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14.6AGeV~(16)O—Em 相互作用的靶核碎片多重数分布,分析了多重数分布的 KNO 形式及多重数之间的关联,并且与200AGeV~(16)O—Em 相互作用的多重数分布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给出了14.6AGeV~(16)O—Em 相互作用的靶核碎片的角分布,分析了角分布与靶核大小的依赖性以及灰粒子的双源发射,并且将上述结论与200AGeV下~(16)O—Em 相互作用的角分布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应用五源发射图象,描述了高能核一核碰撞中簇射粒子的(?)快度分布.计算结果与3.7—200AGeV~(16)O与核乳胶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在有限赝快度窗口的归一化 C 矩,依靠正和负粒子对的产生机制,给出了~(?)O+Em 在14.6,60和200AGeV 能量下以及~(32)S+Em 在200AGeV 能量下的全快度区域多重数分布与有限快度窗口的多重数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200AGeV~(32)S 与核乳胶相互作用产生的靶核碎片进行鉴别.对靶核碎片多重数及角分布进行了测量。测出黑、灰粒子质子能谱。分析测出的黑粒子质子能谱,认为黑粒子主要是从激发的剩余靶核蒸发出来的,但有相当数量的黑粒子是从核内级联碰撞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推广了“受伤核子模型”,对200AGeV~(16)O与核乳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簇射粒子多重数分布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结果作比较。  相似文献   

7.
本文建议采用8n+2n'+2m规则,判断ALnL'n'(Em)型共价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这样可使价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应用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解剖M型超声心动图( FAM)测量中晚孕胎儿三尖瓣环运位移( TAPSE)对评估胎儿右心室功能的有效性,并建立测量值参考范围.方法 前瞻性选取213例胎儿,根据孕周分为5组:20~24周、24+1 ~28周、28+1 ~32周、32+1 ~36周、36+1 ~40周,分别采用普通M型超声心动图( CM)、FAM测量TAPSE,组织多普勒检测Em,Sm以及右室短轴缩短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孕周组FAM-TAPSE,CM-TAPSE,Em,Sm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 01);各孕周组右室短轴缩短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正常胎儿FAM-TAPSE值明显高于CM-TAPSE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FAM-TAPSE,CM-TAPSE均与孕周、Em、Sm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但FAM-TAPSE相关性更好.结论 FAM通过调整角度,测量得到三尖瓣环垂直方向的最大位移,能够更有效地评估胎儿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吡啶和噻吩对1-吡啶基/噻吩基-2-芳基乙烯类衍生物固态荧光发射波长Em的影响,以及实现该类化合物Em的精细调节,文章合成了36 种1-吡啶基-2-芳基乙烯衍生物(PyAEY),并对其固态荧光发射波长Em进行测定.将PyAEY的Em与1-噻吩基-2-芳基乙烯衍生物(XAEY)的Em进行比较,观察到:(1)由于吡啶基是缺电子芳基,噻吩基是富电子芳基,在PyAEY和XAEY两者具有相同取代基Y的情况下,PyAEY的固态Em比相应的XAEY减少30 nm以上;(2)通过选择不同的吡啶基(2-Py, 3-Py或4-Py)和Y基团,可以得到波长Em在370~450 nm范围内具有连续发射波长的系列PyAEY化合物;(3)结合PyAEY和XAEY这2类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可以得到连续发射波长在370~600 nm范围内的一系列荧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4个王浆、蜂蜜生产性能不同品系-美意(Em)、澳意(Eo)、苏意(Es)和平湖浆蜂(Ep)的MDHⅡ同工酶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及杂合纯合度.试验发现,MDHⅡ的a、b、c三个等位基因在4个品系中出现的频率不同.c在Em、Eo、Es和Ep中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07、0.483、0.680和0.820,为优势等位基因.该结果表明在产浆性能高的品系中c基因频率较高,意味着可将c基因频率作为意蜂王浆产量性能的一个遗传标记.等位基因a在Em、Eo、Es和Ep中频率分别为0.323、0.263、0.193和0.087;在Em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而等位基因b在Eo中频率(0.253)高于其他3个品系(Em,0.170;Es,0.127;Ep,0.093).Ep的纯合度最高,达0.753,高于Em(0.533)、Eo(0.633)和Es(0.540).经独立性检验,4个意蜂品系MDHⅡ同工酶的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纯合度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使用膜片钳测量了石防风、烟草及小麦原生质体的膜电位,并与常规膜电位方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膜片钳法测得的原生质体膜电位为内负外正,低于-50mV;常规的插入法测得的为内正外负,大于+10mV.与插入法测得的完整细胞膜电位(低于-100mV)相比,膜片钳法测得的原生质体膜电位更为接近.两种方法在原生质体膜电位测量上的差别,可能与原生质体受损的程度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得在SnTe基热电材料中掺杂Sb后的相关系。【方法】采用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及Energy-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S)对合金样品进行测试,绘制Sn-Sb-Te三元系图200℃等温截面并进行相关系分析。【结果】Sn-Sb-Te三元体系200℃等温截面由3个单相区、5个两相区和5个三相区组成。其中,5个三相区分别是Sb_2Te_3+Te+SnSb_2Te_4、SbTe+SnSb_2Te_4+Sb_2Te_3、SnTe+δ-Sb_2Te+Sb、SnTe+SnSb+Sb和SnTe+SnSb+Sn。200℃时,Sb元素在SnTe相中的固溶度为3.57at.%;此外,在200℃下Sn-Sb-Te三元系中出现文献报道的SnSb_2Te_4三元相。【结论】通过合金法测定了Sn-Sb-Te三元合金相图在200℃的相平衡关系,为进一步开发SbTe基热电材料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油茶SRAP-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品种大别山2号和赣兴46为试验材料,利用Me5Em8正反向引物组合进行了SRAP-PCR反应体系的L9(34)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对影响SRAP反应的Taq聚合酶、Mg2+、dNTP和引物浓度进行分析,并对模板DNA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SRAP-PCR 20 μL反应体系的最佳组合为: Taq聚合酶1.20 μmol/min、Mg2+浓度125 mmol/L、dNTP浓度0.15 mmol/L、Primer浓度0.60 μmol/L、模板DNA含量60 ng,并含有2 μL 10×buffer(Mg2+ free)。各因素对油茶SRAP-PCR反应的影响大小依次为:dNTP、 Mg2+ 、Taq聚合酶、Primer。  相似文献   

