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家群High     
办公室坐久了,有没有出去疯玩一场的冲动?屋子里宅多了,是不是偶尔也会羡慕下劳作的农人?城市里转悠累了,难免想去近郊兜兜风,呼吸下没有混杂着汽车尾气的乡野清新。如果小编告诉你,山西太原的东山就有这样一个地方,珍奇果蔬琳琅满目,南北瓜菜应有尽有,谁说农民都是土包子,这里的时尚气息一点不输都市中心的灯火阑珊之地,只不过它在利用农业科技尽情撒欢的同时,还有种浓缩爱、升华亲情的魔幻之力,它就是盘踞在太原历史名村孟家井境内的润东生态农庄。看到这里,你还会捧着书本无动于衷吗?赶快行动吧,带着爱人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近郊之游。  相似文献   

2.
2012伦敦奥运各项赛事正在紧张进行.运动员们争金夺银一场场拼搏背后有许多支撑力量,其中就有在台后默默奉献的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科学和奥运究竟有哪些关联?科学领域将从哪些方面支撑人类竞技体育?这里选登的英国《自然》杂志等媒体的评述报道将为你做出解答。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的计算机上有了一种全能程序,你会对它喜欢到什么程度?从此再也没有杂乱的“开始”菜单,也没有让你从中作出选择的“选项”,只有一个图标就可以让你点击开启你的视窗.从事你想从事的任何工作,事实上,你已经在使用这种全能的程序了,那就是你的web浏览程序。  相似文献   

4.
也许会有人觉得,科普对于我们是一个有它不多,没它不少的东西。或许还会把它纳入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的东西。可你有没有想过,科普有时会在世界历史重大转折的岔道口,居然会成为历史的扳道工?而且,每当世界历史行进到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岔道口的时候,科普就会出来,充当扳道工的重任。在这里,我想讲一个人、一段历史和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探索》2006,(2):77-77
冬天,你会感受寒风的刺骨,光脚踩在雪地上也会有这种刺骨的感觉。你肯定会认为是寒风和雪的温度极低造成的。但是你口含薄荷糖也会感到丝丝凉意,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科学家至今还没有真正弄明白我们是怎样体会到寒冷感觉的。不过,他们最近还是找到一些证据来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国外有人做了一个点击率非常高的视频,这人把自己20年前录的"对未来的自己说"与现在自己的回应组合在一起,好像两个自己隔着时间在对话一样。你有没有想象过如果遇见未来或者过去的自己,会说什么?会有怎样的心情?如果过去的你要干掉未来的你,那你会瞬间蒸发,仿佛从未存在过么?  相似文献   

7.
人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性别差异对大脑的功能有影响吗?可否用外界力量干涉大脑活动?如何通过学习让人变得更聪明?你的大脑里一定有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想不想对它多一点了解?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在几个有关大脑的热门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新进展、新认识。 认识猫和狗 大脑对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都因为无关紧要而被“置诸脑后”,只对少量重要的外来信息产生即时的反应。大部分信息则储存于大脑皮层而成为记忆。你得感谢上帝,幸好大脑有此功能,否则你就会被视野中的所有物体和周围的各种声音扰得心烦意乱。那么我们是怎么知道哪些信息是需要即时反应的,哪些信息是需要暂时储存起来的呢?研究人员通常是通过研究大脑特殊部位受损而丧失认知能力的病人来找出大脑主管认知的区域。目前,有大量的实验表明,大脑的额叶皮质区与高级认知能力密切相关。那么,在大脑的额叶皮质区有没有专门负责认识物体的神经元呢?有没有什么更直接的方法来研究我们是如何分辨出猫和狗的呢? 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分辨出猫和狗是一项了不起的技能。定义我们周围的物体;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行为。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时,我们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力气来辨认房中的物品;我们立即可以知道这是椅子...  相似文献   

8.
想象你从父母那里得到梦寐以求的礼物.拿着礼物时你脸上会浮现出什么表情?不小心踩到路边的狗屎呢?你的表情有没有变化呢?毫无疑问.你能意识到特定的面部表情是与特定的情绪相对应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现在都能通过周围人的面部表情识别他们的情绪状态。但是设想一下,  相似文献   

9.
重返泰坦     
正土卫六(泰坦)海洋中存在奇异生命吗?科学家建议——它的天空是灰蒙蒙的橘红色,它的远方是一颗有环的巨行星。站在它的海岸上,你会看见哪怕一丝涟漪都没有的墨黑色海洋。这里是克拉肯海。它位于泰坦(土卫六)的北极地区,面积达40万平方千米。作为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泰坦距离太阳如此遥远,表面温度如此之低,以至于它的表面不可能存在液态水,当然也不存在支持地球生命那样的化学机制。然而,随着科学家对泰坦的奇异化学特性了解得越多,这个冰封  相似文献   

