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长治市郊区老顶山镇核桃树上黄连木尺蛾虫害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黄连木尺蛾在该市每年发生一代,其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用10%灭百可防治,防效达到89.82%。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尺蛾区系及垂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尺蛾的调查研究,共得到长白山尺蛾93属136种,新记录84种;区系组成以古北成分为主,多种成分并存.同时,对长白山尺蛾的垂直分布规律以及带间的相似性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4.
5.
6.
2006—2013年,从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花尺蛾亚科(Larentiinae)昆虫标本1 380号.共鉴定出花尺蛾141种及亚种,隶属56属.其中,保护区新记录种138个、甘肃新记录属2个(Gagitodes、Thera)和甘肃新记录种18个.保护区的花尺蛾分别占甘肃省分布总属的81.16%和总种数的79.66%.优势属有Photoscotosia、Laciniodes、Rheumaptera、Xanthorhoe.区系组成特点是:保护区分布有花尺蛾141种及亚种,东洋界种类占总种数的2.84%,古北界种类占总种数62.41%,两界兼有种占总种数的34.75%,即以古北界成分占绝对优势.结果表明太统-崆峒山自然保护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向古北界的过度地带(古北界的东南边缘区).因此,花尺蛾昆虫物种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武夷科学》2020,(1):37-42
小蜻蜓尺蛾[Cystidia couaggaria (Guenée)]是红叶石楠的一种重要害虫。2018—2020年,对明溪、福州等地红叶石楠林开展调查,对小蜻蜓尺蛾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观察,同时开展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防治幼虫试验。结果表明,该虫在明溪、福州1 a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中旬越冬卵孵化为幼虫,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羽化成虫,3 d后开始产卵。利用1.0×108孢子·mL-1悬浮液防治幼虫,施菌后9 d,幼虫死亡率为78.3%~84.0%,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丝棉木金星尺蛾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除尽、农地乐、敌杀死、卡死克等六种农药在室内做了丝棉木金星尺蛾(Calospilos suspecta Warren)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7天内尽胜、敌杀死的杀虫率最高,除尽和功夫次之,卡死克较低,本试验为合理用药科学防治该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叉角厉蝽对绿额翠尺娥幼虫的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叉角厉蝽捕食荔枝绿额翠尺蛾幼虫,。并以叉角厉蝽捕食荔枝绿额翠尺蛾幼虫对象,研究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猪物的虫龄等级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其功能反应可用Holling捕食Ⅱ型模型拟合,随着捕食空间的增大,捕食效应随之减弱。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为害中药材黄桅子花蕾及嫩枝髓部的砧心虫,是多羽蛾科一新种,定名为桅子多羽蛾 Orneodes gardeniflora Dai,Sp.n.1989.该蛾体7~11mm,翅展16~21mm,体淡黄色有光泽、翅深分裂,前后翅各6裂,裂片两侧密生缘毛,翅有黄白相间的横带斑,内横线和中横线有深褐色鳞片簇状斑.除前翅第一裂片,其余裂片的亚缘线有一深褐色小点,另在第二裂片的中横线与外缘线处各有一深褐色小点,翅的亚缘线至外缘均有淡黄色缘毛.雌雄蛾花斑基本相似.新种与近缘种 O.baihua;O.beinongdai;O.japonica;O.spilodesma;O.flavofascia 在体型及花斑上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中国蝠蛾属(鳞翅目,蝙蝠蛾科)现行分类系统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境内记录的蝠蛾属种类在生殖器形态上存在明显不同的类型,包含了不同属的分类特征.