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无人机技术,采用后差分测量(post processed kinematic,PPK)方法替代传统控制点的方法,对藏东南帕隆4号冰川消融区进行了航测,获得了2017—2018年3期高精度正射影像(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三维点云数据;分析了该冰川航测区内表面高程变化、运动速度空间差异和冰川微地貌特征等. 结果表明:PPK测量技术应用效果良好,无人机产品水平和垂直精度分别约为0.11和0.17 m;帕隆4号冰川消融区表面高程变化量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空间分布规律,冰川冰体整体减薄4.06 m;冰川表面运动速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呈现冰川中流线区域略快于两侧的空间分布特征;冰川表面地貌特征随海拔由高到低呈现趋于“平滑”的变化规律. 此外,还探究了无人机技术在冰川变化研究中的潜力,为未来利用无人机开展更大范围冰川变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DAPI荧光计数、恢复培养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了玉龙雪山不同深度积雪中的细菌数量、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结果显示:玉龙雪山雪坑样品中细菌数量和多样性指数与气候环境替代指标W(Ca~(2+)),W(Mg~(2+)),W(Cl~-)等具有相关性.可培养细菌隶属于三个不同系统发育群:Actinobactema(37%),Firmicutes(11%)和Prote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52%),其中α-Proteobacteria类为优势类群.DGGE测序结果表明细菌属β-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类群,以β-Proteobacteria为优势类群,并且不同深度雪坑中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海洋型冰川雪中细菌数量和多样性、群落结构与大陆型冰川雪相比,冰雪微生物具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冰川运动速度是计算极地物质平衡和对冰盖和冰架数值模拟的重要参数.针对传统冰川运动速度提取算法的不足和局限,基于差分干涉技术(DInSAR)和多孔径干涉技术(MAI)开展二维冰川运动速度的提取研究.将该算法应用于南极Lambert流域冰川运动速度的提取,得到了研究区域高精度的二维冰川运动速度场,将采用偏移量跟踪算法提取的冰川运动速度和本文提取的冰川运动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精度评价;结合研究区域已有历史观测数据,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Lambert流域冰川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DInSAR和MAI的冰川运动速度提取算法优于偏移量跟踪算法;近20年的冰川运动速度时间序列数据显示Lambert流域的冰川运动速度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以机械加工标准样块为对象,分析了不同机械加工获得表面形貌的特征,观察了同种机械加工方法获得不同粗糙度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各种机械加工方法获得表面形貌存在着差异,同种机械加工获得不同粗糙度的表面形貌结构具有自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雪冰中δ18O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月14日-2005年3月7日,在天山乌鲁小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雪坑中连续观测取样,频率为1次/周,分析了其巾的部分表层雪样品和粒雪坑样品中的δ18O.结果表明:表层雪样品的δ18O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与月平均温度关系密切.粒雪坑样品中的δ18O在9月底至次年6月初变化较小,升华对雪坑1 m以下雪冰中δ18O的影响不超过-2‰,整个雪坑都较好地保持了δ18O的季节变化特征.但6月初-9月底融水对雪冰中δ18O的影响巨大,冬季形成的δ18O低于-30%的中、细粒雪层,经过夏季融水的改造,可成为δ18O-11.6‰的粗粒雪和冰片层.融水可使雩冰中δ18O的改变最>60%.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冬季形成的低δ18O雪层经过夏季融水的改造,其内的δ18O可以完全被平滑.  相似文献   

