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庄子注》中,"性"这一概念是郭象借以阐释庄子思想的重要哲学概念。郭象对性的基本理解,一是"性分",一是"自然",二者共同构成了性这一概念下的两端。"性分"是基于对小大之辩这一普遍现象的理解而进行的哲学总结,表达了郭象对万物存在方式的基本理解。"自然"则呈现了性的本质特征,性是不断展开着的、实现命赋予它的可能性的过程。"性分"显示的是从现象通向道的由下而上的路径,"自然"则是从道落实于现象的由上而下的路径。二者之间充满了思想的张力,郭象整体的思想体系也因此呈现出极为独特的性格。  相似文献   

2.
《老子》以"道"为核心概念,运用"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主张"道法自然"的治理模式,强调"无为则无不为"、"无为而治"的方法论,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民治思想基础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的治理境界,最终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状态。《老子》主张从解构的角度审视权力和政治的功用与同时代其他各家思想的治理向度迥然不同,不仅促成了古代中国社会"治世"的出现,对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有限政府构建和深化改革也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郭象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圣人无为观是其玄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圣性以境界为其基本内涵。圣人之无为表现为常态下的因顺万物,和变态下的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是一种管理谋略,郭象的圣人无为思想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管理学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阳明的一生,无论思想或行为,都是要实现"圣人"理想。因此,他的心学也可称为圣学,"圣人之学,心学也"[1]。在阳明那里,"心"是圣学的本体论,"圣"是心学的终极目的,通过不间断的精神修炼和道德实践成贤成圣,则是心学主体性要求下的终极承诺和终极托负,当然也是心学或圣学的修养论或功夫论。圣人代表了人生境界的究竟和人性实现的完满,成圣的本体依据就在价值创造之源的内在本心(良知)的自觉,成圣的终极目标则不能脱离生活世界时时处处的当下道德实践。圣人之学就是尽心之学,尽心之学就是实践之学、超越之学。以"心"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认知思想方面,王充一方面反对孔子"学而知之"说,认为圣人不能先知,一方面又肯定了孔子认识论中的学与思、知与行。王充对孟子"耳目之官"与"心之官"也有详细的解读,认为在认知的过程中"耳目之官"与"心之官"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王充的认知思想同荀子的认知思想具有高度一致性,认为荀子不仅谈及知与行的问题,还以"符验"作为检验认识对与错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1999,(12)
圣人之教现存最早的中医典藉《黄帝内经》是以"圣人之教"为张本的:"是故上古圣人之教下也,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谓"圣人之教"以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究心于天人之间,以一种整体的、联系的、有机的信念来观察和理解宇宙与人类。《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天地人是按一个统一的"大道"来运动的,人类是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因此人生也只是"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即使是圣人也只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疾病则只是生命"浮沉"的偏离状态而已。  相似文献   

7.
“道一”是杨简春秋学的用语,是指历史的必然趋势只有正道一途。与之相对的概念就是“道二”,是指圣人笔下春秋人物的是非两途。杨简认为“道二”体现了圣人的褒贬之意,而复归于“道一”是圣人作《春秋》的根本目的。复归“道一”的方法则是反求本心,这是杨简最为看重的简易之道。但是在具体的经学解释中,杨简的原心之论又有前后抵牾、顾此失彼的情况,说明将史事简化的方法自有内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郭象“物之自造”、“自尔”、“独化”论释义束际成,金荣昌郭象字子玄,是两晋元康永嘉年间最著名的玄学家之一。《庄子注》是他的代表作。在《庄子注》的序中,他对《庄子》之旨作了概括:“通天地之统,序万物之性,这死生之变,而明内圣外王之道,上知造物无物,下知...  相似文献   

9.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在解读这一句的时候,有必要再回顾一下前面两句:圣人有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在这两句中,圣人界定了"象"和"爻"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而这正是本句所因承的两个前提。"赜"在前句中出现过,  相似文献   

10.
道家的道贯通天地,无所不包。这个道有时被解释为极细微的物质元气,有时被解释为不含任何物质颗粒的绝对的精神实体,有时又被解释为产生万物的逻辑起源,这些解释囿于主体与客体对立的形而上学框架,违背了道家有无相包、虚实相含的宗旨。道家的道是素朴之心与万物本然相融相契的状态,是至人、圣人、神人以无知无欲之心与天地共运形成的境域,是圣人的心不偏执于一事一物毫无阻碍地、完全地敞开,也就是说至人、神人、圣人心灵的运作敞开了万物按其固有面目契入的无何有之乡。  相似文献   

