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探讨气流槽聚型紧密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内纺纱张力引起的阻力传递机理,分析了集聚区内气流速度和动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纺纱张力的传递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凹槽中,从纱线输出点到纤维束与凹槽的接触点,气流法向速度分量逐渐减小;间隔段包围弧对应的中心角决定了切向摩擦因数分量大小;纺纱张力的变化与动摩擦因数、导纱钩处张力、吸风孔间距及气流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将表面活性剂溶液与注入水进行对比,在90和114℃条件下,考察亲水、亲油低渗岩心的渗吸现象和渗吸采收率变化,通过定义黏附功降低因子、内聚功降低因子、变形阻力降低因子以及利用扩散弥散作用、Marangoni效应对渗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亲水低渗岩心,表面活性剂的低张力特性使毛管力降低,渗吸动力减弱,渗吸较注入水滞后,原油的运移阻力也相应减弱,渗吸的最终采收率提高;对于亲油岩心,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转特性使毛管力由发生渗吸的阻力变为动力,且其低张力特性有助于渗吸采收率的提高;表面活性剂通过降低界面张力、改善润湿性影响低渗岩心的高温渗吸采收率,且当岩心亲水时前者更关键,当岩心亲油时后者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气流纺纱杯内纱条剥离点张力的理论计算和直接测定其张力的方法,得出了剥离点张力具有一定大小,且理论与实测值比较一致的结果,并提出了降低剥离点张力和提高凝聚须条强力的途径,以减少高速时纺纱断头。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证明纺纱张力大小对细纱毛羽的影响,只产生于采用传统类型钢丝圈的条件下,如果采用改进型钢丝圈,则尽管纺纱张力降低,细纱毛羽仍可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气流槽聚型紧密集聚纺纱系统集聚区内的力矩传递,首先分析了集聚区内纺纱张力矩和气流力矩的传递过程,然后分析了纱线自身回转产生的扭矩与纺纱张力矩和气流力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力矩传递的主要参数有纺纱张力、吸气负压值等;纺纱张力矩与气流力矩决定捻度是否会越过纤维束与凹槽底部的初始接触点上传至前钳口;适当提高吸气负压值可以缓解纺纱张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包含了下面三部分的内容: 1.对环锭细纱机纺纱动力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讨论。纺纱动力是由七部分的动力消耗所组成,其中钢丝圈的摩擦功率占有最大的比重。 2.提出了瞬时纺纱功率的测试方法,并利用该法在高速、纺中支纱的情况下,对纺纱动力进行了测定,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结论:①在钢领板升降动程中,大直径纺纱功率大于小直径纺纱功率;②在一落纱中,纺纱功率的大小具有一定的分布。最大功率发生在成形结束大直径时,而最小功率发生在大纱小直径时;③在实际纺纱中,纺纱功率是气圈高度的指数函数,其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1—2.6。此外,对锭速与纺纱功率的关系,钢丝圈重量与纺纱功率的关系也作了测定与讨论。 3.讨论了减少纺纱动力消耗的途径:①通过设计新型钢领钢丝圈来减小一落纱的平均张力;②通过改变导纱钩的升降型式来降低一落纱的平均气圈高度。  相似文献   

7.
浮桥通载时吃水变化对锚纲张力和浮桥临界流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通载浮桥吃水改变和水阻力增加而导致锚纲张力改变的规律,以及锚纲张力引起桥脚舟绕浮心艏倾后降低浮桥动水稳定性的现象.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浮桥通载时吃水改变量对锚纲张力的影响,并采用等效偏心距方法计算了浮桥考虑艏倾时的临界流速.得出浮桥通载后吃水增加和水阻力增加将使锚纲张力大幅增加而浮桥临界流速略有降低的结论.同时,提出了浮桥在大流速下安全使用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环锭纺纱机可通过使用轻的钢丝圈来降低纺纱张力和断头率。但钢丝圈太轻会导致气圈膨大,并碰撞隔纱板,因此张力的降低极其有限。理论和实验证明,直径远小于管纱直径的微型气圈环能更有效地降低和稳定纺纱张力。对于细度为14.2~25.0tex的纱,张力可降低10%;如与轻的钢丝圈搭配使用,在锭速为7000~13000r/min时纺14.2和25.0tex纱,张力可降低24~29%,而且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9.
