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律之二:农稳粮足天下定是历代王朝鼎盛的共同特征 “春秋第一霸主”的齐国:齐桓管仲“置金”奖农。 公元前685年,管仲改革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在改革中,他十分重视发展农业,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把民之贫富作为估价国家兴衰的重要标志,所谓“观民之有余及不足,而存亡之国可知也”。为此,他制定了一套奖励农业的措施:凡“民之能明于农事者”、“民之能繁育六畜者”、“民之能医民之疾病者”、“民之知时者(知某年有灾谷不登,某年无灾谷可丰)”、“民之通蚕桑,使蚕不疾病者”,分  相似文献   

2.
何彤慧  王荣 《大自然》2009,(6):65-67
陕北的“砍头柳”“砍头柳”是陕西北部至内蒙古南部生长的一种树形独特的旱柳的别称,因为被反复平茬,在树干顶部形成由愈伤组织组成的瘤状突起,上面密布着一般粗细的枝权,就像一把把倒立的扫帚,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扫帚柳”。  相似文献   

3.
朱百顺 《科技信息》2007,(17):209-209
诚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都强调了“诚信”二字。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入WTO以后,标志着我国正开始与世界接轨,诚信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了。因此,诚信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当代学生身系国家的未来,肩负历史的使命。我们的国家能否繁荣昌盛,能否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在于年轻一代有没有崇高的理想.有没有诚信。  相似文献   

4.
刘笠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6):103-104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即以“已之诚实”换“他人之信任”。会计诚信表达了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决策人获得的信息往往是非对称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会计诚信的缺失正是在非对称信息下不能客观公正的把现实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们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本文就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危害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言行和思想一致,实事求是,它是人的基本美德,是做人的根本。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强调做人要“敬事而信”、“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一直是我国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系“根在河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系渊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这已是史学界的共识和多年研究的定论。1987年全国第四届台湾同胞青年夏令营代表团郑重地将“根在河洛”的丰碑竖立在古都洛阳的涧河之滨──东周王城的遗址之上,这无疑是在肯定客家民系“根在河洛”,表明“河洛”是客家民系的源头。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论述客家民系渊源“根在河洛”的问题。1、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河洛是华夏先民的故乡。2、三代同源,祖根河洛。3、客家民系渊源于中原汉人的南迁。1、客家姓氏溯源。据此,我们可见客家民系“根在河洛”,完全符合客家民系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实际。河洛不仅是客家民系的血统之根源,也是客家文化之根源。河洛文化不论是在闽、越、台、港,还是在海外所有客家民系中,都有重大影响,客家民系“根在河洛”这是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与同类作品相比,《大学》诚信思想特色主要表现于以下4个方面:以“诚意”为诚信载体,标榜“慎独”自律,诚信思想体系极为严密以及凸显“人道之诚”的伦理色彩。促成这些特色的原因是:战国时代诚信缺失的国际关系,诚信思想研究的学术积累,“士”人高涨的参政热情以及学术团体生存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8.
诚信原则:师德建设中的杠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诚信意识、诚信践履的导向有利于学生诚信品德的形成。培养教师为主的高等师范类院校展开诚信品德教育十分必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立人”、“立业”。教师要有效地践履诚信,一要持有“慎独”、“向善”之心。二要丰富诚信的道德情感和磨炼诚信的道德意志。此外还必须建立高校教师诚信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纵观有关我国海上保险“最大诚信”之论述,对其内容之界定或“述而不论”,或“论而不清”,本文试从我国现行法之法条出发,力求准确论证海上保险“最大诚信”之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被读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翻译为:老百姓只可以使他们照着国家的政策法令做,而不能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从而得出孔子是主张愚民政策的结论。近两年来,报刊上发表的一些引用过这句话的文章也仍然采用以上的读法和翻译。我认为,对这句话的断句和翻译值得商榷。 我们要正确地翻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首先要对其正确断句。要做到正确断句,一是要分析句子中各词的古义,特别是句子里的“可”的不同用法;二是根据出处,理解文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诚信主要着眼于个人的为人处事、修身养性 ;在诚信的道德建设上 ,重内诚之德的修炼 ,轻外信之德的实践 ;在具体措施上 ,厚诚信道德教化 ,薄诚信制度建设的确保。当前 ,决定诚信存在性质和作用性质的首先是经济规律 ,然后才衍生为伦理原则。市场经济下的诚信 ,主要不是道德境界 ,而是指每一个市场主体、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基本义务。因此 ,诚信建设也从社会思想意识层面下移到社会制度层面上来 ,从人们“愿不愿为”提升到“必须为”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实施 ,用“扬弃”的态度去挖掘儒学的思想道德精华。就儒学“仁爱”精神 ,“诚信观”和“义利观”,“以德治民”思想三方面与新形势下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建设相联系 ,去阐述儒学道德精神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是诚信行业.近年来,曝光的一系列会计舞弊欺诈案件以及与之关联的审计失败案例,使会计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会计行业面临一场严重的“诚信危机”.朱镕基总理一言切中时弊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校铭,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和代表了我们的态度.重新思考当前会计诚信所面临的失信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客家”是民系之一名称。“客家”、“民系”概念的界定都要借助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才能完成。在此基础上,本文回顾了中原汉民族南迁史和汉语方言地理格局的形成,并从对客家民系和其他民系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演替的比较入手,通过对客家民系宋元以来迁移情况及其他四大民系之互动关系的分析,认为宋元以来的客家迁移基本上属于经济性移民,是客家民系真正意义上的迁移,并据此把宋元以来的客家迁移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棚民经济型,二是农矿经济型,三是外向经济型,四是海外拓殖经济型  相似文献   

