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哈萨克语语法学论著一向认为哈萨克语名词有7种格,即主格、属格、向格、宾格、从格、住格、助格,-daj/-dej/-taj/-tej附加成分被认为是构词词缀。但它能够缀接在整类名词性词语之后,具有普适性,这表明它只能属于构形词尾。有无普适性是区分构词词缀和构形词尾的关键性区别特征,这一标准对相关附加成分身份的辨认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遵义方言名词的构词重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1重叠,既是构词手段,又是构形手段,彼此界限有时并不十分清楚,很难将它们截然划开。因此,很多语法论著对两者也常常并不加以区分。本又根据以下标准来区分构词重叠与构形重叠:①不重叠不能成词,必须重叠才能成词的,是构词的重叠;②不重叠可以成词,但彼此意义不同(包括转指别的事物,专指变泛指,统指或指大变小称等)的,是构词的重叠;③不重叠可以成词,但彼此词性不同(意义当然也就不同)的,是构词的重叠;④不重叠可以成词,彼此意义完全相同,只是音节不同或用法、色彩稍有差别,或者分别属于老词和新词的,是构词的重…  相似文献   

3.
汉语在语系上属于汉藏语系,在语言类型上属于孤立语,没有太多的形态变化。动词重叠作为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不仅是词法层面的构词手段,也是句法层面的构形手段。动词重叠问题对于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中泰国学生出现的偏误,对动词重叠式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是众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英汉语言中的重叠形式和它所负载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文章首先运用Lakoff&Johnson的容器隐喻理论来分析重叠词结构和意义的认知推理过程,接着又运用数量相似性和接近相似性理论进一步阐述了重叠构词的认知机制,旨在揭示重叠词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重叠是一种语法手段是众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英汉语言中的重叠形式和它所负我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并不是任意的.文章首先运用Lakoff& Johnson的容器隐喻理论来分析重叠词结构和意义的认知推理过程,接着又运用数量相似性和接近相似性理论进一步阐述了重叠构词的认知机制.旨在揭示重叠词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哈萨克语的反义系统在语音形式、构词方式、表达色彩、对立联想、语义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是两个民族社会生活、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语言上的反映。通过两种语言的反义词对比研究,可以帮助学习者完成向目的语思维方式的转换,以便正确地用目的语表达思想。  相似文献   

7.
居都仡佬语词汇中有丰富的四音格形式,其语音韵律结构丰富多样,追求平衡整齐、声韵和谐的语音美;结构可分为构词和构形,结构层次以整体结构居多,构词方式以复合式为主,结构关系以并列关系占绝对优势;意义具有整体性,有的是其组成成分意义程度的加深,有的是其组成成分意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8.
以隶属于雀形目10科18属25种鸟类的初级飞羽为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有钩羽小枝上的腹齿数,纤毛对数,羽小钩数与无钩羽小枝上的腹齿数,背刺数在科间相似性较大,存在着性状特征的交叉与重叠;属种间差异较显著;种下亚种则未发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状态形容词中有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形象感,我们将其称为“形象性状态形容词”。形式上此类词有BA式、ABB式、BBA式三种类型;语义上,形象性状态形容词符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用具象构词的方法,表达可触、可感、可听的生动意义;语用上,产生了很强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玉山方言属昊语处衢片,接近南部昊语。玉山方言词汇中有大量的重叠现象存在,这些重叠词是玉山方言词汇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普通话重叠词进行比较,显示了玉山方言重叠词的各种形式及特点。  相似文献   

11.
梭磨话的前缀丰富且有规律,它们给新词增加了附加的词汇意义,从而派生法成了梭磨话构词上的一大特点。构形中的前缀最多的有四个是成音节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缀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或有一些词缀表示几种复合的语法意义,也有几个词缀表示一种语法意义。嘉戎语前缀的演变规律由繁至简,即东部方言→北部方言→西部方言。  相似文献   

12.
肖莉 《科技信息》2009,(7):244-244,325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种语言,英语和汉语在构词方面有许多共同点。本文就英汉构词的一下几种形式进行比较:合成、派生、缩略等。从而找出英汉构词的相似之处,帮助英语学习者找出掌握英语词汇的捷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汉字结构理论,即詹鄞鑫、苏培成的“新六书”理论;张玉金的“六种汉字结构类型”理论;王宁的“十一种汉字构形”理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中日文前缀词"不""無"的构词前与构词后的词性来看,中文的"不""無"的变化形式比较多。从构词前与构词后的词性的种类来看,无论是中文还是日文,都存在"不"比"無"的变化形式多的现象。另外,无论是中文还是日文,"不"都与形容词有很深的关联。在这两种语言中,"無"与形容词相结合的构词不存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基本层次范畴参与构词的理据、来源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普遍使用基本层次范畴来表达下属范畴,其身份是偏正式复合词中表“类属”特征的中心语素,形成“指别+类属(基本层次范畴)”的分析型表达方式;从认知角度来看,由基本层次范畴所表示的类属特征构成符号显性理据的基础,其理据义最贴近交际义;一些意义宽泛的根词在汉语词汇化进程中被挑选出来,逐渐变成构词能力强、具备类属特征的基本层次范畴;从跨语言比较角度看,分析型表达方式具有明晰、经济和能产等优点,因而在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当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6.
对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从语音、语义和语法3个方面进行了描写分析。邵阳县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语音上呈现模式化特征,同形重叠式名词通过异调变音来区别意义。这些词主要分布在器物、植物和人物称谓的具体性口语词之中,绝大对数不具备小称指爱等色彩意义。重叠纯粹是一种构词手段,重叠后一律不儿化,不带儿尾,子尾等词尾。从金称市方言中重叠式名词可以看出西南官话对湘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拟声法区别于普通意义上的语言.它既是构词手段.又是修辞手段.从构词方面而言.拟声词的语音构成有一定规律可循.从修辞方面而言,拟声词生动形象,因而在汉英翻译中根据情况准确、恰当地运用拟声词能够取得很好的修辞效果.增加译文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语有大量的构词和构形附加成分,它们附加在词干上构成新词或表示特定的语法意义。根据语音和谐律的要求,这些附加成分大多数有两个或更多的变体。本文根据维吾尔语的语音和谐律。探讨用电脑处理多变体附加成分与词干结合时自动选择其中最合适的变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语属粘着语,而汉族属词根语,两者差距较大。汉语的补语较为复杂,又是哈萨克语所没有的语法范畴,因此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困难较多,偏误也较多。本文从汉语述语动词和结果补语之间的语义联系的角度,对哈萨克族学生学习汉语结果补语时产生偏误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步骤和策略,从而对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汉语属词根语,句法构词是最重要的构词方法,偏正型又是其主要类型之一,然而偏正型复合词的语素组合形式很复杂,有的同其他类型的复合词的组合形式相同,但组合关系往往并不一样,容易混淆,需要研究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