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风田 《科技潮》2011,(10):6-6
虚拟经济当然重要,但是只有有实体经济作支撑才会发挥作用。袁隆平们所进行的这些关系老百姓口粮安全的技术创新,应该得到更多经费、更多支持。中国农业部验收组9月19日公布,袁隆平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公斤,创中国大面积水稻亩产最高纪录。这项创新,可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有望下月实现。8月21日,一批国内著名水稻专家齐聚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一块102亩的试验田,专家田间现场测产,结果显示,该百亩稻田  相似文献   

3.
科普中国     
<正>1149.02公斤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亩产创纪录10月15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该示范基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是全国第六期超级杂交稻"百千万"高产攻关示范工程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安庆市各级党委、政府立足于高起点,不断加快现代科技向农业的渗透,全面提高了农业整体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 两系法杂交水稻是国家"863"高科技攻关计划成果,安庆市较早引进两系杂交稻,从1995年起双季配套栽培,平均单产每公顷达1.54万公斤,最高单产每公顷达1.94万公斤,实现了亩产超吨粮的目标.被称为"中国超级稻"的两优培九平均单产每公顷达1.13万公斤,最高达1.24万公斤.  相似文献   

5.
记者从科技部等举办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上获悉,中国水稻创新育种技术在“十五”期间获得重大突破,超级杂交稻的产量在杂交水稻的基础上又提高了20-30%,超级稻亩产量迭800公斤以上,其中辽优系列在新疆获得亩产1077公斤的超吨产记录,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据初步统计,“十五”期间我国共审定优质超级稻新品种113个,一批亩产超过800公斤的新组合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14,(23):61-61
2014年“粮食科技丰声科技工程”安徽省项目区高产攻关田水稻长势良好,单产创历史新高。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水稻百亩连片攻关田采用旱育稀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植株健壮、秆青籽黄、亩有效穗数适宜、穗型超大、结实正常、无病虫害危害。经专家实测,百亩连片攻关田平均亩产为932.4公斤,其中最高产田亩产产量高达962.6公斤,这一产量不仅刷新了安徽省百亩连片水稻单产纪录,而且创造了超级杂交稻在低海拔地区高产新纪录。专家指出,2014年的水稻高产纪录是在水稻生产生长期间遭遇低温目照少等不利因素情况下实现的,表明安徽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技术日臻完善,在助推水稻持续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创新科技》2014,(18):5-5
近日,农业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2013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报告认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2012年,153个示范区耕地总面积2.46亿亩,粮食总产量2450亿斤,农牧渔业增加值7748亿元,以占全国13.1%的耕地产出了20.8%的粮食;示范区平均粮食单产468公斤/亩,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万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4%、25%、34.1%,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8.
《安徽科技》2009,(2):32-32
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省粮食丰产工程四年增产400多万吨,增效60多亿元。水稻、小麦两大主体粮食作物主产区23个县建立的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合计实施面积5013.53万亩。“三区”平均亩产525.35公斤,创造了小麦亩产648.6公斤、中稻亩产845.3公斤、双季稻亩产1306.7公斤的百亩连片全省稻麦高产记录。  相似文献   

9.
定边县万亩秋马铃薯示范区(品种为紫花白)平均单产达到4888公斤,其中60亩核心攻关田平均单产达到6715公斤;靖边县1140亩样板田(品种为布尔班克)平均单产达到5037公斤,达到千亩  相似文献   

10.
丽水地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双季杂交稻,1988~1988年全区种植双季杂交稻23.96万亩,平均亩产794.39公斤,比常规早稻——杂交晚稻每亩增产83.56公斤。丽水地区地处浙西南山区,全区138万亩水田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河谷和丘陵地带近70万亩。这一耕作区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8~18.4℃,从早稻安全播种到晚稻安全齐穗期间≥10℃的活动积温为4155~4650℃,日照时数为  相似文献   

11.
 经过7年的努力攻关,2011年我们胜利突破了大面积示范(就是100亩示范)亩产9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第三期目标,达到了926.6公斤。从1996年超级稻育种立项开始,每5年左右就上一个新台阶,这个台阶很高,示范田是每亩增长100公斤,大面积生产是每亩增长50公斤,我们都跨越了。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相似文献   

