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表层的各种活动变化的总称。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地球物理现象及人类活动,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 现在,表示太阳活动性强弱的一个常用指标是太阳黑子相对数(简称黑子数)。黑子数多时表明太阳活动强,黑子数少时表明太阳活动弱。依据实测,每天有一个黑子数,但它变化较大。通常用一年内每天的值取平均,得一个年均值。 从长期的黑子数年均值的分析,得知太阳活动有11年左右的基本周期,此外还有22年磁周期,80-90年的世纪周期。依据极光等资料,还发现太阳有400多年…  相似文献   

2.
赵新华  冯学尚 《科学通报》2014,(14):1284-1292
基于太阳黑子历史数据、太阳总辐照(TSI)重构数据和实测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数据(全球、陆地、海洋),利用小波分析和交叉相关分析等方法,考察了太阳活动和地表温度变化在数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周期性及相关性.主要结果有:(1)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内,太阳活动(包括黑子和太阳总辐照)存在4个置信度高于95%(白噪声)的主周期变化,分别为11 a周期、50 a周期、世纪周期和双世纪周期,全球温度存在64.3 a的主周期变化,接近太阳活动的50 a周期;(2)太阳活动与全球温度变化具有22,50 a的显著共振周期;(3)太阳活动与地表温度长期变化的相关性高于其短期变化的相关性,以黑子为例,它与地表温度年均值的相关系数为0.31~0.35,11 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58~0.70,22 a滑动平均值相关系数为0.64~0.78,太阳总辐照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高于黑子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4)太阳活动在近100年里有明显增强,它与全球温度(包括陆地、海洋)近100年的升温是一致的,太阳活动与海洋温度的相关性略高于太阳活动与陆地温度的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在百年时间尺度上对于地表温度的变化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太阳黑子数月均平滑值和导出平滑值的月均值对平滑值的偏离值组成的一个复合量,作为描述太阳周黑子活动的指标,基于相似周的概念,发展了一种在太阳活动极大附近预先判断太阳周中太阳黑子数峰值是否已经出现的方法。用该方法判断出第23周的峰应出现在2000年4-8月之间,即本太阳周之峰已经出现,第23周现在正进入下降期。  相似文献   

4.
太阳活动通常是指发生在太阳上的黑子、耀斑、日珥及日冕等现象形成的全部物理变化的总和,通常在天文学中,把太阳黑子相对数作为衡量太阳活动的“指示器”:黑子相对数多,表示太阳活动程度强;黑子相对数少,表示太阳活动程度弱。根据太阳黑子相对数的谱分析,太阳活动除11年周期和22年磁周外,还有5~7年的半周期,80~90年的世纪周期,以及更长的时间周期。  相似文献   

5.
太阳耀斑是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之一,耀斑的预报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为进一步提高太阳耀斑的预报准确率,本文在综合考虑太阳黑子活动区参量、10.7 cm太阳射电流量等预报因子的前提下,提出了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太阳耀斑预报模型.本模型的太阳黑子活动区参量包括黑子群面积、黑子群的Mc Intosh分类、活动区日面经度延伸、可见黑子数和黑子群的磁分类.本文首先对上述参量进行了合适的属性编码并归一化建模所需数据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出主要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了耀斑预报模型.最后,本文将该模型预报结果与其他预报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验证了结合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太阳耀斑预报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
谢懿 《世界科学》2009,(8):9-10
太阳活动是否进入休眠期 自1843年德国天文学家萨缪尔·H·施瓦布(Samuel H.Schwabe)首次发现太阳黑子具有大约11年的循环出没周期以来.科学家已经非常细致地监测了太阳的活动。在最近的这一阶段,太阳似乎在去年秋季已进入它最平静、黑子最少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太阳光球上最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太阳黑子,有时用肉眼就可以看见.太阳黑子形态丰富,变化多端,是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热衷研究的对象.那么,太阳表面为什么会有黑子?巨大的黑子群是否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在没有专业的设备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观测黑子?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神奇的太阳黑子.  相似文献   

8.
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表层的各种活动变化的总称.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地球物理现象及人类活动,所以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的观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现代黑子观测的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可军  苏同卫  梁红飞 《科学通报》2004,49(24):2511-2516
黑子数、黑子面积数和黑子单元面积数表征太阳黑子活动. 对这三个指数的1874年5月至2004年5月的每月平均值进行小波分析来研究现代黑子观测的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性, 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总功率谱和局部功率谱, 并考虑了结果的统计意义. 主要结果为: (1) 黑子数和黑子面积数的局部小波功率谱很相像, 这表明黑子数和黑子面积数的周期性是很相似的. 黑子单元面积数的局部功率谱和上述二者的局部功率谱较相似, 但细节更丰富. (2) 黑子活动的主要周期有三个, 一是约为10.6年(黑子单元面积数的周期略高, 为10.9年), 这个周期在所考虑的时间范围内都是统计上有意义的, 另两个可能的周期是约为31年的周期和约为42年的周期, 它们的总功率谱的置信度低于95%, 但高于平均红噪声谱. 其他周期是没有统计意义的. (3) 这三个周期的局部功率在所考虑时间范围的后期高于早期. (4) 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性在这三个量的表现为, 总功率谱和局部功率谱均三者大体相似、细节上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1999年夏天“十字连星”的天象引起了全球的注目,占星学迷信公然向科学提出了挑战,这场大较量以“非凡先知”诺查丹玛斯和五岛勉的预言破产而告终,事实有力地证明“世界末日”纯属子虚乌有。 那么今年会有什么重要天象呢? 太阳峰年“又动肝火” 今年是太阳活动进入峰年极大的年份,太阳活动每11年周期地出现一次高峰,今年是自有太阳黑子活动周期记载以来太阳活动的第23周  相似文献   