14.
正兴铁矿后期回采围岩破坏规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分析正兴铁矿尚存矿源回采对顶底板围岩破坏的影响,对其回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中,考虑了裂隙、溶洞对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借助等效水力模型,用涌水量大小来描述岩体的弹性模量。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变化规律,对采场尚存矿源的回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活性氧与NO在SO2诱导蚕豆气孔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蚕豆叶表皮为材料,研究SO2胁迫时叶面气孔运动及其调节途径.研究发现,用浓度1~200μmol/L的SO2衍生物(亚硫酸钠与亚硫酸氢钠混合液)处理蚕豆叶下表皮后,气孔开度明显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和钙离子(Ca2+)水平显著升高.采用抗氧化剂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酶,钙离子干扰剂EGTA和LaCl3,以及NO合成抑制剂NaN3与NO清除剂c-PTIO,分别与SO2衍生物同时作用时,SO2诱发的气孔关闭效应得到有效缓解,保卫细胞内ROS、NO和Ca2+水平随之改变.抗氧化剂和NO干扰剂能阻止SO2诱导的胞内ROS、NO和Ca2+水平升高;EGTA和LaCl3能降低SO2诱导的胞内NO和Ca2+升高,但不影响ROS水平.研究结果表明,较高浓度SO2能诱导气孔关闭,SO2胁迫诱导ROS和NO合成增加,ROS和NO通过钙信号系统调节气孔开度.  相似文献   

16.
Tutescu猜想的高维推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将凸四边形中的Tutescu猜想推广并加强到E^m中的N边形上。  相似文献   

17.
以豆腐渣为底物进行混合好氧堆肥,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分析了堆肥产物淋溶上清液DOM的组成,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解析了堆肥样品中官能团信息。利用三维荧光结合平行因子法研究了堆肥过程中DOM的动态变化过程,分析得出两种组分即可见区类色氨酸(Ex/Em=285 nm/350 nm)与类腐殖酸(Ex/Em=335 nm/415 nm),随着堆肥的不断进行,可见区类色氨酸荧光强度逐渐下降,类腐殖酸荧光强度逐渐上升,表明堆肥进入腐熟阶段。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堆肥过程中多糖类小分子物质逐渐减少,而腐殖酸类大分子物质逐渐增加。进一步运用近红外光谱(NIRS)和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等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了堆肥过程有机质含量分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优化选择区间5831.95~6086.52 cm-1可以建立稳健的有机质定量分析模型,堆肥有机质实测值与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9861、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8247、偏差(Bias)为0.005,表明堆肥有机质含量与近红外光谱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