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传植 《世界科学》2022,(1):16-17
人类几乎所有的意识经验都与空间感相关联:享用美食的餐厅、每天的回家路、收纳茶杯的地方、哪张椅子最舒适等等.空间感告知我们当下身处何处,我们曾去过何地,我们打算去往何方.脑如何产生这种感觉,如何形成记忆或引路导航多年来仍然是个未解之谜.1971年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和乔纳森?陀思妥夫斯基(Jonath...  相似文献   

2.
<正>因发现"组成生物体内大脑导航细胞"的三位科学家分享了2014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他们分别来自美国的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和挪威的梅-布莱特·莫瑟尔(May Britt Moser)、爱德华·莫瑟尔(Edvand Moser)夫妇,他们的发现解决了一个困扰科学家和哲学家几个世纪之久的难题——大脑、记忆与位置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大脑是如何对我们生活环境产生一个地图并为我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布莱特·莫瑟尔(May Britt Moser)、爱德华·莫瑟尔(Edvand Moser)夫妇已经合作了30年,结婚也已28年了,至今他们对大脑的探索依然充满着激情,早餐、实验室晨会、工作时都反复在谈论大脑这一话题,以至于最近在特隆赫姆机场用餐时,谈论的话题仍然是大脑。如果有人知道我们是如何导航回家的,那就非莫瑟尔夫妇所属。2005年,他们因在小鼠大脑深处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6日下午5点30分揭晓,今年的得主为英国科学家John O’Keefe,挪威科学家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Moser夫妇,获奖缘于其发现了"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长期以来,大众和科学家对大脑奥秘的探讨从未停止过.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空间概念是思想的一种内建原理,我们就是通过这种原理来感知世界的.20世纪中期行为生理学的出现逐渐改变了这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大脑结构的研究把时间上升成为一个更为广泛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时间?2007年6月,马来西亚人年轻人(19岁)阿尔伯特·曹(Albert Tsao)在挪威特隆赫姆的卡夫利系统神经科学研究开始了他的工作。曹当时2是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泽(Edvard Moser)实验室的一位暑期实习生,这对夫妻搭档是当时神经生物学领域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他们发现了神经系统中的"网格细胞"(这是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追踪我们的位置在人类大脑中生成导航地图)。网格细胞位于大脑内侧的内嗅皮层区。曹对于相邻但未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0月6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宣布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梅·布莱特·莫瑟尔(May-Britt Moser)及其丈夫爱德华·莫瑟尔(Edvard I.Moser),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了"大脑中的GPS"。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是如何学习的?又是如何获得经验的?或许,AlphaGo能告诉你!2017年年初,一位取得在线对弈60连胜的神秘棋手Master震惊了世界围棋棋坛。在Master取得50连胜的时候,棋手古力在微博中这样评价道:"50连胜……虽然我也曾想过,但事实摆在面前时,还是令我等职业棋士汗颜。也许我们曾经认为永恒不变的围棋定式、真理,会因Master的出现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好好睡了吧,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与未来!"最终,在与古力进行最后一盘对决前,Master终于自己  相似文献   

8.
正本季最具野心的科幻剧集《西部世界》与《开发者》以同一个哲学难题为对手:自由是不是假象?理论物理学家肖恩·卡罗尔深入探究了现实的本质。我们做了一项决定,选择待在家中,而不是去赴宴或向某人示爱,之后我们沉思不同选择的相应结果。在我们的想象中,它们同样看似真实。假如我们决定去赴宴,我们会不会更加快乐?我们会不会懊悔自己没有分享自己的感受?然而,我们要以何种方式才能获取另外的那些未来?我们是否果真有所选择?或者说,我们所感知为选择的东西,是否其实是预先决定好的,是我们的物理环境(下雨的概率、房内的温度)与大脑的硬连线之间暗藏的共谋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科学》2013,(2)
正在本书中,我们将如研究某一新物种的自然史那样,对脑电图(EEG)和皮质脑电图(ECoG)模式进行跟踪研究。宛似追踪在逃动物于密林深处,我们要捉住它们以便于描述,而又不加毁伤。所要研究的问题是:脑电信号来自脑内何处,跟主体何种行为相关,又在何时发生?此信号有多大、持续多长,能将其归入若干判然分列的范畴之中吗?各类信号每隔多久出现一次?何为体现这些信号特征的内在结构与模式?在它们的时间谱和空间谱中有哪些频率成分?我们不只对此作经验描述,而是要问它们如何得来。它们是传播得来的吗?果然如此,它们要传播到哪儿去,通过什么方式传播,其时间延迟又有多长?脑  相似文献   