国外学者已将其中大部分种类归入了钩蝠蛾属Thitarodes.本文以蝠蛾雄性生殖器抱器瓣结构特征为依据,对中国蝠蛾属昆虫现行分类系统进行了修订.在建立拟蝠蛾属,新属Parahepialus gen.nov和无钩蝠蛾属,新属Ahamus gen.nov并引入钩蝠蛾属Thitarodes的基础上,将属于中国现行蝠蛾属的62个种分别归入拟蝠蛾属Parahepialus、无钩蝠蛾属Ahamus、蝠蛾属Hepialus及钩蝠蛾属Thitarodes等4个属中,其中拟蝠蛾属1种、无钩蝠蛾属18种、蝠蛾属1种和钩蝠蛾属40种.同时,利用从GenBank收集的26种原蝠蛾属种类CytB基因片段构建了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证明将蝠蛾雄性抱器瓣特征作为分属依据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平鞘蛾组 ( Coleophora milvipennisgroup)是鞘蛾科中较为特殊的类群 ,外部特征十分相似 ,主要根据外生殖器特征进行鉴定 .该组已知有 5种 ,都分布在古北区 ,但中国尚未有记录本文首次报道 4种分布我国的平鞘蛾 :桦平鞘蛾 Coleophora alnifoliae Barasch新记录于黑龙江 (黑河 ) ,国外分布欧洲和加拿大 ;花突平鞘蛾 (新种 ) Coleophora florisigna Li et Zheng,sp.nov.分布黑龙江 (哈尔滨 ) ,该种与新记录于黑龙江 (黑河、五大连池 ,国外分布于日本、土耳其和欧洲 )的广平鞘蛾 Coleophora milvipennis Zeller相似 ,但新种的前翅灰色 ,雄性外生殖器的抱器腹不超过抱器瓣 ,抱器腹亚端突狭长 ,雌性外生殖器的囊突呈桑椹状 ,该种也相近于 Coleophora japonicella Oku,但阳茎端环棒粗短 ,并有粗壮的角状器可以区别 ;异平鞘蛾 (新种 ) Coleophora varilimosipennella Li et Zheng,sp.nov分布陕西 (杨陵、澄城 )和黑龙江 (哈尔滨、黑河 ) ,本种近似于 Coleophora limosipennella( Duponchel) ,但雄性外生殖器的基腹弧长 ,约与背兜加颚形突基臂等长 ,抱器小瓣外缘骨化并内折 ,抱器腹基部很宽 ,角状器存在 ,雌性外生殖器围孔片 ( sterigma)前缘突出 ,后缘平直 ,第八背板近五边形 ,其后缘平直但中部有“V”形凹缺 .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中国宽蛾属昆虫 8种 ,其中包括 3新种和 3中国新记录种 .并绘制了新种和新记录种的外生殖器特征图 ,编制了分种检索表 .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生物学系 .申氏宽蛾 Depressaria sheni Wang et Li新种 (图 1~ 2 )翅展 2 3.5~ 2 6 .5 mm.正模 ,河南内乡宝天曼 ,1 35 0 m,1 998- -1 3,李后魂采 .副模 :8 ,采集资料同正模 :1 ,1♀ ,黑龙江省黑河市 ,1 70 m,1 997- -2 6 ,李后魂采 .本种与 Depressaria basicostata Matsumura相似 ,但可通过下列特征区别 :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腹端突端部光裸 ,末端钝尖 ,阳茎中部具微刺 ;雌性外生殖器囊突呈菱形 .考宽蛾 Depressaria koskjuki Lvovsky中国新记录 (图 3~ 4 )研究标本 :1 ,1 993- -4 ,1♀ ,1 987- -9,甘肃榆中兴隆山 ,2 1 2 0 m,李后魂采 .分布 :甘肃 ,俄罗斯 .壮瓣宽蛾 Depressaria valida Wang et Li新种 (图 5~ 6 )翅展 1 3.0~ 2 3.0 mm.正模 ,陕西宁陕火地塘 ,1 6 2 0 m,1 990 - -1 6 ,李后魂采 ;副模 3♀♀ ,采集资料同正模 .本种与 Depressaria basicostalia Matsumura近似 ,但新种的雄性抱瓣宽短 ,抱器腹端突出自腹缘基部 3/5 ;雌性囊突靠近交配囊的一侧 ,形状为不规则长菱形 .新瓣宽蛾 Depressaria varivalvata Wang et Li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采自河南和陕西的织蛾3新种,即:多斑露织蛾Endrosis maculosa sp.nov.,河南棱织蛾Deuterogonia henanensis sp.nov。和黑泥织蛾Pelochares niger sp.nov。多斑露织哦Endrosis maculosa Wang et Li与Endrosis sarctrella(Linnaeus)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颚形突不呈喙状,末端  相似文献   

15.
