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考虑参数不确定性对一类宏观经济系统的影响,研究了宏观经济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给出系统的鲁棒控制律以及经济系统鲁棒稳定的条件,鲁棒控制律保证了宏观经济系统稳定的运行,同时可以使国民产总值在短时间内跟踪总需求,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问题及战略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着能源、粮食价格快速走高,通货膨胀问题严重,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增长下滑,股市房市下跌,经济增长趋缓等诸多问题,正进入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抑制通货膨胀,帮助企业消化成本压力,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完善资本市场,支持股市房市的发展,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国土资源的梯度均衡开发,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做一个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树立中国新形象,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增加无形资产,以应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风险,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济学,需要解决和正确看待几个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中国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指导思想,大胆、合理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果,把一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其次,中国经济学理论的二元冲突凸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被边缘化趋势,正确处理两者矛盾,才能把握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最后,立足我国的经济事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多领域、多层次研究中国经济学,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发展中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4.
通过特征值方法,讨论了一类离散宏观经济系统的近稳定性问题,得到了判断经济系统渐近稳定临界值的表达式以及计算这一临界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国际和国内传媒经济学研究领域应用较多的分析框架均为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体系,而传媒经济领域的一些独有的特殊问题和产品特性,使得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内核和基本假设面临挑战,这也正是传媒经济研究领域争议最大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应用系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中国传媒产业的产业组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理论研究为主,佐以实证。  相似文献   

6.
系统经济学是我们于20世纪80年代提创的一种跨学科新研究,属于系统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系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哲理框架的构建工作,得到了上百个具有数学形式的新结果,发展了与国际上已有定评的工作具有可比性的7个研究专题:资源位理论、制度边界理论、特征尺度理论、系统产权理论、系统需求理论、基于信息粗交流的博弈模型、经济系统层级过渡理论等。为了帮助读者准确快速的了解系统经济学,本文收集了系统经济学的11个基本名词进行集中介绍,它们是:(50)经济系统的生克相对性;(51)经济元相克模型;(52)经济生克关系的对策模式;(53)经济生克关系的层标模型;(54)技术创新原理;(55)经济系统的评价模式;(56)传播有效性原理;(57)传媒价值定律;(58)原子型企业与系统型企业;(59)分工与合作的辩证模型;(60)一个新概念相当于一个新的信息通道。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理论研究及高校教学的需要,使构建、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显得极为重要和紧迫。首先,必须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以加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其次,需要拓宽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丰富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最后,应加厚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结构。可初步把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分为总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系统时代.系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感召下应运而生的一种跨学科新研究.本文给出了系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 系统需求理论;系统生产理论;市场系统理论;资源位理论;系统产权理论;制度拓扑模型;特征尺度理论;基于粗交流的博弈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系统经济学名词解释(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经济学是我们于20世纪80年代提创的一种跨学科新研究,属于系统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系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哲理框架的构建工作,得到了上百个具有数学形式的新结果,发展了与国际上已有定评的工作具有可比性的7个研究专题:资源位理论、制度边界理论、特征尺度理论、系统产权理论、系统需求理论、基于信息粗交流的博弈模型、经济系统层级过渡理论等。为了帮助读者准确快速地了解系统经济学,本文收集了系统经济学的18个基本名词进行集中介绍,它们是:(1)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层次:哲理、数理与技理;(2)经济学家;(3)系统时代;(4)系统经济学;;(5)系统经济;(6)经济系统的形式化定义;(7)经济系统的认知模式;(8)经济系统的认识相对性原理;(9)因果小环境原理;(10)经济系统的价值函数;(11)经济系统的层次性;(12)经济系统的全息性;(13)经济系统的特征时间尺度与特征空间尺度;(14)经济系统的非线性与非平衡;(15)经济系统的机制和自组织;(16)最经济原理;(17)社会福利原理;(18)可持续发展原理。  相似文献   

10.
系统经济学是我们于20世纪80年代提创的一种跨学科新研究,属于系统科学和经济科学的交叉学科。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系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哲理框架的构建工作,得到了上百个具有数学形式的新结果,发展了与国际上已有定评的工作具有可比性的7个研究专题:资源位理论、制度边界理论、特征尺度理论、系统产权理论、系统需求理论、基于信息粗交流的博弈模型、经济系统层级过渡理论等。为了帮助读者准确快速的了解系统经济学,本文收集了系统经济学的13个基本名词进行集中介绍,它们是:(37)短期与长期;(38)经营管理(战术)与战略;(39)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层级结构;(40)规模经济的一般定义;(41)规模经济的层次性;(42)临界战略;(43)层级战略;(44)竞争力的系统经济学定义;(45)竞争相对性定律;(46)系统经济效应;(47)容忍度;(48)系统营销的三个基本原理;(49)产业分类的(f,θ,D)相对性准则。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诚信道德进行分析,以诚信道德是信用时代的内在要求为基点,利用现代经济学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对信用系统中人们的诚信道德选择状况作一具体分析和理解,阐释了由诚信道德经济学分析引发出来的、有助于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3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外部性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相关各方属于同一个系统。因此,有多少种系统化的方式就有多少种外部性。从宏观上讲,可以把外部性划分为以下三种:生态外部性、经济外部性和社会外部性。处理外部性的根本方法就是系统解耦。  相似文献   

13.
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给整个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使东亚各国和地区认识到建立区域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通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东亚货币合作中各国的权力与利益进行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东亚货币合作的实现必须处理好全球霸权国、地区大国及东盟各国间的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2007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的经济运行加快,有趋向“过热”的趋势,通货膨胀压力显现,资产价格双膨胀等新的变化,分析了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人民银行育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吸收市场上的流动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顺应中央“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导向,同时提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货币政策的操作重点以及未来货币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政府行政成本是政府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行政投入或耗费的资源。长期以来,在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活动中,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树立行政成本的概念,监督机制也不健全,造成了诸如行政成本居高不下、人员臃肿、决策不科学等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更新政府的行政成本的概念着手,加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体制,加强监督,规范财政预算运行体制,控制"三公"经费的开支,最终实现我国建设精干效能、清正廉洁的高绩效政府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混沌系统同步概念以及现有的混沌同步方法,分析并指出了其中的问题和缺陷,揭示了混沌同步与状态观测器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虚拟经济在近二十年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试从虚拟资本的类型和作用入手,探讨虚拟经济的本质界定、产生及发展,分析虚拟经济的特点及影响,指出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高阶阶段产物,并从四个方面对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观点认为,厂商都偏好将资源集中于少量的大客户,也往往为了争夺这些大客户而过度竞争。但在当今的网络时代,长尾理论的提出改变了这种看法。长尾理论认为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利基市场也能帮助厂商实现盈利,并支撑其成长。将长尾理论借鉴到中小商业银行,从发展中小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业务、大众零售业务、中间业务三个长尾业务方面,探讨中小商业银行实现长尾盈利的可行性和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9.
家庭跨期消费选择是家庭借贷行为产生的重要动因。中国家庭债务规模不断增加,是家庭资产积累水平、家庭医疗支出、消费者信心等需求面因素及宏观经济政策与借贷利率等供给面因素共同助推的结果。政府应密切关注中国家庭债务的发展态势,合理控制家庭债务规模,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