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目的]研究香蕉皮黑色素的提取工艺,并讨论香蕉皮黑色素的稳定性。[方法]以香蕉皮为原料,以碱-酸法提取香蕉皮黑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对香蕉皮黑色素对温度、光、pH值、金属离子及氧化剂、还原剂的稳定性进行探讨。[结果]香蕉皮黑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浓盐酸浸泡时间为5 h,加碱后溶液pH值为14,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70℃,提取物吸光度为0.309 A;香蕉皮黑素色在高温、不同光源照射、还原剂共存条件下均稳定,而在常温、金属离子和氧化剂存在下,稳定性不够。[结论]该研究为香蕉皮黑色素资源优化和深度开发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香蕉皮提取物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香蕉皮提取物体外作用于Hela细胞和PC-3M细胞所致的凋亡作用.方法:从香蕉皮中提取一种粉末状多糖成分,使其作用于宫颈癌 Hela细胞和前列腺癌 PC-3M 细胞株,观察其作用效果.结果:香蕉皮提取物0.5mg/mL、1.0 mg/mL、2.0 mg/mL、4.0 mg/mL浓度,24h诱导Hel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48%、57.91%、52.76%、50.46%,诱导PC-3M的凋亡率分别为60.93%、61.76%、59.33%、63.95%.而在48h 诱导 Hela 的凋亡率为94.44%、93.95%、93.89%、93.91%,诱导 PC-3M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3.96%、93.66%、93.97%、94.07%,与对照组比较 P < 0.01,有显著意义.结论:香蕉皮提取物在体外可明显有效地诱导Hela细胞、PC-3M细胞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选取成熟无病害香蕉皮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制备浸提液,随后以1∶30接种量接种灵芝菌种进行液体发酵,同时结合真空冷冻干燥制备香蕉皮灵芝发酵液冻干粉(lyophilized powder from banana peels and Ganoderma lucidum fermentation,LBGF)。对LBGF的护肤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香蕉皮灵芝发酵液中干物质含量约为2.24 g/L。称取一定质量的LBGF用超纯水溶解,配制成浓度为0.30 g/L的LBGF溶液并进行性能测验,其中多糖含量为(20.6±1.0)mg/L,蛋白质含量为(1.50±0.03)mg/L,同时0.30 g/L的LBGF溶液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吸收紫外线能力。此外,LBGF具有良好的吸湿和保湿能力,其吸湿率在相对湿度43%和81%条件下60 h分别达到(19.3±2.2)%和(68.1±5.3)%,而LBGF在24 h内保湿率在97.5%以上,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能力。因此,LBGF具有原料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等优势,作为护肤品原料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制备工艺以新鲜香蕉皮为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香蕉皮多酚颗粒剂。通过正交试验,以颗粒粒度的合格率、外观形状,吸湿率为考察指标,优化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颗粒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干燥温度为60℃,蔗糖为0.5:3.5,提取物用量为0.5:1。并对香蕉皮多酚颗粒剂进行了质量检查。试验说明香蕉皮多酚颗粒剂成型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唐荔 《世界博览》2011,(19):60-60
人们并不喜欢香蕉皮,虽然并没听说谁被滑倒,但是在人们的脑子里,香蕉皮是个讨厌之物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过不要小瞧了香蕉皮,它们的用途之广令人惊讶:抛光餐具、擦亮皮鞋、清洁植物的叶子等统统不在话下。不过最厉害的却是香蕉皮可以把含有重金属的污水净化成纯净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6.
多孔炭广泛应用在净化空气、污水处理、化工产物的收集、食品加工、药品生产、催化材料的制备、超级电容器的负极材料、贵金属提取等领域。本文以生物质香蕉皮为原料,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法制备香蕉皮基泡沫炭,解决了目前在制备中高碱量的弊端,同时为香蕉皮的合理利用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法活化和传统的KOH活化相比,制备方法简单,制备周期短,不会破坏原材料的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原料表面的官能团,使其双电层电容特性更好。经过循环伏安测试可知,低温等离子体制备的香蕉皮基泡沫炭的比电容可达150. 81 F/g。  相似文献   

7.
香蕉皮中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而且还含有多种抗氧化成分,其中多酚物质就是主要的抗氧化成分中之一。该实验通过采用95%的乙醇回流提取香蕉皮,把提取液浓缩浸膏,依次通过不同有机溶液萃取进行部位分离,然后分部位分别采用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在分离过程中使用薄层色谱跟踪检测,所得纯品运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仪、质谱等分析仪器等多种检测方法来鉴定所得的纯品化合物的结构,为香蕉皮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鉴定新鲜香蕉皮中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的一株细菌,本实验采用观察细菌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试验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菌.此菌不能降解棉子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蔗糖、葡萄糖、甘露醇、乳糖、枸橼酸盐等,但可以降解尿素、甘露糖.经鉴定该菌株属于变形菌门、莫拉菌科、不动杆菌属细菌.该菌种在香蕉皮中的发现丰富了不动杆菌属细菌在环境中的分布,也为香蕉皮内生菌种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研究基础,因此本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达到使用不同吸附剂对溶液中罗丹明B进行去除比较以及方便研究者参考借鉴的目的,本实验分别采用大豆秸秆灰和香蕉皮粉作为吸附剂,去除溶液中的罗丹明B。结果表明,用水处理过的大豆秸秆灰和用1 mol·L-1 HCl溶液处理过的香蕉皮粉作为吸附材料,对罗丹明B的去除效果最佳;在吸附过程中,罗丹明B初始浓度为2.5 mg·L-1、pH为7、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剂投入量为2 g·100 mL-1时,去除效果最好,但是不可多次使用。大豆秸秆灰和香蕉皮粉对罗丹明B的最佳去除效果可分别达到93.7%、92.1%。  相似文献   

