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针对高中的生物学科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其中运用了较难的数学思想的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使用数学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介绍,通过乘法的因式分解,将F1(YyXx)配子的生成情况以及F1(YyXx)自交过程中生成的F2的表现型或基因型的类别具体全面的展示出来,充分为我们展示出高中生物学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与数学方法的结合,通过列举具体的实例把解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方法详细地呈现出来,强调使用数学思想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中,为学生学习带来的好处以及在提高老师教学质量和效率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麦 C_(2618)×Fergus 杂交组合进行穗部两对相对性状(二棱与六棱、曲芒与直芒)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性状均属单基因控制,二棱是显性,六棱是隐性;曲芒是显性,直芒是隐性.F_1表现二棱曲芒,F_2四种表型的分离比符合9∶3∶3∶1,属自由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3.
人的血型是遗传的。每一个人的血型都取决于其父母双方。血型的遗传严格地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和其它民族通婚,其后代的血型比例是长久不变的,处于一种稳定的平衡。测定一个民族的各种血型的比例,对于该民族的起源以及与其它民族的亲缘关系的研究都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上,一个家系中如果同时存在两种单基因病,而控制这两种单基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即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方式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制。根据基因在遗传时趋于稳态的情况,运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非同源染色体体上的基因类型进行分析,并为控制常染色体遗传病提供预测。  相似文献   

5.
在 2 0世纪前半期 ,遗传学界有 3位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的姓氏都以一个大写的M字母开头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孟德尔 (MendelG .J.)、摩尔根 (MorganT .H .)和麦克林托克 (MeClintockB .)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者 ,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定律———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摩尔根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从 1 91 0年起 ,他开始从事果蝇遗传学实验 ,提出了遗传学的第三定律———遗传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 ,创立了以染色体为遗传载体的基因学说和细胞遗传学理论 ,他因此于 1 93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热合成法, 得到了3种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 [Al(C9H8NO)3](1), AlO3; [Co(C9H8NO)3](2), CoQ3和[Cu(C9H8NO)2](3), CuQ2 . 并对3种化合物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 确定了结构.3个晶体都属于单斜晶系的P2 (1)/n 空间群. 配合物(1)的晶胞参数是a=1.122 7(8) nm, b=1.301 7(9) nm, c=1.681 2(9) nm, β=95.064(9)°, V =2.447(3) nm3, Z =4, F(000)=1 024. 配合物(2)为a=1.1 240(12) nm, b=1.2 894(14) nm, c=1.666 5(18) nm, β=95.068(10), V =2.406(4) nm3, Z =4, F(000)=1 048. 配合物(3)为a=1.065 7(14) nm, b=0.861 1(11) nm, c=1.525 1(2) nm,β=102.229(2)°, V =1.367 7(3) nm3, Z =4, F(000)=716. 同时对3种化合物的UV-VIS-NIR、IR和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指认.  相似文献   

7.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了超大穗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及其F1代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份超大穗小麦中共检测到7种类型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Glu-A1位点,出现了两种亚基,null和1亚基,Glu-D1位点只有2 12一种亚基,而Glu-B1位点上亚基类型最丰富,有4种类型,尤其出现了两种新型的复合亚基组合形式7 9 8和7 9 14 15。遗传分析表明,在超大穗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F1中,双亲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呈显性遗传,且显母性遗传倾向。  相似文献   

8.
浓盐水制备高纯氢氧化镁过程中钙杂质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碳酸钠法,对海水淡化后产生的浓盐水制备高纯氢氧化镁过程中的钙杂质去除进行实验研究,并确定去除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种影响因素对Ca2+去除率影响顺序为:反应时间〉原料卤水的浓度〉反应温度〉Na2CO3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对Mg2+去除率的影响顺序为:原料卤水的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2CO3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Ca2+去除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相对密度为1.066 5的浓盐水,加入的Na2CO3与Ca2+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a2+去除率为80%左右,Mg2+去除率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9.
对经过分级的六种均齐粉粒状物料进行透气性系数测定。结果表明:球形小米颗粒((?)_p=1.70mm),透气性系数K=1.191×10~(-9)m~2,在整个固定床范围内都符合达西定律;石灰石粉((?)_P=0.900mm),K=5.831×10~(-10)m~2。文中还讨论了达西定律的适用依据和透气性系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4 (2 吡啶偶氮) 间苯二酚(PAR)为显色剂,用光度法测定了Ga3 、In3 两种离子.实验发现,PAR与 Ga3 在pH5.5~6.5时形成桔红色络合物,λmax=505nm,在0~5.0μg·mL-1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表观摩尔 吸光系数ε505Ga=1.40×104L·mol-1·cm-1,桑德尔灵敏度SGa3 =0.0050mg·cm-1.In3 与PAR在pH6.0~6.5形成 桔红色络合物,λmax=505nm,在0~4.6μg·mL-1符合朗伯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05In=1.37×104L·mol-1·cm-1, SIn3 =0.0084mg·cm-1.pH及显色剂PAR用量对Ga3 、In3 测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Col生态型种子为材料,经EMS诱变获得一株后代表型分离比异常的突变体gpl1(group less 1,gpl1),进一步观察发现,其果荚短小萎缩,不能产生种子,花粉败育,成熟花粉粒无细胞核.另外,F1代的表型分析显示gpl1突变体的性状是受隐性基因控制,而F2代的遗传分离比分析显示gpl1突变体不遵循经典的遗传分离比定律.对gpl1基因进行图位克隆,并将其定位于2号染色体上T9J22与F12C20两个分子标记之间202kb的区段内.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配组的HD9802S/湘早92和HD9802S/荆楚15的F1和F2代为材料,对这两个杂交早籼稻组合F2群体的花粉育性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F2群体中可育株数和不育株数经卡平方测验符合3:1的理论比例,初步确定温敏核不育系HD9802S的雄性不育性由一对主效隐性核基因控制;同时根据F2群体花粉育性表现出连续分布的特征,推测其雄性不育性还受其他微效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键合有β-环糊精的硅胶为手性固定相,对2-(9-蒽基)-2-羟基乙酸及其3种衍生物2-(9-蒽基)-2-甲氧基乙酸、2-(9-蒽基)-2-羟基乙酸乙酯和2-(9-蒽基)-2-甲氧基乙酸乙酯的外消旋体进行薄层色谱分离.结果表明,当以环己烷/丙酮/甲醇(V:V=3:2:1)为展开剂时,两种酸的相对比移值分别为8.47和12.57;以甲苯/氯仿/丙酮(V:V=5:2:1)溶剂系统作为展开剂时,两种酯的相对比移值分别为9.25和20.81.  相似文献   