10.
鲁世杰 《科学通报》1988,33(13):968-968
设X,Y是复Banach空间。对A∈B(X)和B∈B(Y),广义导算子定义如下:最近张少华对Hilbert空间算子解决了“在什么条件下具有闭值域?”的问题。对Banach空间算子如何呢?这里我们对幂零算子的情形给出一个部分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汪云九 《自然杂志》2014,36(6):409-414
首先简要介绍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三位获奖者(John M. O’Keefe,Edvard I. Moser 和 May-Britt Moser)的学术生涯。然后详细介绍他们获奖的主要成就:O’keefe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鼠海马上神经细胞对动物所处的位置敏感,因此命名为位置细胞;而后Moser夫妇在鼠脑的内嗅皮质中发现栅格细胞,它的感受野呈现有规律的三角形网格覆盖整个环境,从而认为这些细胞组织成动物导航系统的神经机制具有可能性。最后指出,由于脑科学研究的复杂性,这些研究工作仅是动物导航行为探究中的重大突破,离开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尚有距离。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如何知道自己身处何方?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科学家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GPS"定位和导航系统。这一发现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有的人认路能力非常强,有的人却是典型的"路盲"。无论认路能力差异有多大,但大多数人都能够认识回家的路。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又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于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到底是什么在指引我们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400多年,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说:“死亡同样地等待着所有的人。无人能肯定自己是否能活到明天。”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神秘的,因为谁都难免一死,而且谁都无法准确预测死亡何时来临。不幸的是,很多人只记住了后者,并将其作为自己拖延着不去直面死亡的理由。然而,我们拖延得愈久,对死亡的恐惧只会愈盛。从古至今,所有具有伟大智慧的圣贤都认为,拒绝死亡实际上是剥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死亡?或许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反复思索死亡的感觉如何,以及死后精神和肉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而与死亡成为密友。如何面对死亡@李宇  相似文献   

14.
宋莹 《科学24小时》2020,(12):52-55
<正>我们都希望自己可以高效学习,轻松应试。这个愿望对自己来说是否可以实现?又要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学习一下如何通过思维导图,"逆袭"学习。对于中学生来讲,学习任务相对繁重。我们需要同时学习很多科目,且竞争激烈。所以,我发现许多同学都遇到过类似的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项研究发现,所有仍在世的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都是5万年前同一个始祖的后裔在澳大利亚遗存的人类骨骼和考古遗迹可以追溯到近5万年前,显而易见,在那之前,澳大利亚没有人类踏足过。那么人类是如何到达澳大利亚的呢?是在什么时候到达澳大利亚的呢?人类第一次踏足大陆又是在哪里呢?他们又是如何走遍整个大陆的呢?  相似文献   

16.
正你没有看错这个题目,我们接下来将要学到的,就是如何在家中运用常见的一些材料来为草莓提取DNA。DNA?那个叫作"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能够决定生物遗传特性的物质?可以在自己家中提取?对!没错!快去准备材料吧!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是虚拟,什么是现实?你如何知道,自己是生活在虚拟空间还是现实世界?著名的图灵测试,会用些技巧让你知道和你对话的是机器还是人,但是机器足够智能之后你也许无法区分对方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虚拟现实也一样,当大脑足够深度地进入虚拟之中,你如何能感知到自己置身虚拟还是现实之中?在《阿凡达》《盗梦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你的社交能力 如何? 你害羞吗?老练吗?你善于与别人打交道吗? 1、你是否经常努力与自己并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2、你是否宁愿去热闹、嘈杂的地方度假,而不愿去宁静的地方? 3、你喜欢去舞会、迪斯科舞厅和嘈杂的酒吧吗? 4、你外出度假或旅行时,是不是很容易与别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19.
<正>夏季,无论是火烤还是电烤排挡,无不充斥在我们所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烧烤最有意思的就是可以自己动手,烤出美味,享受DIY的乐趣。当我们大口地将令人垂涎的串食咽下肚时,是否考虑过烧烤在健康方面的危害,它是否适合所有人群食用呢?我们如何在享受烧烤美味的同时,还能健康不打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一一揭晓答案。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妹妹今年上高三了,而她户口簿上的一些基本信息资料和她的身份证上的不一样.她叫王路燕,而户口簿上却是王路芳;生日是7月20日,而身份证上却是11月份.我们去过当地派出所的户籍管理部门,他们答复说这与他们无关,若要更正则需交一定的费用.请问户口簿与身份证不一致应该如何办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