10.
用香蕉皮制备高比表面活性炭研究其对含Cr(Ⅵ)废水的去除效果.实验探讨了溶液的pH值、Cr(Ⅵ)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及活性炭的用量等因素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香蕉皮制备的高比表面活性炭对Cr(Ⅵ)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在温度为35℃下改性香蕉皮制得的高比表面活性炭用量0.5 g,5 mg/L的Cr(Ⅵ)溶液50 mL,溶液的pH值为5.0,振荡吸附120 min的条件下,Cr(Ⅵ)的吸附去除率达到了95.2%.  相似文献   

11.
利用香蕉加工场生产加工的废料香蕉皮提取天然产物香蕉多酚,并对影响香蕉多酚提取率的因素,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次数、烘干温度等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香蕉皮的最佳烘干温度为50℃;最佳提取条件为:95%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8,浸提温度为40℃,浸提2次,一次浸提最佳时间为3 h,二次浸提最佳时间为0.5 h.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表示,成熟香蕉皮上的黑斑点可用于快速便捷地诊断人类皮肤癌,从而提高皮肤癌患者的幸存率。当香蕉成熟时,香蕉皮上将覆盖着黑色小圆点,是由于酪氨酸酶所导致的。据悉,酪氨酸酶也存在于人类皮肤,如果人体酪氨酸酶指数过高,将出现黑色素瘤,这是一种潜在的皮肤癌形式。一支科学家小组基于观测香蕉皮酪氨酸酶与人体皮肤癌的共性,研制一种癌症扫描仪,之后他们进一步提炼和测试香蕉皮,计划最终有效地检测人体皮肤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香蕉皮多酚的大规模提取提供依据,本文利用高剪切法研究香蕉皮总多酚的提取工艺。首先以单因素实验确定高剪切转速、液料比、乙醇提取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的适合范围,再借助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经实验获得最优工艺为:液料比为20∶1(m L/g),乙醇浓度为40%,转速16 000 r/min不间断高速剪切3 min,可得到平均值为(5. 74±0. 2) mg/g的多酚类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剪切辅助溶剂提取能使有效成分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且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接种物对香蕉皮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蕉皮为发酵原料,在平均室温21.7℃条件下,研究了接种物对香蕉皮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驯化菌种试验组较普通菌种试验组显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总产气量高出53.7%。两试验组发酵的产气品质一直较好,11天后沼气中甲烷含量维持在65%左右。结果还表明菌种经驯化后,产沼气的潜力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多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较为全面的阐述多糖的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多糖可分为动物、植物、藻类、菌类多糖等,大多数动物多糖可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部分植物多糖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发挥抗肿瘤作用;藻类多糖可通过提高免疫功能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多数菌类多糖可诱导细胞凋亡.多糖可通过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且动植物多糖具有毒副作用小、来源广泛、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优点,因此,多糖的研究和开发对未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和田骏枣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水提法提取红枣多糖的工艺条件,对比多糖蛋白的3种脱除方法,确定脱除多糖蛋白最终方法。以红枣多糖的提取率为参考指标,研究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3个因素对红枣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红枣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红枣多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红枣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1∶30(g/mL)、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红枣多糖的提取率为45.86%。采用Seveage法、三氯乙酸法和CaCl2法3种方法对红枣多糖进行了脱蛋白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氯乙酸法对红枣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效果最好、多糖损失率最低,多糖蛋白的脱除率为82.08%,多糖损失率为15.21%。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采用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结果显示:粗多糖的质量分数为4.34%;青钱柳多糖主要由木糖、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核糖等单糖组成,其在粗多糖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7.35%、8.46%、13.46%、28.72%、24.26%和6.16%.青钱柳中多糖因青钱柳来源不同而存在单糖组成差异,本研究为青钱柳的质量控制与药理药效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仙人掌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人掌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衰老、消炎、抗癌和降血糖等作用.文章综述了仙人掌多糖的多种提取和纯化及纯度鉴定的方法,以期为仙人掌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多糖功效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经确定2 000多种食用和/或药用食用菌,其中许多已经商品化生产,并已有大量关于食用菌多糖保健功效的研究报道,这些保健功效与食用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其中包括多糖.活性多糖表现出了潜在的对抗肥胖、抗糖尿病、抗癌、抗微生物和抗病毒等多种药理学作用,人们在脂肪细胞水平、啮齿动物水平和人类水平探讨了其相关的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活性.多糖作用机制还包括对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其可以作为消化系统中的益生元.文中叙述了多糖在营养、功能性食品,临床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旨在评估多糖保健功能活性,例如一种多糖和多种混合多糖对肥胖、糖尿病、癌症和传染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主要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了解食用菌多糖的保健功效特性,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人类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20.
草苁蓉根、茎水溶性多糖BRT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长白山区野生植物草苁蓉的根、茎中分离水溶性多糖。粗多糖经乙醇分级、Sevage法脱蛋白、H2O2脱色、反复冻融、高速离心等方法分离纯化得级分BRT。经Sepharose CL-4B柱层析、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等方法证明BRT为均一组分。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组成表明,粗多糖的单糖组成为Ara,Xyl,Gal,Man,Glc,摩尔比依次为0.98:1.00:2.38:1.28:10.00。BRT的单糖组成为Xyl,Gal,Man和Glc,摩尔比依次为0.61:3.12:1.00:3.97。以上结果说明,多糖BRT是以葡萄糖、半乳糖为主,兼有木糖和甘露糖的中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