6.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沉积的石英砂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沉积物中石英砂进行扫描电镜形态特征分析, 获得海洋性山岳冰川沉积的标志性形态特征如下: 尖锐的棱角状颗粒形态占绝对优势, 边棱尖锐、表面起伏度高; 大型-中型贝壳状断口极发育, 多见平行解理面、阶梯状断口; 具有标志冰川磨蚀作用的擦痕、新月形凿口和压裂深坑有明显的化学溶蚀和沉淀形态, 如溶蚀坑、溶蚀沟, 硅质薄膜、硅质球和黏土矿物。结果表明海螺沟冰川具有强烈的侵蚀作用, 机械压碎、研磨在侵蚀和搬运过程具有绝对优势;同时海螺沟冰川底部存在丰富的冰下融水, 起到化学溶蚀和沉淀的作用。石英砂表面结构统计分析结果与河流、湖泊、海岸、风沙等沉积明显不同, 与青藏高原、南极等地大陆性冰川沉积分析结果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南极冰川表面冰坑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坑(ice doline)是指冰川表面因塌陷所形成的特殊地貌,由于冰坑的规模通常较小,相关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匮乏,加之其形成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目前的研究尚不充分.已有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冰坑形成后的表面特征分析得出,对形成前冰面的应力应变状态尚缺乏有效观测数据支撑.在我国第33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山站至内陆出发基地的达尔克冰川表面发生了塌陷,形成了冰坑地貌.在达尔克冰川开展长时间序列的无人机遥感监测,获取了塌陷事件发生前后多期高分辨率无人机遥感数据.利用该数据处理得到的塌陷区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正射模型(DOM),分析了塌陷发生前后冰面地形变化和融池分布,发现此处冰坑地貌的形成与冰下径流、冰上的融水过程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冰川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文章以天山一号冰川为研究区,使用的冰川面积变化数据有1962年、1973年、1980年和1986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冰川冻土研究室测量绘制的冰川面积数据;1991—2019年的影像数据是通过谷歌历年影像、GF1、ZY3、GF2和GF6获取的面积数据。通过目视解译提取1962—2019年一号冰川面积现状,分析近60年天山一号冰川时空变化特征,结合近60年周边6个水文观测站和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量数据,通过对一号冰川面积变化与气候气象数据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天山一号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结论:(1)天山一号冰川面积变化:1962—2019年天山一号冰川面积在不断减少,1993年分为东西两支不同规模的冰川;发现2019年冰川面积已经减少为1.55 km~2,80年代至90年代面积减少量最大,退缩率最快;由遥感影像图发现冰川东西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也通过柱状图对比发现东支面积退缩量比西支更加明显。(2)研究区气候变化:1957-2019年62年间,周边地区年均总温度和年均总降水量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年均降水量的上升程度相比年平均气温趋势不明显;但两者都有很高的线性拟合度。根据计算,发现气象站的平均温度趋势率为0.27℃·10a-1,这意味着在过去60年中,它增加了1.9℃。这个温度趋势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0.22℃·10a~(-1)。(3)冰川与气候变化关系:根据冰川面积变化图和年均气温变化图发现,随着冰川面积的退缩,周边地区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得知冰川退缩的最关键因素是周边地区气温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加;该地区冰川面积的变化和气候变化可能有10年左右的停滞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逐日气温、降水、流量和相对湿度等实测数据进行小波分析,提取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一号冰川地区近1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灰熵关联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冰川物质平衡量与不同气候要素的关联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气候要素在4d,16d,32d和64d尺度上的变化存在阶段性、周期性和弱趋势性三大特征;在较宽的时间尺度上,气温要素的极大值与极小值呈非对称性变化;1996-2004年期间,冰川物质平衡主要受气温类要素的影响;9-5月(物质平衡年)的降水量是冰川物质积累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表面粗糙度是一项衡量工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高速车削过程中,随着被切削材料硬度和切削速度的提高,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工件表面形貌、切削用量、熔融金属涂抹现象决定着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车轮铸钢在不同温度幅下热疲劳损伤表面及次表层行为.研究发现,表面氧化及剥落现象和氧化物的开裂随循环上限温度的增高而愈加严重;次表层损伤以裂纹为主,附带一些蚀坑.其损伤机理是由于氧化脱碳使铁素体区形成腐蚀坑,腐蚀坑的连接形成微裂纹,热疲劳主裂纹优先通过铁素体区氧化腐蚀坑而向前扩展.  相似文献   

12.
13.
虚拟人1号     
红、蓝色的血管,银白色的神经,黄色的输尿管……这些生物信息让我们认识了世界上第一个“彩色虚拟人”。他可以代替真人帮助外科医生做手术准备,可以做各种生物实验,还可以跟随宇宙飞船上天……  相似文献   

14.
奶白1号     
《科技潮》2010,(3):35-35
该品种较晚抽薹,叶色深绿、心叶皱、叶柄洁白宽厚、抗病、品质佳。适宜广东及华南地区种植。近3年累计推广种子2万公斤,推广面积12万亩,新增经济效益约1.2亿元。  相似文献   

15.
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在2013年6月出现了一场突然性的洪水,最大流量约20 m3·s-1.洪水导致河流改道,水文数据中断,下游道路冲毁.利用6月河水改道前的流量数据及对应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洪水发生前温度和降水的变化情况,并利用度日因子法计算出6月13—19日的冰川消融水当量.结果表明,从6月12日开始昼夜温度及日均温均大于0℃,最大降水和最大流量几乎同时发生,同时段的温度却较低.  相似文献   

16.
作者对搜集到的58件和田玉样品进行分析,主要运用显微镜对籽料和磨光籽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发现和田玉籽料与磨光籽料在表面冲击坑、表面刮擦凹槽和皮色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些特征差异为鉴别和田玉籽料和磨光籽料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泥沙颗粒污染前后表面孔隙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颗粒物表面孔隙众多,比表面积丰富,均有很强的吸附填充能力,在污染物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氮气吸附-脱附实验研究官厅底泥沙样表面的孔隙分布特征,并根据FHH(ferenkel-halsey-hill)方程计算出能够真实反映颗粒表面粗糙程度的表面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官厅底泥颗粒的分形维数约2.6~2.85,底泥颗粒在被污染前后孔径小于10nm的孔隙体积变化很大,相应其分形维数也因为表面孔隙被污染物填充而变小.  相似文献   

18.
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运营的主要平台,在信息传递、知识输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微信用户的关注。本文从创业者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出发,以3个典型创新创业类微信公众号为例,基于清博指数平台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创新创业类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特征,并针对处于不同创业阶段的创业者,从利用公众号进行学习时阅读的内容选择、时间选择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最新实测潮流数据和历史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和潮流准调和分析,探讨古雷港南2码头作业区潮流水文流向和余流特征的时空分布规律.根据实测潮流数据准调和分析所得参数,分析了作业区内潮流性质、潮流运动形式及余流分布规律等水文特征,从而对作业区潮流、余流特性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研究表明,作业区潮流以M2分潮流为主要优势分潮,属于往复式的规则半日潮流,潮流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