11.
狂暴的太阳     
《大自然探索》2007,(7):28-31
太阳黑子 从望远镜里看,黑子是璀璨日面上的暗黑斑点实际上,它是光球上局部炽热气体在高速运动中形成的巨大漩涡.由于这里的温度比周围低1500℃左右,所以显得比它周围的区域暗,因此被称为黑子(又叫太阳黑子).黑子其实并不黑,它的温度高达3500℃左右!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太阳黑子单个出现,有的则结成黑子群.黑子是太阳活动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太阳不仅给地球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而且还给地球创造了生命并影响着生命。科学研究证实:动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都受到太阳活动的调节和影响。新生儿的死亡率和许多妇女疾病的发生率,与太阳黑子活动强弱也呈正相关。如猩红热、痢疾、白喉病、流感、心血管病、眼疾、皮肤病等也与太阳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8,(3):12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日前宣布,太阳黑子活动显示,新一轮为期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已经到来,新周期内的第一个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北半球。而随着太阳黑子活动加剧,太阳风暴将在未来数年逐年增加,届时,全球的电力系统、军用和民用航空通信、全球定位系统信号,甚至手机和银行自动取款机都可能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利用太阳活动周初期月平滑太阳黑子数(SSN)的上升率预报太阳周极大值的方法.利用回归方法计算太阳周初期24个月的月黑子数上升率,分析得到上升率与太阳活动周极大值的定量关系,依此对极大值的幅度做出预报.检验了作者在2000年发布的利用这个方法提前对第23周极大值做出的预报,其后与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表明预报与实际测量结果符合得较好,预报值的相对误差约为实测值的15.2%.同时本文重点介绍了利用该方法和国际上发布的新的V2.0版黑子序列对第22~24周的极大值统一进行的模拟预报,以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这3个活动周的模拟预报与实际测量结果符合得较好,预报误差分别约为实测值的10.6%,6.4%和15.2%.作者认为该预报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C星(FY-3C)携带的太阳辐射监测仪(Solar Irradiance Monitor,SIM)是FY-3A/B星上同类载荷的改进型,称为太阳辐射监测仪II型(SIM-II).针对SIM-II在轨观测获取的日地平均距离处太阳总辐照度数据,通过与国外同类产品以及太阳黑子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验SIM-II太阳总辐照度产品精度,评估仪器在轨观测能力.比对结果显示,SIM-II太阳总辐照度数据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在变化趋势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与美国NASA发射的太阳辐射和气候变化试验卫星(Solar Radiation and Climate Experiment,SORCE)/总辐照度监测仪(Total Irradiance Monitor,TIM)产品的相对均方根偏差约为87×10?6,与比利时皇家气象研究所(RMIB)基于多个星基太阳总辐射观测数据处理得到的太阳总辐照度合成数据(简称RMIB数据)的相对均方根偏差约为140×10?6.SIM-II太阳总辐照度与太阳黑子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在极值分布上具有较好的对应;针对2014年10月太阳超强活动过程的监测结果显示,SIM-II和TIM观测的太阳总辐照度变化与太阳黑子面积变化相关,当太阳黑子面积增大2470时,SIM-II监测到的太阳总辐照度变化为?2.94 W/m2,TIM监测结果为?2.98 W/m2,说明SIM-II的观测结果能够定量反映由太阳活动导致的辐射能量变化.研究表明,FY-3C星太阳总辐照度数据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观测精度,可以用于太阳活动及气候变化监测等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太阳活动长期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元章 《科学通报》1977,22(2):59-59
对未来几年的太阳活动年平均水平(以黑子相对数年平均值表示)和未来几十年太阳活动的一般趋势进行长期预报,有着明显的实际意义。宇航研究部门往往需要太阳质子事件年平均水平的预报,而质子事件出现的频数与黑子相对数曲线有着大体平行的关系。对近地卫星寿命的估计,也需要太阳活动的长期预报资料。太阳活动长期预报对无线电通讯条件以  相似文献   

17.
谢懿 《世界科学》2010,(12):17-19
太阳黑子一直来来去去,然而,最近它们似乎失去了踪影。几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家一直记录着出现在太阳表面上的黑子:它们可以持续存在数天、数周或者数月的时间;而正是这些记录让我们知道了太阳黑子数有着大约11年的循环周期。  相似文献   

18.
太阳光球上最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太阳黑子,有时用肉眼就可以看见。太阳黑子形态丰富,变化多端,是天文学家和天文爱好者热衷研究的对象。那么,太阳表面为什么会有黑子?巨大的黑子群是否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在没有专业的设备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观测黑子?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近神奇的太阳黑子。人类最早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和记录,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  相似文献   

19.
陈彪 《科学通报》1965,10(11):946-946
太阳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就是利用太阳表面上出现的黑子数目的多少,来探究总的太阳活动的程度。作为总的太阳活动的指标,用修匀的月平均黑子相对数来表示仍是合理的。本文实际上是介绍历年来  相似文献   

20.
太阳变亮了     
最近,太阳亮度增强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英国科学家通过前不久的日全食观测发现,日冕辐射有所增强,井预测到2000年太阳亮度可能增加千分之一。此说法得到了世界天文学家们的认同。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人类发现了太阳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太阳活动周即为其中之一。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主任、太阳物理学家汪景博士介绍,决定太阳亮度变化的太阳黑子、谱斑和磁活动由盛而衰、由衷而盛的活动规律,构成一个以11年为单位的太阳活动周。活动周内太阳的亮度由弱到强,一般会在千分之二内浮动。拍摄太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