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灵则人杰,人杰则乐道。2011年,源于道教文化和吕祖文化,以"吕祖桃木灵剑"为代表的永乐桃木吉祥物传统手工雕刻,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永乐桃木雕刻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永乐桃木雕刻,这一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以其独特形式和无穷魅力弘扬吕祖道教及桃木文化,逐渐形成了别具一  相似文献   

2.
田璐 《科学之友》2015,(1):20-21
<正>"桃木是中华民族吉祥文明的象征,桃木剑雕刻工艺同样也是芮城永乐当地文化的象征,它不光承载着山西民俗文化,也承载着道教文化的内涵。"永乐桃木雕刻传承人李艳军如是说。桃木灵剑来自700年前吕洞宾故里说起桃木剑,很多人会想到神话故事中神仙老道背后的那把木剑。而在现实中,桃木剑的确是道教的一种法器,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也被认为有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中国传统桃木雕刻技艺之一的永乐桃木雕刻,做工精湛、造型古朴,因其工艺考究繁杂,需取材、下料、阴干、雕刻、打磨等11道核心工序,制作周期长达数月或一年之久。永乐桃木雕刻原料选材独特,雕刻所选桃木皆取自吕祖故里,材质细腻、光滑,不易裂缝,愈用愈光;其装饰图案多以八卦、太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龙、凤、连心云、同心如意、八宝、暗八仙等传统吉祥纹样组成;作品采用道教吉祥数字及比例定格确码,按道教要求手工制作,并辅以镶嵌、剔轧等装饰手法;成品需经道长"开光加持"而用之。  相似文献   

4.
<正>桃木文化源远流长桃木自古以来就有"阳刚之木,五木之精"的美誉。史书上曾记载:桃木乃仙木,有镇宅、辟邪、纳福之神功,被人们视为吉祥、平安、长寿的象征,在我国民间文学和宗教信仰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如《淮南子》中有"羿射九日,死于桃棓,成为宗布"的传说。羿是古时一位善射者,他有一徒弟逢蒙,因嫉妒老师技艺高强,在一次打猎时,逢蒙趁羿不备,用早已准备的"桃棓(棒)"  相似文献   

5.
回族人擅长雕刻,他们把生活中的美雕刻在砖石上、硬木上,甚至葫芦上,形成回族特有的雕刻工艺.砖雕在回族雕刻工艺中最有特点,也最具影响力,在我国的砖雕艺术史上亦占有一定的地位.回族砖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宋、元时回族先民们所建清真寺和墓地的建筑中,如元代所建的杭州真教寺大殿砖砌的墙面上伊斯兰风格的砖雕,非常精美,显示了回族先民们高超的砖雕艺术.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20,(7):16-21
正我国古建筑美轮美奂,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正是"三雕",即石雕、砖雕和木雕。其中,木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不少初具雏形的工艺品,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绘画、雕刻技术臻于完美。中国木雕,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的流派。国内木雕主要有四大流派:东阳木雕、黄杨木雕、龙眼木雕和金漆木雕。此四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其中浙江东阳、福建福州、广东潮州还被称为我国木雕三大产地。  相似文献   

7.
1000年前生活在欧洲的贵族,常常用海象牙雕刻一些圣物来显示财富或朝拜天主. 科学家在欧洲各地的中世纪早期遗址中发现了数百件海象牙工艺品,包括手杖柄、圣物盒和描绘宗教人物的小雕塑等.这些海象牙艺术品的发现证明了曾经的贸易网络从地中海一直延伸到北美洲.这种贸易是当时生活在格陵兰岛的挪威殖民地人们的经济支柱.格陵兰岛挪威殖...  相似文献   

8.
<正>苏绣是一项手工技艺要求极强的传统艺术品,因此在目前的市场上,苏绣没有真伪之分,只有优劣之辨。一件好的苏绣艺术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凝结的艺术效果也就成为鉴别苏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主要看产品图案的整体构思和作品做工的精细程度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正艺术来源于生活,最平凡的美往往来自于劳动者的双手。一把麦草,几根秸秆,上挑下掐间摇身一变,瞬间就变换成了草帽、草篮、草扇等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编·莱州草辫,因源于莱州沙河一带的农村而得名,是一种以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材料的传统编结手工艺,距今已有1 50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正>"人养玉,玉养人""有的病吃药不管用,时常佩戴玉器就能把病治好""佩戴水晶能带来正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神奇的观点"。到底玉石会不会"传导神奇能量"呢?玉能否养人宝石泛指色彩瑰丽、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包括天然宝石和人工合成宝石,也包括部分有机质材料。玉石是宝石的一种。专家认为,宝石对人的益处,是指宝石本身散热较快,对人身体有镇定作用,再加上造型多样,佩戴起来心情愉悦,自然有益于健康。  相似文献   