14.
主要研究了3-流形融合的一些性质,特别是两个3-流形沿不可压缩曲面融合的情形.设Fi包含δMi为3-流形Mi中的不可压缩曲面,h:F1→F2为一同胚,M=M1∪hM2.给出了不可压缩曲面Fi满足一定的条件时,两个3-流形M1和M2的融合M有不可压缩的边界.讨论了在两个3-流形M1和M2都不可约的基础上,M也是不可约的.由上述的两个结果,得到了一些相应的推论.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Fe3 与茜素黄R在TritonX - 10 0存在下的高灵敏显色反应 ,实验结果表明 :在TritonX - 10 0存在下 ,于pH9 0的KH2 PO4-NaOH缓冲介质中 ,Fe3 与茜素黄R形成摩尔比 1:3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5 1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6 2× 10 5L mol-1 cm-1,Fe3 含量在 0 0~ 1 6 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6.
用作者合成的新试剂 5 - (8-喹啉偶氮 ) - 2 ,3-二羟基吡啶作显色剂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 ,在 pH9 3的硼砂缓冲溶液中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6 2 4nm ,钴量在 0~ 2 0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摩尔吸光系数为 9 0×1 0 4C·mol-1·cm-1.方法简便 ,快速 ,应用于维生素B12 和镍盐中钴的测定 ,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5.52Mg1.74(PO4)3∶Re3+(Re=Dy,Tm,Tb或Eu)荧光粉并研究了材料的光谱特性。在近紫外光的激发下,Dy3+掺杂材料存在4F9/2→6 H15/2和4F9/2→6 H13/2跃迁产生的485、578nm 2个发射峰。Tm3+掺杂材料出现了由1 D2→3F4跃迁产生的453nm发射峰。Tb3+掺杂材料存在4个发射峰,峰值为490、547、584、624nm,分别对应Tb3+的5 D4→7F6、5 D4→7F5、5 D4→7F4、5 D4→7F3能级跃迁,其中的547nm发射峰为主发射峰。Eu3+掺杂材料存在2个主发射峰,分别为5 D0→7F1、5 D0→7F2跃迁产生的593、615nm的发射峰。进一步研究了Na5.52Mg1.74(PO4)3∶Eu3+中,Eu3+掺杂浓度对材料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Eu3+掺杂浓度的增大,材料的发射强度增强,在1%~15%掺杂浓度范围内未出现浓度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18.
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的混合中温厌氧消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污水厂污泥和厨余垃圾混合厌氧消化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两种混合物料,其污泥和垃圾按VS之比分别为75%∶25%和50%∶50%,HRT分别采用9、12、16、20 d.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反应器运行过程中,进料有机负荷为1.4-4.1 g/(L.d-1)VS,没有出现如pH值降低、碱度不足和VFA积累等抑制现象.在进料VS之比为50%∶50%时,稳定性和处理效果都优于进料VS之比为75%∶25%时,当HRT为12 d时,此时VS去除率为58.6%-62.6%,甲烷产率为0.413-0.456L/gVS.  相似文献   

19.
牛顿第二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是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来的。为了探讨从理论上导出这两个定律的可能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给出用变维分形方法针对一个实例(小球沿长斜面滚下)导出改进的牛顿第二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方法。具体给出了适用于实例的常维分形结果:改进的万有引力定律F=-GMm / r199989和改进的牛顿第二定律F=ma101458。  相似文献   

20.
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氢裂化原料油中铁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邻菲罗啉比色法和硫氰酸根比色法对加氢裂化原料油中的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将其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于邻菲罗啉比色法,Fe2 在0.06~2.00 m g/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397 3c-0.001 5,R2=0.999 7;对于硫氰酸根比色法,Fe3 在0~8.00 m g/L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142 1c 0.007 6,R2=0.999 9。结果表明:两种测试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测定结果与ICP-AES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