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研究了在UO2(NO3)2-HNO3-N2H5NO3体系中,以镀钌钛网为阳极,钛板为阴极电解还原制备铀(Ⅳ)的方法;探讨了电流密度,肼浓度,铀浓度,硝酸浓度以及隔膜等对铀(Ⅵ)电解还原的影响,确定了电解还原制备铀(Ⅳ)最佳的工艺条件;在隔膜电解时,U(Ⅵ)的还原率可达100%,而无隔膜电解还原时,U(Ⅵ)的还原率为62%.  相似文献   

2.
在过量碳酸盐存在的U(Ⅵ)溶液中,U(Ⅵ)的化学状态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pH>8时,U(Ⅵ)以[UO2(CO3)3]4-离子存在.吸附于树脂相的U(Ⅵ)的化学状态也与供吸附的料液的pH值有关,当pH>9时,U(Ⅵ)才完全以[UO2(CO3)3]4-吸附于树脂相.当pH在6.5~8.0范围时,U(Ⅵ)在溶液中还可能以[UO2(CO3)2]2-或Hn[UO2(CO3)3]n-4形式存在,而U(Ⅵ)以[UO2(CO3)2]2-形式吸附于树脂相的可能性很小,它主要以U2O2-7的形式吸附于树脂相.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CoCl_2·6H_2O、NiCl_2H_2O、ZnCl_2·2H_2O与C_3N_2S_3Na_3在(CH_3)_2SO溶剂中反应,得到产物Ⅰ、Ⅱ、Ⅲ;又用C_5H_5N与Ⅰ、Ⅱ、Ⅲ反应,得到产物Ⅳ、Ⅴ、Ⅵ。经元素分析、IR谱、UV谱表征研究,指认Ⅰ、Ⅱ、Ⅲ为Na_3[M(CH_3)_2SO(C_3N_3S_3)Cl_2(M-Co(Ⅱ)、Ni(Ⅱ)、Zn(Ⅱ);ⅣⅤ、Ⅵ为Na_2[M(CH_3)_2SO(C_3N_3S_3)(C_5H_5N)Cl](M-Co(Ⅱ)、Ni(Ⅱ)、Zn(Ⅱ))。  相似文献   

4.
在过量羰酸盐存在的U(Ⅵ)溶液中,U(Ⅵ)的化学状态与溶液的pH值有关,当pH〉8时,U(Ⅵ)以[UO2(CO3)3]^4-离子存在。吸附于树脂相的U(Ⅵ)的化学状态与与供吸附的料液的pH值有关,当pH〉9时,U(Ⅵ)才完全以[UO2(CO3)3]^4-吸附于树脂相。当pH在6.5 ̄8.0范围时,U(Ⅵ)在溶液中还可能以[UO2(CO3)2]^2-或Hn[UO2(CO3)3]^n-4形式存在,而U  相似文献   

5.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烷基芳基不对称亚砜R1-C6H4-SO-R2(R1=CH3,C(CH3)3;R2=C2H5,C4H9,C6H13,CH2CH(C2H5)C4H9),并且以之为配体(L)和硝酸铀酰反应,制备了一系列硝酸铀酰配合物UO2L2(NO3)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测定了配合物[UO2(TBSO)2(NO3)2]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用Clegg-Pitzer方程关联了HNO3-H2O和UO2(NO3)2-H2O单一电解质水溶液离子 平均活度系数。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有无混合参数对HNO3-UO2(NO3)2-H2O非对称混合电解质 水溶液体系的关联和预测功能的影响,并与原Pitzer方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Clegg-Pitzer 方程在电解质浓度适用范围及预测精度方面均优于原Pitzer方程。  相似文献   

7.
氮素形态及配比与大白菜体内硝酸盐的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培结果表明:氮素用量为210.6mg/l时,随NO3-N浓度的降低和NH4-N浓度的增加,地上干重显著降低,抑制体内硝酸盐、K、Mg、Cu的积累.有利于Fe、Zn的积累。随NO3-N浓度的降低和CO(NH2)2-N浓度的增加,地上干重有明显的单峰值,抑制体内硝酸盐、Mg、Mn的积累,有利于Fe的积累。在NO3-N:CO(NH2)-N为50:50(%)时,地上干重最大,并且硝酸盐含量符合绿色大白菜的基本规格。  相似文献   

8.
Gd(NO3)3/Er(NO3)3—Gly—H2O三元体系的研究(2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定了Gd(NO3)3/Er(NO3)3-Gly-H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各体系的溶度和饱和溶液折光率曲线均由4支组成,分别与RE(NO3)3;nH2O配合物RE(Gly)2(NO3)3.2H2O,RE(Gly)4(NO3)3;H2O及Gly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以Ti(OC4H9)4和Zr(NO3).5H2O为前驱物,用Sol-gel方法制备了ZrO2-TiO2多孔陶瓷膜,研究了不同Zr/Ti比和浓度对ZrO2-TiO2干gel的影响,研究了不同Zr/Ti比和烧结过程对ZrO2-TiO3多孔陶瓷膜结构的影响,制备了孔径小(约18nm)孔径分布很窄,孔隙率较高(约36%)面积较大的ZrO2-TiO2多孔陶瓷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六甲基磷酰胺(HMPA)与UO2(NO2)2 6H2O反应合成了UO2(NO3)2 2HMPA,研究配合物的电子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HNMR谱。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U原子采用八配位,两个酰基上的氧原子与铀成直线,占据极向位置,来自NO3^-的四个配位氧和另外两个来自中性配体的氧处于平面位置,整个配位多面体中六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进行了ClONO2分子与瞬变种Cl原子反应的UPS实验测试,指认其最终产物为ClO自由基,NO2和Cl2。分析其反应历程为:Cl+ClONO2---Cl2+NO3(1)Cl+NO3---ClO+NO2(2)ClONO2与Cl原子反应能够将含不活沲Cl的ClONO2转化为活泼的ClO2,Cl2从而重参与O3破坏的循环。  相似文献   