无尺作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几何作图体系中直尺的作用。结论是:在欧氏几何作图问题(包括纯作图命题与其他命题的作图部分)中,凡是用圆规和直尺能完成的作图问题,都能只用圆规完成(无尺作图)。首先给出无尺作图中直线、线段、射线等的作图约定。其次给出一个无尺作图的基础作图体系,为论证结论提供手段。再次给出直尺在几何作图中的6个基本操作,以及无尺作图时相应的6个替代操作;使用替代操作就能把任何有解的几何作图问题和它的求解,一同“翻译”成相应的无尺作图问题及其求解,从而导出结论;最后指出简化此“翻译”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创立一门“无尺几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蝙蝠蛾拟青霉质量标准及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蝙蝠蛾拟青霉菌100 L发酵菌丝体质量标准,并验证其安全性和免疫调节活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在测定菌丝体产量和腺苷含量的基础上,测定其水分、一般杂质、酸不溶性杂质和重金属含量.此外,进行了小鼠免疫增强实验.结果:菌丝体产量不少于20.80 g/L,菌丝体中腺苷含量不少于0.27%,水分含量不超过6.71%,总灰分含量不超过1.2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不超过0.15%,重金属含量少于国家标准计入质量标准正文.小鼠免疫增强实验显示,发酵菌丝体显著提高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并对IL-10、IL-12、IL-12R、IFN-α等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具有上调作用.结论:初步建立了蝙蝠蛾拟青霉菌100 L发酵菌丝体质量标准,并证实其在小白鼠体内的安全性和免疫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共获得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标本7 000余号.已鉴定的种类为15科144属186种,夜蛾科的种数最多,其次是螟蛾科、尺蛾科和卷蛾科.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蛾类以古北种为主,表明其具有很强的古北区特征,广布种次之,东洋种最少.根据中国地理区划,贺兰山蛾类除了自身的蒙新区特点外,与东北区、华北区联系最为密切.4个生境的多样性指数H′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山地草原;均匀度指数J′由大到小依次为山麓荒漠化草原、山地草原、山前草原化荒漠、针叶林层;优势集中性指数C由大到小依次为山地草原、山麓荒漠化草原、针叶林层、山前草原化荒漠.  相似文献   

18.
贡嘎蝠蛾幼虫肠道菌群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贡嘎蝠蛾(Hepialus gonggaensis)幼虫是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优势寄主.研究贡嘎蝠蛾幼虫肠道菌群,对研究蝠蛾的营养生理,提高幼虫成活率,进而人工培殖冬虫夏草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以四川康定采集的贡嘎蝠蛾为实验材料,对贡嘎蝠蛾幼虫的肠道细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贡嘎蝠蛾肠道细菌都属低温菌,最适生长温度15 ℃,在15 ℃培养2 d后才长出典型菌落.从肠道中分离纯化出12个不同菌群,其中优势菌群为葡萄球菌,菌群数量为2.05×109 mL-1,检出率100%,应为幼虫肠道中的常住菌群,其它菌群检出率均低于50%,可能为肠道中的过路菌群.生化鉴定大多数菌群的符合值都较低,这与蝠蛾生活于高海拔高寒地区,其肠道微生物与常见微生物菌群有较大差异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金纹细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金纹细蛾是苹果等果树上一种常见的潜叶性害虫 ,东亚特有种 .自 2 0世纪80年代以来 ,金纹细蛾的危害在我国逐渐加重 ,成为果园的主要害虫之一 ,1992—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大暴发 .本文就国内近年来在金纹细蛾的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研究进展方面作以综述 .  相似文献   

20.
枇杷舟蛾是批杷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莆田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第一代成虫在8月出现,世代历期平均62.6天;第二代成虫出现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世代历期平均65.1天;越冬代成虫翌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世代历期平均209.8天.卵期1~3天;幼虫5龄,历期22~45天;越冬代蛹期141~170天;每雌可产卵105~287粒;成虫寿命3~1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