议的内容和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