12.
一类新型负载钯催化剂:[(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钯催化剂由Zr(HPO4)2-x[(O3PCH2)2NCH2CO2H]x·H2O与PdCl2在甲醇中络合和水台胼还原制得.研究了催化剂在常压下对取代烯烃和硝基苯的加氢反应,催化剂的x值、Pd%含量,>NCH2CO2H/Pd比值、反应温度、溶剂和底物对催化加氢活性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催化剂可重复使用8次而无显著失活.[(N,N-二膦酸亚甲基)甘氨酸-磷酸氢]锆;氯化钯;负载;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了R=Ar-C^||O-CH2CH2-的3-(芳酰基乙基)-斯德酮的合成,其方法是:将芳香酮、甲醛与甘氨酸进行Mannich反应,得I:Ar-CO-CH2CH2NHCH2COOH.HCl;I经亚硝化得Ⅱ:Ar-CO-CH2CH2N(NO)CH2COOH;Ⅱ用乙酸酐脱水环化,得Ⅲ,即3-(芳酰基乙基)-斯德酮。为验证Ⅲ的结论,将其进行溴化,得Ⅳ,即3-(芳酰基乙基)-4-溴-斯德酮,I的部分化合物及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间-磺基苯基)膦(TPPS)作还原剂制备而得^99mTcN(NOET)2(NOET:N-乙氧基,N-乙基氨荒酸钠),经TLC检测标记物的放化纯大于90%,将^99mTcN(NOET)2进行了大鼠体内生物分布测试,结果表明^99mTcN(NOET)心肌摄取快而且摄取率高,5min心肌摄取量XID(即每克组织中含量占总注射量的百分比)为5.22%g^-1,心肌滞留时间长,60min为3.09%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分配平衡图解法、饱和法研究了伯胺N1923从硫代硫酸盐中萃取一价银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们胺N1923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萃取银离子明显服从阴离子交换机理;水相中NO3^-和S2O3^2的浓度及pH值的提高均对萃取不利。萃取时,银离子以RNH3AgS2O3和(RNH3)3Ag(S2O3)2两种形式被萃取,两者的比例主要受到起始水相中Ag^+和S2O3^2-的浓度比的影响;起始水相中S2O3^  相似文献   

16.
首次用水杨醛与乙二胺、联苯胺缩合而制成双希夫碱(分别以L1和L2表示)的二种铀(Ⅵ)配合物。通过素质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UO2L〕(NO3)2(L=L1,L2)。并对它们的配位方式和某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某地区若干火山岩铀矿床包裹体资料,采用物理化学分析方法计算出610矿田、570矿床、670矿床成矿热液中铀运移形式,认为该区火山岩铀矿床成矿热液中铀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UO2F3-]形式运移,并分析其铀沉淀机理.  相似文献   

18.
电晕法脱硫脱硝电源/反应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提高高压窄脉冲电源/反应器系统的能量效率和能量利用率,通过消去严重的电磁干扰,精确测得电源各部分的电参数。对电源/反应器系统加以改进,有效地提高了电源效率达70%-80%;能量利用率也得到显著的提高。测试结果证实了该过程的可行性。对初始浓度为0.2%的NOx,当NO脱除率达60%-70%时,总输入反应器能量为3W.h/m^3,对NO的能量利用率达50-60g/(kW.h)。改进后新颖电源具有许  相似文献   

19.
直接用活度方程代入化学平衡方程.以萃取体系平衡有机相中萃合物浓度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标准偏差为目标函数.得到萃取热力学平衡常数和活度方程参数.摒弃了气相色谱的实验测定和图解积分计算.使热力学模型建立大大减少了实验和数据处理工作量。用TBP-HNO3,TBP-UO2(NO3)2,D2EHPA-CuCl2和D2EHPA-LaCl3等不同萃取体系对此方法进行了检验;来用的有机相活度模型有:Scatchard-Hilderbrand方程(加 Flory-Huggins修正)、 NRTL方程(加 FH修正项)、 UNIQUAC方程和UNIFAC方程。文中提供了上述4种活度方程的参数.这些参数均可在全浓度范围内进行组分活度系数以及相平衡浓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20.
14种二茂铁亚胺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9种取代苯胺基亚胺二茂铁类化合物R-N=CHFc[R为C6H5-nXn(X=H,4Br4SO3H,4OCH3,2,4(NO2)2和2,4(NO2)2C6H4NH]及5种取代苯亚甲基亚胺二茂铁类化的Xn(2OH)C6H4-nCH=N-Fc[X=H,5-Br,5-NO2,3NO25Br,3,5(NO2)2]的制备,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光谱,指定了谱带的归属,并对谱带的位移从理论上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