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感潮河段水流受上游径流和外海潮汐的双重影响,电厂温排水模拟具有较大的难度。一般而言,河口地区受潮汐影响较大,径流作用相对较弱。该文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温升场数学模型对位于河口地区的北方某核电厂温排水进行了计算分析。在验证计算的基础上,对不同季节、不同机组容量下的温排水分布规律进行了预测分析,为核电厂取、排水工程布置及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参数动态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由水量平衡方程和槽蓄方程推导出的水位演算基本方程建立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将感潮河段预报断面的洪水过程视作上游洪水波和下游潮水波双向传播后的叠加.通过分析感潮河段双向波水位演算模型参数,提出了一种能同时考虑上下游水面比降对水位过程影响的参数动态修正方法.将该模型结合参动态修正方法应用于富春江和曹娥江感潮河段,取得了较好的水位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对流扩散基本微分方程与微观微粒群运动、宏观紊流随饥扩散理论的内在联系,给出了半经验、半理论的关系和修正值的论据;将长江污染带随机扩散模型与感潮河段传输机理以及互不相容事件的概率之和等概念结合起来,合理地解决了感潮河流中污染带浓度预测问题.实测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工程实践,结合物理模型实验和原体观测资料分析,说明热(核)电厂水工设计对防止水体热污染具有积极主动作用.感潮河流采用取、排水口在横向及垂向具有一定位差的差位式布置.能有效地控制近区温度场和超温区.从节约投资、电厂安全运行和水资源保护等各方面比较,差位式均优于其它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山东沾化第二电厂新建工程取水口设计为例,建立河段水位与上游洪水位和潮位的水位函数,利用频率组合法推求感潮河段设计洪水位,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为简便有效,所得到的设计洪水位较为合理,能够满足实际问题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白岩潭潮位站位于闽江下游感潮河段,其水流受到上游来水与口外潮汐的共同作用。文中探讨了洪水期间白岩漂水位的数值计算法、相关分析法和组合概率法,对各自的长处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所得结论对感潮河道的洪水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福建晋江感潮河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采用单因子超标率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呈极强污染水平,其次为Cu,而Zn,Pb,Cr,Ni呈中等或轻微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晋江感潮河段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属于生态危害性极强的重污染水平,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8.
感潮河段洪潮遭遇组合风险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洪潮遭遇分析和洪潮组合的合理选取是感潮河段整治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构建的洪潮遭遇组合的风险分析模型,首先采用Copu la函数构建感潮河段的年最大洪水流量和相应潮位的联合分布以及年最高潮位和相应洪水流量的联合分布,再基于联合分布提出遭遇组合的风险分析模型。并以漠阳江河口段的洪潮遭遇组合分析为实例来研究。结果表明,①以洪为主,5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与下游多年平均潮位相组合的风险率为6.89%,②以潮为主,50年一遇的设计潮位与其上游多年平均洪水相组合的风险率为4.77%。根据洪潮遭遇组合风险模型来确定遭遇组合,可为感潮河段洪潮遭遇组合的合理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感潮河段内节点分流受潮波作用的影响,其分流过程与非感潮河段节点有所不同。本文以河网密布且潮波作用强烈的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在“无径”、“无潮”和“径潮”三种条件下进行模拟,引入分流不均匀系数定量描述流量分配,量化了潮波对感潮河段节点处分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潮波改变了珠江三角洲区域径流在河道分支内的分配,特别是在枯季。整体而言潮波的作用是抑制无潮情况下的不均匀分流,枯季时西江下游节点处潮波作用可以逆转径流单独作用时的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对节点处分流影响最大的是M2分潮,其次是K1,O1和S2。另外,长期密集采砂造成的水深增加进一步加强了潮波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广利河感潮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广利河感潮段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感潮河流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求出了早河感潮段在近期和远期水质目标下的水环境容量值,从而为制定该地区的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潮汐水域流速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拟建的深圳前湾电厂冷却水工程实际,对电厂温排水排入附近海域的流速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平面二维数值模拟。将流速和潮位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二者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电厂温排水的温度影响范围及取水温升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报,为工程设计和环境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特厚钢板射流淬火试验装置,研究了15~35℃水温、1.0~3.0 m/min辊速对特厚钢板厚向冷速的影响,分析钢板在不同温降区间内的厚向温降、温度梯度和冷速影响因素.利用导热微分方程,采用反传热法计算钢板淬火温度场和冷速.结果表明:采用射流冲击淬火方式时,160 mm钢板心部冷速大于1.2℃/s;水温和辊速除影响钢板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和换热形式外,还通过改变厚向温度梯度分布影响厚向冷速;水温或辊速升高,钢板厚向冷速降低,降低幅度与冷却强度、淬火时间以及钢板内部导热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水回用大肠菌群的灭活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中水回用过程中的大肠菌群进行灭活实验.选用呼和浩特市辛辛板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采用化学方法对大肠菌群进行控制,选取次氯酸钠、过氧化氢和新洁尔灭3种杀菌药剂对杀菌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得出3种药剂对大肠菌群的最佳作用剂量和最佳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中水用于工业循环冷却用水、景观环境用水、城市杂用水时,大肠菌群的杀灭率分别达到91.6%,95.8%,99.9% 以上时,才能符合安全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用热光弹性实验分析某型号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缸套在凸缘和冷却水出口附近热应力场的方法,以探索解决该处在工作中出现的开裂现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改进建议。并在用碳纤维和碳膜作发热体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模型实验,取得了相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布置在宽浅河道上.采用直流供水的火电厂冷却循环水系统的排水口温差射流,对冷却循环水系统的取水条件和环境水温、河道通航条件等均有明显的影响.本文利用实际工程模型的试验资料,对受河道水流作用的排水口温差射流的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出射流轨迹、射流纵横剖面流速和温升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6.
城市污水回用于火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回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实践资料,同时以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的二级污水回用于华能北京热电厂为例,探讨了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本着生产、科研和设计相结合的原则,针对火电厂冷却池排水口泄流情况,通过系统的模型试验,研究了由排水口泄出的热水流经前池过堰后尽量减小混掺深度的问题。给出了促使冷却池形成面流散热的工程设施和必要的试验数据。从而对充分挖掘冷却池的散热能力,增大火电厂的装机容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铸轧辊建立二维模型来模拟铸轧辊在镁合金铸轧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通过分析不同冷却水温度及冷却水速下铸轧辊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得出在镁合金铸轧过程中,提高冷却水速可以降低铸轧辊的温度场,但随着冷却水速的提高,这种能力逐渐减弱;而冷却水温度对铸轧辊温度场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湛江奥里油发电厂冷却水工程物理模型试验的潮流模拟,并通过原体观测资料对模型的流场和热力相似性进行了验证,其成果为进一步对电厂相关问题进行物理模型研究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间接空冷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节水型火力发电冷却技术、是我国西北等缺水地区新建采用的主要电厂冷却系统形式之一.间接空冷系统在环境风特别是高温大风条件下的散热能力及变化规律值得深入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一个2×1 000MW大型电厂间接空冷系统实例进行了计算.通过对空冷塔及周围速度场温度等流场细节的分析,从经济型和安全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系统散热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风条件下间接空冷系统散热能力较好,背压波动幅度很小;大风条件下散热能力迅速恶化,高温大风条件下机组难以满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