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5,(8)
为了更准确地预测主轴-轴承系统的温度场并实时监测关键零部件的温升情况,建立了考虑热-变形耦合的轴系瞬态热网络模型。根据热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主轴-轴承系统在装配应力、离心应力和热应力综合作用下的径向复合变形方程,基于热网络法优选试验轴系关键部件作为温度节点,综合考虑润滑剂黏温效应及轴系径向复合应力与变形,实时修正轴系热源、热边界条件等特性参数,实现了温度场与变形的耦合分析。通过编程求解获得了不同条件下轴承的瞬态温升曲线及轴系关键热参数的瞬态特性,结果表明,主轴转速越高,轴系热平衡温度越高,平衡时间越短;迭代步长的选取只影响温升曲线的收敛时间,不影响稳态温度值。与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使用该瞬态热网络模型预测轴系温度场可显著降低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考虑在实际工况下,主轴系统安装上卡盘和工件后动态特性会发生变化,基于有限元法完成了主轴-卡盘-工件系统模型的建立,进行轴承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轴承刚度对两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不同,前、后轴承径向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大,但两者刚度影响区间不同;前、后轴承轴向刚度对主轴-卡盘-工件系统动态特性影响较小,尤其对提高系统临界转速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机床主轴系统非均匀温升带来的热位移对轴承预紧力和动刚度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机床主轴系统热机耦合模型。在分析轴承摩擦损耗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系统热载荷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方法求解了机床主轴瞬时温升和热变形,根据轴承载荷-位移关系式求解轴承的热诱导预紧力,基于改进的Jones模型计算了轴承径向刚度。最后,实验测定轴承预紧力,分析预紧力影响因素。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表明:在定位预紧下,主轴、隔圈、轴承座和轴承热位移会导致轴承预紧力和径向刚度的增加,且随着初始预紧力、转速和环境温度增加,预紧力变化幅值也增加。此外,局部冷却引起热位移的变化,从而改变轴承预紧力和径向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小孔节流四油垫静压轴承—主轴系统为例,研究了供油压力、主轴转速.主轴轴线倾斜、轴承流量等对静压轴承—主轴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静压径向轴承的静态性能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一台MB1520型外圆磨床静压轴承—主轴系统的分析计算,获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参照文献[1] 的基本路线思路,构造了静压轴承--主轴系统的迭代计算方法。并联系机床中非常普遍的弹性两支承外伸轴系,以一台 MB1520型高速外圆磨床为例,考虑到该主轴系统径向轴承及推力轴承综合作用,用迭代法分析计算了该主轴部件的静态性能,一般情况下只需迭代1~3次,就可获得满意的结果。该方法计算效率高,占用计算机内存小,能在袖珍计算机上运算,为普及对机床主轴系统的静、动态特性研究及优化设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轴承预紧力对风电机组主轴的动态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建立了预紧力与主轴系统的关联关系,并计算了不同预紧力对应的轴承刚度值,进而分析预紧力与刚度之间的关系。然后,建立了以圆锥滚子轴承为支承的两点式和单点式支承的风电主轴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预紧力对两种支承方式的风电主轴模态振型、固有频率、临界转速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力增大会引起轴承刚度增大,可进一步提高主轴的固有频率、临界转速和稳定性;单点式支承比两点式支承的主轴临界转速大以及更稳定。合理选取轴承预紧力,可提高主轴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8.