11.
正王家大院的木雕、砖雕和石雕素有"王家三宝"的美誉,而在这一件件雕刻精美、保存完好的文物背后,是该景区三雕传承人任清文16载如影随形般的精心守护。初见任清文,就一个字"精",小眉小眼小身材;再见任清文,还是一个字"精",精于武术,擅长跳舞;再近任清文,更是一个字"精",精通匠艺,精益木雕。任清文精精瘦瘦,虽已年近五十,但每天都会习武健身,健康的饮食习惯,还有他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使得他在王家大院口碑芬芳。他自小痴迷木雕,16岁时拜师学木工,后专门从事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的"非遗"名录中,技艺类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山西民居砖雕——清徐砖雕更是榜上有名。它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手工技艺,制作集烧窑、绘图、雕刻于一体。真正的清徐砖雕制作技艺,几千年来仍旧基本依靠师徒、父子之间的言传身教,并且需要凭借学徒自身悟性和长期的实践操作才能掌握。它的工艺特征具有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正>剔犀是什么?许多人看到"剔犀"二字,都会觉得它和犀牛角有关。剔犀难道就是剔犀牛角吗?当然不是,剔犀是一种漆器工艺。由于其在刀口的断面显露出不同颜色的漆层,与犀牛角横断面层层环绕的肌理效果极其相似。因此得名"剔犀"。剔犀以雕刻线条简练、流畅、大方的"云纹"为主,所以近代人又称之为"云雕"。这种工艺源于唐代,又历经宋、元、明、清4代的磨练,成为中国漆器文化遗产中颇为珍贵的一个种类。目前,这门千百年传承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在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后,别人会开玩笑地说他是"单细胞生物"。其实,生命都是不简单的。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了一些单细胞硅藻的显微图片。我们通过这些图片可以发现,这些单细胞生物不但结构复杂,而且看上去特别漂亮,就如同一件件天然的工艺品。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其中有一些生物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它们被称为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在犯了一个简单的错误后,别人会开玩笑地说他是"单细胞生物".其实,生命都是不简单的.最近,美国研究人员用电子显微镜拍摄了一些单细胞硅藻的显微图片,通过这些图片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单细胞生物不但结构复杂,而且看上去特别漂亮,就如同一件件天然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16.
在过去的两年中,作为法国国有企业的法国电气公司,应用电解法使“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上的1800件工艺品恢复了昔日光彩。去年12月,法国政府在美国、法国和英国的报纸上刊登招领启事,让这些工艺品的主人或其亲属前来认领。泰坦尼克号是英国的一艘豪华级大型客轮,它于1912年4月14~15日初航时,在纽芬兰大浅滩以南150公里的北大西洋海面上,因撞上冰山而沉没,共有1513人丧生,其中不乏豪门贵族。这场惨剧发生后,全球为之震动。自那时以来,这艘沉船静静地躺  相似文献   

17.
苏绣是一项手工技艺要求极强的传统艺术品,因此在目前的市场上,苏绣没有真伪之分,只有优劣之辨. 一件好的苏绣艺术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凝结的艺术效果也就成为鉴别苏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主要看产品图案的整体构思和作品做工的精细程度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上一代智能设备"刚露头没几个月,科技大佬们就在华尔街强势压力之下,不约而同地高调发布"下一代重大产品"。当你还没能玩转智能手机上的每一个应用,或者还没来得及搞清楚购置不久的电脑、吸尘器、热风机、烤面包机、甚至是冰箱的所有功能,运算世界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自动化帮手的飞快演进便使你手中的硬件设备变成历史。每一天,全世界有数百万件电器或是智能设备被丢进垃圾堆。联合国旗下机构预计,全球每年产  相似文献   

19.
正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工艺品,它品种繁多,流传广泛,是一种极具乡土气息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国人心里,老虎是驱邪避灾、平安吉祥的象征,而且还能保护财富。在众多手工艺品中,"卢医山"布老虎堪称一绝。为了传承"卢医山"布老虎的制作技术,弘扬传统文化,2011年,冯禄芝成功注册"卢医山"虎商标。  相似文献   

20.
正一物一世界,一石一匠心。新绛石雕雕工美,意境美,寓意美,制作石雕的过程十分考究,不仅限于雕刻,还需经选材、绘画、制坯、精雕、打磨抛光、做旧等多道极为复杂的工艺。石雕匠人们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里,将一块石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凿、磨、勾勒,每道工序都必须按严格的要求操作,每一刀都要精确到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