11.
郭象对《庄子》的创造性解读对后世的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影响。郭象的“独化”思想促进了我国古代美学的形上讨论由外在的道(无)本体论到内在的心本体论演变;郭象的“独化”思想是后世封建士大夫美学的哲学滥觞。对郭象美学思想的发掘,有助于更好地梳理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变化的一些脉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吕大临《行状》和《宋史》张载本传所谓受《中庸》而读之、访诸释老、反求之六经等三次转折都属于张载的早期学术活动,并按早、中、晚三个阶段逐一考察了张载近四十年的学术生涯;张载的关学思想体系成熟于晚年,其理论纲领是以"天"为核心概念,以"天"、"道"、"性"、"心"为概念序列的。  相似文献   

13.
心是胡宏哲学的重要范畴。本文试图从天地之心、人之心、人的良心等三个角度论述胡宏的心。首先,论述天地之心在天是天道、天命,天地之心在人是人之心,更确切地讲,是人的良心。其次,论述人之心是人的天命之性之用、之已发,人之心能认知万物、体知天地,能主性情、宰制万物。人若尽其心,就能如圣人,体用合一,不於已发未发分,其心与天地同流,其心纯粹是天地之心即良心,人若尽其心,就能成已成物。最后,论述人的良心,良心是人的本质属性,知、仁、勇皆原于良心,人若察识、扩充其良心,就能成仁成人。这是胡宏心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性问题是儒家核心命题之一,荀子不同于孟子以性善起论而言性恶,由此引发千百年来关于性善性恶的争论。荀子所言之性,包含着情性、欲性,且情、性、欲三者是不分的,而就情感与欲望本身而言也不是恶的。荀子言性恶,其实是从礼义与人伦共处的角度讲的。但是,既然言性恶,善又何以可能?所以荀子通过知性,也就是心之知,虚一而静的大清明之心的知道、可道,也就是知礼义可礼义之心,解释了善何以可能的问题。当然不论情性、欲性、知性等,此皆“天之就也”之性,皆乃天予之、生来具备的。而荀子论性还需注意的是其积伪(为)而成的生成性,此是人在不断积伪(为)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日生日成之性,而其生成之性的终极之处便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之境。而荀子积伪以成性的人性生成论,也为当今人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现代人性论转化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典籍记载中,"圣王"与"圣人"并没有从逻辑概念上加以严格地区分。先秦儒家作为诸子中的显学,并在后世挟六经以压百家,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干,它的"圣王崇拜"和"圣人崇拜"思想对于古代社会影响最为深远。作为先秦儒家三大儒的孔、孟、荀皆抱有根深蒂固的"圣王崇拜"之信仰,由于周敦颐、邵雍等人对孔子的极度推崇,产生了新的以"圣人崇拜"为基础的道统信仰体系,真正取代圣王崇拜,成为儒家主流的信仰体系。"圣王崇拜"和"圣人崇拜"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儒家自开创以来一直在寻找一条成圣的道路,其德行、智慧、治国理想都围绕着内圣外王的方向展开。先秦儒家的圣人有着接通天人的智慧、人伦完备的德行及以德治世的地位,他们是政治、文化、制度的至高者。但先秦儒家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的成圣之路却有所不同,孔子生而知之、孟子困而知之、苟子学而知之。三者的成圣之路体现了其对圣人所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体现了社会需要的不同,更加体现出了圣人开始由圣神的个体向平民化的个体发生转向。在这种转变内,我们审视着其转变的根基、目标及意义,以期证实这种平民化的趋向是正确而又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个体行为成本分析指在探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行为的心理规律。本文通过对个体行为成本的概念的阐述以及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对犯罪现象的分析指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行为是通过分析行为的成本来决定"为"或"不为",而其本质就是实现行为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老子》第五章是体现老子"天人合一"、崇尚自然思想的代表性章目之一。此章之主旨,乃在于主张虚静无为,效法天地自然,倡导"天人合一"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作者运用双重比喻手法,强调"圣人"要像"天地"仁爱万物一样地仁爱百姓;而要实现如此之爱,"圣人"就必须进一步像"天地"自然运转生化与仁爱万物一样来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仁爱百姓。如此"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老子》全书,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9.
小易 《科技智囊》2013,(6):73-73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这段话的原意是:天地之大德,在于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之大宝,在于有着崇高的地位。"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指乾坤道物;德,可理解为性质、功能;生,即阴阳二物在不断交合变动之中的生化状态。若无此生化功能,就没  相似文献   

20.
主要探讨王阳明的人生之求,并进而指出其现代意义.认为,阳明子以"圣人必可学而至"为终身之求,认"圣学"之"学"为动词,意即"学圣",孔子之学不是理论而是实做"圣人";这种观念的外显即是阳明子所实现的"狂者胸次"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