主轴-轴承系统的动态特性是机床主轴部件优化设计的重要指标。本文对轴承结构型式及其周边零件对车床主轴频率响应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测试结果表明工件-主轴系统的阻尼特性很大程度上受轴承结构型式及带轮安装方式的影响。尤其在一阶振型时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结构型式优于圆锥滚子轴承,但是在二、三阶振型时则劣于后者。主轴的阻尼能力借助于后端带轮的卸荷安装方式而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利用轴承振动信号可判断机床主轴轴承的工作状态,通过频谱分析可以对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及预紧力的确定;应用上海华阳HY-106B工作测振仪(巡检仪)采集振动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对CY6140型机床主轴轴承进行了故障诊断与预紧力分析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祁新梅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1992,(2)
文章叙述了根据动画显示原理研制的在FC机上实现的主轴系统动态特性的动态图形显示软件及其与动态分析程序在DOS环境下的联接,从而实现了对主轴系统振动过程和振动形态的生动画面描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薄板大挠度Karman理论和用Boltzmann叠加原理描述的粘弹性材料本构方程、动力学平衡方程和热粘弹能量原理建立了横向周期荷载、面内均布荷载和温度场作用下,考虑热传导效应的粘弹性矩形板的热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用Galerkin方法将该热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转化为非线性微分.积分动力系统.且该热机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可以退化为粘弹性板动力学模型、仅含热膨胀效应粘弹性板动力学模型和热机耦合弹性板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汽液两相流沸腾换热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对某柴油机气缸盖与冷却水腔组成的流固耦合传热系统进行了整场求解,得到了气缸盖的温度场分布,并通过与气缸盖温度场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将温度场结果施加于气缸盖、螺栓、机体所组成的热机耦合系统中,对气缸盖进行了结构强度计算,得到了气缸盖火力面热机耦合应力分布.采用试验设计方法,将冷却水进口温度和速度作为输入参数,对火力面应力较大区域的最大等效应力进行了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汽液两相流的沸腾换热可以有效降低气缸盖火力面的最大热机耦合应力;火力面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喷油器座孔周围;冷却水进口温度对火力面应力较大区域的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3.
时黄河干流上游的唐乃亥站多年月均径流量序列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该系列的吸引子维数D2、主分量谱图和Hurst指数,探讨了黄河源区流域水文动力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黄河干流上游的唐乃亥站多年月均径流量序列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该系列的吸引子维数D2、主分量谱图和Hurst指数,探讨了黄河源区流域水文动力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机床整机动态特性的预测解析建模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应用均质梁、集中质量及结合部单元对机床进行整机动态建模,然后基于结合面的动态基础特性参数,应用于结合合成的思想建立了整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编制了相应的整机动态性能预测解析软件。通过实例测试,证明该方法及软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内燃机系统动力学与油膜动力润滑的耦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进行内燃机活塞-连杆-曲轴系统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中考虑了曲轴主轴承和连杆两端轴承的流体动力润滑作用,建立了内燃机系统动力学与流体动力润滑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分析模型,通过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MAMS和自行编写的计算流体动力润滑程序之间的连接调用,进行了系统动力学与流体动力润滑耦合作用下的动力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内内燃机活塞-连杆-曲轴系统动力学分析中考虑油膜动力润滑作用后缸体的动态受力峰值降低,润滑油膜的动力耦合具有使缸体各部位受力趋于均匀化的作用,以不考虑油膜动力耦合作用的动力学分析作为设计依据的零部件设计具有过大的安全裕度,在内燃机零部件设计时考虑摩擦学与系统动力学的耦合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柔耦合多体机械系统动力学微分方程组具有刚性和高频振荡的特点,Gear法通常被认为是求解刚性常微分方程组的经典方法,但当微分方程具有高频振荡的特点时,Gear法失效,因为它不具备A稳定性区域,隐式Rung-Kutta方法是具有A稳定性区域的量它带来了巨大的计算量,文中用Gill法求解该动力学方程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描述教育经济学过程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其稳态的稳定性及其在参数空间的分布,讨论该模型的一些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9.
20.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87-92
考虑草原毛虫种群依食物进行自我调节,以及植被和草原毛虫的控制因素,建立了植被-草原毛虫的动态模型.得到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以及极限环的存在性,分析了控制参数对植被和草原毛虫动态的影响.认为对草原毛虫控制作用的减弱可能是草原毛虫种群爆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