环锭纺纱过程中的纱线断头主要取决于纱线张力与纱线强力之间的矛盾,而纺纱张力是气圈底端纱线张力经由气圈、导纱钩向上传递而产生的.以往关于气圈底端张力的推算大都是在忽略空气阻力和哥氏惯性力的情况下进行的.针对考虑空气阻力和哥氏惯性力影响的情况,对钢丝圈受力及气圈底端张力进行分析计算,并指出随着纺纱的高速化及对纱线质量要求的提高,在研究纱线张力时,应考虑空气阻力及哥氏惯性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回转纱条张力的测定,着重研究纺纱号数、纺杯速度、纺杯直径、成纱捻度等因素对纱条张力的影响,以及上述诸因素与纱条张力的相互关系,并建立了回归方程。实验得出,纺纱号数、捻度与纱条张力呈线性相关;纺杯速度、纺杯直径与纱条张力呈指数函数相关。通过张力与单强关系的分析得出,张力超过一定数值范围,单强增长值很小。因此,提高单强应着重考虑改善纱条中单维纤形态。同时指出,必须加强前纺及本机的排杂作用,减少剥离点处纱条突变张力的发生,以降低成纱断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粗纱在压掌曲臂面上滑动时的张力进行了分析,按不同的简化方法,列出三种张力计算方法,并将张力计算值与模拟实验测得的数据作了分析比较,从中否定了欧拉公式及圆柱面上斜向滑动张力公式二种误差较大的计算法,肯定了较精确的简化圆环计算法.这对于纺纱生产中精纱张力的研究和锭翼压掌结构的设计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圆盘式旋流纺纱的工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圆盘式旋流纺纱的装置和流程,探讨了影响圆盘式旋流纺纱成纱性能的主要工艺参数,成功地纺制了包芯纱.为了解和掌握圆盘式旋流纺纱设备的纺纱性能、工艺特点,对所纺纱线的强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圆盘式旋流纺纱的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第一喷嘴压力、第二喷嘴压力、梳辊转速、喂棉量、棉条号数、喂入张力、芯纱退绕张力是圆盘式旋流纺纱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3.
不考虑空气阻力时的气圈张力计算已是众所周知,本文则是综合考虑空气阻力等的影响,对气圈张力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并采用摄影与曲线图相结合的方法来求得实际纺纱时的气圈纱线张力值,为具体分析工艺问题与测算纺纱气圈张力提供理论上、方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包含以下四部分内容: 1、介绍棉纺锥面钢领的两种主要形式——ZM-6型和SH型,钢领和钢丝圈的几何配合及工艺效果。目前钢丝圈最高线速度达45米/秒。 2.测量了钢丝圈的磨损位置,从简单的力矩分析,讨论了锥面钢领、钢丝圈的抗楔性能,结果表明了锥面钢领比平面抗楔钢领具备较好的抗楔性能。 3.测量了锭速在15000—19000转/分的纺纱张力,测量结果表明,锥面钢领、钢丝圈的纱条张力变异比平面抗楔钢领低,特别是大纱阶段,张力峰值低。所以降低了细纱断头率。 4.讨论了钢丝圈的发热和磨损。由于锥面钢领和钢丝圈较大地增加了接触面积和良好的散热性能,使得它们特别适用合成纤维纺纱和棉与合成纤维混纺。对于纺制细号纱,钢领和钢丝圈的寿命延长。最后指出了目前使用锥面钢领的优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摩擦纺纱自由端须条加捻的力学模型,讨论了有关因素对加捻力矩的影响。根据推导的计算公式,对纺纱张力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有关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纺纱张力计算值与测试值基本符合;两者各自的变化趋势也是一致的。说明本文所建立的力学模型基本上反映了摩擦纺纱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杠杆补偿式张力器是一种具有自行调节补偿能力的张力装置.本文从静力和动力两个方面对它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将其应用于气流凝聚包芯纺纱中作芯丝的张力装置.由实验知,当输入张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该张力器的输出张力能基本保持恒定,从而满足了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使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采用标准k-ε模型和多相流空化模型,对簧片尺寸一定、不同喷口厚度和不同喷口与簧片间距的悬臂式簧片哨内的空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簧片哨内湍动能、压力和速度分布,研究了操作参数、簧片哨的结构对空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悬臂式簧片哨的空化主要发生在簧片尖劈处,簧片哨的操作参数以及结构形式对空化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导得纺纱杯内纱条曲线形状和张力的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可以比较可靠地求得纺纱杯内的纱条张力,解决杯内纱条张力不易测定的困难。根据这些方程作图,就可从这些图中简捷地求得杯内纱条的重要参数,用来计算纱条张力。另外,本文对正反向剥取形式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开采"R-S-F"系统稳定,采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对长山子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沿工作面倾向,中部区域支架载荷最大,最大平均载荷为5 540 kN,上部区域支架载荷次之,最大平均载荷为5 340 kN,下部区域支架载荷最小,最大平均载荷为4 966kN,且工作面中上部区域支架易发生逆向侧翻失稳,工作面下部区域易发生错动性滑落失稳.并将测得的支架工作阻力与采用载荷估算和R-S-F动力控制理论计算等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支架工作阻力在合理范围内,并确定长山子煤矿大倾角特厚煤层综放液压支架工作阻力5 000 kN.  相似文献   

20.
利用Workbench平台对射流液片激励3种不同形状劈尖的簧片振动问题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射流压强和劈尖形状对簧片振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簧片振动达到稳态所需时间与射流压强成反比,簧片振幅与射流压强成正比,簧片振动频率与射流压强成正比或不变.同一射流压强情况下,等腰三角形劈尖簧片振动达到稳态所需时间最短,方形次之,半圆形最长;方形劈尖簧片振幅最大,等腰三角形居中,半圆形最小;等腰三角形劈尖簧片振动频率最高,方形最低,半圆形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