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海珠 《科技知识动漫》2009,(24):153-153,106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让语文“回归生活”,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语文教学须回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和渗透学生的生活。文章就语文教学生活化方式提出了几点实践意见。  相似文献   

2.
刘佳明 《科技资讯》2009,(29):204-204
生活处处有学问,语文无处不飞花。语文能力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内、教科书,还要发展到课堂外、其他书本,最终走向生活、回归生活。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实用性人才。中职语文较中学语文而言,更应注重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加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研究不仅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也会提升学生的语文运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生活服务的,小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能在生活中减少走弯路,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社会作贡献。同时生活也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的一个方面。因此,我认为,把小学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让小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地投入到学习,还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方面应把握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打通与生活之间的壁垒,让语文回归生活,将语文植根生活,充实生活化教学资源,打造生活化课堂,开展生活化语文实践,是提高职教语文教学效率,促进职教语文教学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文霄 《科技信息》2007,(25):221-221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多方面、多途径实现语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关系以及教学环境的生活化,使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使语文课堂充满了灵气与活力,切实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丰厚语文课堂容量,图书馆相应便成了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如何生活化、如何结合社会.本文主要分析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作用和方法.其目的是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过程中呆板、单调、空洞的局面,回归到丰富、实在、生动的本位上来,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语言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对语言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生活中。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研究英语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实践的呼唤,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永恒主题。英语教学生活化就是要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激活传统的英语课堂,它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不同风格的教法,是一种课堂气氛比较轻松,课堂语言比较通俗化的教法,也是一种比较符合人的自然思维的交流式的教法。  相似文献   

10.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社会化进行了探索:走一走,留意生活,演一演,感受生活,做一做,还原生活;日常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要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因为,离开生活的数学是一片没有魅力的“死海”!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  相似文献   

12.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相似文献   

13.
朱海春 《科技咨询导报》2012,(13):157-157,160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很多有关电的知识就潜藏在身边,如何很好地把这些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到亲切生动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如何使学生带着所学的知识走进生活,在应用中体验、发现,可以采用生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生活即教育”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中进行的。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素材、运用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模拟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到知识并非遥不可及,而就在我们的身边。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赵亚宁 《科技信息》2009,(17):235-235
把握情境教学的原则,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保俭 《科技知识动漫》2010,(17):114-114,121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18.
在教学中要获得最佳效果,教师必须能驾驭教材,吃透两头,恰如其分地顺乎自然,启发诱导,便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要达到这一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应变能力。所谓应变,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发挥的主导作用。那么怎样培养教学中的应变能力?一、捕捉信息,防微杜渐学生的智力、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内容整齐划一,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便只能以多数学生能接受为依据。因而授课“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在教学活动中常常表现出来。于是上课时有的学生思想不集中,有的学生不理解蹩眉茫然,有的学生带听不听,小声…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新模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学生作为“情感”主体予以关注,强调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动机,并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在认知结构获得改善的同时,心理机能也能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最终实现全面发展。语文“情境教学”模式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本质上是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当代中国语文教学中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20.
关于情境教学深根职教语文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 《科技信息》2009,(19):198-198,240
情境教学以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为手段,把情感活动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职教语文课上,情境教学对创设良好的人际,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有具体的运用并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