12.
宜宾市翠屏区渗育紫泥田水稻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翠屏区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2.5万亩,其中渗育紫泥田4.1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18.5%,亩产508公斤,年产值1902万元。由于长期以来不平衡施肥,肥料利用率比较低,现有化肥资源综合效应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虽然历年来化肥施用量增加,但增产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翠屏区位于川、滇、黔结合部,是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区幅员面积1123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镇,总人口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全区现有耕地面积32.25万亩,农民人均占有耕地0.7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人多耕地少是基本区情。我区于2004年开始推广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嫩秧早栽、稀植壮株、湿润强根、足肥高产。根据专家组实收验产平均亩产673.1公斤,最高田块亩产达727公斤左右(含杂糯间栽的糯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加速我县二半山水稻品种的更新换代,种子站近年来积极引进适合我县二半山常规籼稻区新品种,但由于在新的市场机制下,可供引进的常规水稻新品种越来越少,即使筛选出一个新品种,在生产中的使用年限也只3~5年,品种更新速度已成为生产中最突出的问题,针对我县海拔1450-1700m二半山区水稻品种更新换代,种子站于2003年引进早熟杂交稻试验成功,改变了我县高二半山区不能种植杂交稻的历史。2004年示范20余亩,平均亩产达到了469.7公斤,较对照增长13.7%。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2002,(12):20-20
顺义三高示范区是1995年1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建立的市级科技农业示范区,是植根北京传统农业发达地区,依托首都农业教育科技资源建立的北京第一个农业高科技园区。示范区规划占地7.5万亩,分6个功能区,其中中心区占地2500亩。在7年的发展过程中,三高示范区得到了市科委、市农委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目前,示范区已引进资金12亿元,入区企业达到31家,建成投产的项目销售收入7亿元,利税近亿元。2002年,新引进项目9个,协议投资总额1.4亿元,已完成投资2690万元。企业的入驻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迄今已带动3000户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16.
黑河市目前地方口径播种面积664万亩,(以下数据同)亩产219公斤,可垦荒原400万亩,非常适合国家提出的“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依法酌量开垦宜农荒地”的开发原则,还可以进行多种经营和龙头项目的开发。我市进行农业综合开发的潜力很大。一是中低产田改造。目前我市亩产在150公斤以下的面积在60%左右。如果将全部中低产田改造一遍,改造后按亩增粮50公斤计算,即可新增粮食19.5万吨,如采取旱田改水田,玉米大双覆等措施,效果就更显著了。二是适当开荒扩种。全市尚有可垦荒原400余万亩。开垦后种植水田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种旱田亩…  相似文献   

17.
《安庆科技》2009,(1):F0002-F0002
日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召开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07-2008年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工作经验,部署了2009年度“种三产四”、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目标攻关示范和超级杂交晚稻攻关示范等工作。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作大会总结报告。在袁隆平院士直接支持下,我市被列为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攻关任务的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8.
段启容 《遵义科技》2007,35(3):27-29
团溪镇是一个农业大镇,设有11个农业村,1个居民社区,全镇总人口约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8万,占总人口的90%以上;耕地总面积约5万亩,其中田面积3.2万亩,土面积约1.8万亩。常年播种水稻3万亩以上,约占耕地面积的60%。  相似文献   

19.
《遵义科技》2006,34(1):F0002-F0002,I0001
2000年至2005年,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水稻100万亩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水稻超高产专家系统研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示范》、《玉米高产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无公害蔬菜规范栽培》、《遵玉系列高产、优质重穗型杂交玉米选育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与经验 1.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集中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示范引路,辐射带动,逐步形成产业化经营。近年来,淮北市已建成农业科技园区24个,园区总面积达4.5万亩,辐射面积10万亩以上,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相山区寇湾农业科技示范园,投资1400万元,引进温室大棚,占地面积达500多亩,初步形成了园区科学规范的生产、示范、销售三大中心,让农民领略了当代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烈山区洪庄农业科技园,利用煤矿塌陷区形成的大水面及城郊结合部有利地理条件,建造无公害蔬菜等大棚示范基地500亩,还开辟出大水面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