15.
唐末明末天下大乱;农田官并民无,赋重粮缺民饥。 唐末和明末的天下大乱根源有三个基本相同之处。一是奸人擅权,政治腐败。唐玄宗后期,任用“口有密,腹有剑”的李林甫、杨国忠为宰相,“相断用事,专引柔佞之人,分居要剧,苟媚于上,不闻直言”;宠信“资产殷厚胜于王侯”的宦官高力士;更兼玄宗本人爱好奢淫,挥霍无度,荒废国事;一批食国吞民之贼“奸盗乘隙”,给“安史之乱”提供了有隙之机和社会环境;导致唐朝两都(长安、洛阳)覆败,“府库空虚”。“安史之乱”再加上其后100多年的“藩镇割据”,唐中央集权制名存实亡。在这前后两次祸乱中,农民被抓当兵,财产被掠夺,农业生产破坏  相似文献   

16.
诚信,中华民族的道德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古代思想家认为“诚信生神”。现代中国仍然要讲诚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明礼诚信”作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德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游戏规则。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诚信要以科学为基础;诚信建设要从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法制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培育公民的诚信品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管子》中多处论及信、诚信、忠信,管仲治齐实践中特别重视国君的信用。管仲所重之信,其要有二:一是以君为代表的统治者之言行及其政策法律之信,这是立信之源;二是强调对内信于民,对外信于诸侯,后者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前者是立信之基。《管子》"信"论中除了和管仲的信德实践相一致的信赏必罚的法制信用、诚待天下的外交信用之外,还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践行信德的角色伦理,包括君、臣、民三种角色践行信德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8.
李海立  杨波 《科技信息》2009,(23):I0226-I0226
言行一致,诚信笃实,讲诚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诚信友爱作为社会和谐的总要求之一明确提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军营的过程中.也必须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官兵以诚实守信为荣,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军营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种与新的人间秩序相匹配的“公德”。这种“公德”的确立需要两种相反相成的面相:一方面,它首先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宗教性的道德情操,而这种超越生死的献身精神,却要以一种新的生死观为前提;另一方面,“生死”问题之解决,似乎又只有超越“生死”、献身大群,使“自我”在新的价值秩序之创造中,最终摆脱“孤绝”状态,才能实现。由此,“志士”的理想具有了双重的义涵,即他首先必须成为一种孤绝的自我,然后才能够使他对自我的超越具有新的宗教性的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20.
“人文奥运”是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之一,诚信是中国的基本道德传统.在阐明人文奥运理念与中国诚信传统之契合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中国体育人的诚信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体育人诚信道德建设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