10.
梁东云 《科学之友》2007,(10A):28-2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玩笑话:“用眼神杀死你!”但可曾想到,如果玩笑变成了现实,如果有人真的可以用眼神杀人,那又是怎样的情形?你相信这世上真的会有“眼神杀人”事件吗?  相似文献   

11.
地震实验室     
“巨大的实验室现在已空廓一清,四周仅仅弥漫着从震裂的七层楼混凝土试验建筑物中扬起的滚滚尘烟。面对如此酷似一场真实地震之后的巍巍景况,不免令人有肃然起敬之感。”对于一个来访者来说,当他第一次置身于这座空间体面积达80万平方英尺(合74万3千200平方米)的庞大建筑体中,就会令他产生一种仿佛置身在美国肯尼迪角巨大的火箭装配大厦里的奇妙同感。抬头可以看见对面墙上环绕着长而狭窄的观察过道,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待装的巨型的宇宙飞船及其附助装配设施,而是赫然耸立在你眼前一堵行家称之为“反应墙”的混凝土巨石。它的厚实、高大的气势仿佛要把任何阻挡在它面前的物体压成齑粉。  相似文献   

12.
当现代人频频呼唤人类要“返朴自然,重回大自然”的时候,不妨多注意一下眼前这片广阔的海洋。难道你不曾发现: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胚胎期,有像鱼一样的鳃裂……人身上有如此之多的海洋印记,是否说明生命就起源于海洋呢?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已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  相似文献   

13.
在喜马拉雅山深处,有一个叫做路普康湖的高山冰川湖,湖底和湖边散落着几百具人骨遗骸。在当地的传说中,这是一片被女神降罪的禁地。这些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死在这里?神话流传了几百年.直到一支国际科考队来到这里,最终揭开了重重谜团。  相似文献   

14.
或许你有点超重,或许你还会为颈椎压力而困倦不止,或许你已经习惯一回家就瘫软在沙发上不想动,可是当你学会用心体会瑜伽运动的呼吸之美,感受清晨慢跑对呼吸系统的调理之舒适,你便会不自觉地发现:运动过后的一天是何其精神抖擞;坚持晚上泡澡会享受到多么舒适安逸的睡眠。甚至,你呆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电脑忙里偷闲的一刹那,也可以用来调节身心,健康自我——是的,只要你想拥有健康,便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相似文献   

15.
回音谷     
米亚 《科学24小时》2010,(11):33-35
“艾伦,你想过没有,如果你真的这么做,我当然会支持你,但是你真不再考虑了吗?”古德碎碎叨叨自言自语地说着。一旁坐着的艾伦,好像根本没注意他的言语。  相似文献   

16.
黄晓 《大自然探索》2001,(10):33-34
杰莉·尼尔森,一位普通的美国女医生,正成为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新闻人物,这一切源于其46岁后充满戏剧性的经历。假如每个人都有一副“命运之牌”,你会怎样来把握它呢?读完尼尔森的亲身体验后,相信你一定会被一个女人的坚韧和临危不惧的精神深深打动。而且,你还知道了在极端环境里遇到紧急事件时应该怎么办,应该怎样自救和去寻求一切可能的帮助。 杰莉·尼尔森曾是有20多年紧急救护经验的家庭医生。46岁时,她结束了长达23年的婚姻,痛不欲生。当时由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赞助的一个南极考察小组正在招聘一名医生。尼尔森…  相似文献   

17.
你知道吗?在全世界很多地区,蝙蝠是一种主要的授粉动物。授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生态服务。一旦没有了这项服务,农业、医药业这些重点产业就会崩塌,从而为开发人工替代物带来巨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正八年中,蜜蚁蚁后运用暴力手段最终赢得庞大"帝国"统治权。但后来呢?美国亚利桑那州2002年的夏季十分燥热,位于沙漠地区的马掌谷已连续六个月没有降雨。在这里,你会觉得每一次呼吸都是在喷火。终于,夏末的一场暴雨结束了连续干旱,也预示着一个"地下帝国"的诞生。  相似文献   

19.
曾有一首歌词中写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聊……”也许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坐在摇椅上晒晒太阳、看看书,与心爱的人谈谈天说说地,是一件很浪漫、很惬意的事情。作为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从居家的椅子上,你可以看出主人的爱好、性格。中式居家中摆把太师椅,能够凸显主人的风雅;时尚家居中可以点缀几把造型另类的椅子;两人世界中放两把摇椅,坐在上面品味甜蜜。椅子在这里已经变成了有生命的个体,你要是喜好它,就能感受到它所传达的信息。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体验一下椅子带给你的快乐吧。如何挑把好“椅子”?…  相似文献   

20.
<正>一触即发的敏感与自卑你是否会因为别人不经意的眼神,就担心别人对你有意见?你是否会因为家人或老师对他人随口的一句赞扬,就认为这是在故意针对你的弱点打击你?你是否会因为朋友们在热络地聊天一时忽略了你的存在,就认定大家是有意在孤立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