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两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主体间性思想引入"两课"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并把这种交往关系拓展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提升,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8,(5):106-111
传统高校师生关系经历了从"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再到"师生双主体"模式的发展历程。基于师生交往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现实需要,高校"主体间性"模式的师生交往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然而,理想的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出以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却由于沟通手段的缺乏而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师生、师师、生生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多主体多向互动,因而教育的主体间性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一直是现代高校教育创新的难点。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融合发展,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共享性成为高等教育嬗变的标志性特征,也为高校主体间性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融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差异性与共通性融合;二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共识性与生成性融合;三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交互性与发展性融合。  相似文献   

3.
英国作家阿诺德·贝奈特的《五镇的安娜》在人物关系上互为主体,其小说人物"特尔赖特——安娜""安娜——迈诺斯/威利"之间突显出一种主体间性。"特尔赖特——安娜"的关系表明主体间性的失衡,"安娜——迈诺斯/威利"的关系代表了主体间性的延伸,而贯穿主体间性始终的则是以安娜父亲为代表的父权意志。《五镇的安娜》对父权话语的反抗和对女性自由问题的探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女性个体的自由,实现主体间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前国内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现状出发,以哲学上的主体间性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石,提出翻译活动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过程,并分析了各个主体在翻译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多元主体间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和对话中,才能解决翻译研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消除国际翻译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在俄语二外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以主体间性为指导,解析了外语教学的内涵,井分析了俄语二外教学中实现主体间性教学的前提与可能。其次,列举了主体间性维度下俄语二外教学模式的特点。最后,提出了主体间性维度下俄语二外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两课"教学的矛盾运动中,贯穿着教与学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两课"教学各方面的规律.其中基本的规律主要有:"两课"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规律,"两课"教学内容的体系转换规律,"两课"教学方式的双面结合规律,"两课"教学主体的师生相长规律.正是这些规律,决定着"两课"教学的性质、发展方向及其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美学需要有一个哲学基础。启蒙运动以来,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主导地位。但主体性建立在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基础上,因此,主体性哲学是反生态主义的,主体性美学包括实践美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态美学。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型,只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通过二者的交往、对话、沟通、融合而达到审美的境界。不仅现代西方美学包括生态美学是主体间性的,而且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主体间性的,因而也具有生态美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否认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翻译主体研究是一个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还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主体间性则主要从理论上解决了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各自主体性的表现,它不仅体现在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关系上,而且体现在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关系上.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至隋唐的佛经翻译作者主要为印度佛经编纂者,译者包括两部分: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及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读者则不仅包括当时以皇室为首的统治阶级,也包括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劳苦大众.本文将从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出发,着重分析当时各翻译主体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育评价是教育整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认识必然受到教育中主客体认识影响。教育过程中关系性质认识的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化,导致教育评价走向主体间性教育评价。发展性、交互性、教育性成为主体间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特点,自我评价是主体间性教育评价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实现“两课”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明显的优点,有利于推动“两课”教学的发展,应加以推广运用。“两课”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和应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时,还必须处理好“两课”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下分析司法公信力研究从主体间性理论角度探讨司法公信力现状的背后成因及其生成路径,司法公信力之中的司法者与公众的互动基础在于明确司法者与公众的主体间关系,而不再是过往的主客体关系。而司法公信力的开放性也正是发展了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所要求的开放性。主体间性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是对司法公信力研究的有益拓展,但国内学者涉猎这一研究者尚不多见,系统地整理这方面的资源对推动司法公信力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理论界的研究中,"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在这两种"间性"之外,还存在一种"文化间性"。从翻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论证,得出结论:"文化间性"应是翻译本质属性的应有之义;"文本间性","主体间性"与"文化间性"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任意一方的考察都不能忽视与其他方面的关涉,以此希望对汉籍外译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提高"两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在理性地分析多媒体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探索一套在现代多媒体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双主"教学模式,以真正实现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两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视域的道德人格教育是以主体间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它体现了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基础和一种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探究和考察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所依存的人性论依据、方法论基础及实践过程的各层面要素,倡导在对话、理解与交往的互动中重归生活世界,将片面知性教育变为一种更加完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论两课教学改革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两课的德育性质所决定,其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仅仅表现在方法上,更表现在方向上,对于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规格都有直接的影响;学生的主体自觉不仅是对外部事物的,更是对自身的;不仅是认识层面的,也是实践层面的。而两课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恰恰在于未能辩证地把握好师生关系,或是以教师的引导地位否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两课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单向灌输;或是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定教师的引导作用,授课完全以学生的兴趣为转移,并以学生的兴起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教师方面看要抓好三个基本环节:教师的素质,教学方向,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章瑾 《科技信息》2009,(12):194-194
本文描述了主体间性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主体,提出在《多媒体应用与技术》课程中构造融洽师生关系,互动学习,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本身"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矛盾,以主体性教育观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师生很难形成和谐的关系,导致中国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进入了发展的"滞后期"。主体间性取代主体性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指导理论既是哲学理论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外语教学实践基础影响下的产物。主体间性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阙。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模式由过去的单向型逐渐过渡到双向交互型,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这一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浙江科技学院的办学特色,深入分析了高等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两课"教学的内在关系,从而提出当前"两课"教学及其改革的现实要求是体现时代性、提高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编辑活动及其实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编辑活动实际上是作者、编辑、读者各主体相互理解、对话、交往、协商的过程.编辑活动在本质上是"三位一体"的"视界融合",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而表现出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使马列理论教育既进课堂,又进学生的头脑,是“两课”教学的突破口,本文以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接收机制为着眼点,在坚持灌输原则的前提下,在教学中逐步加大方法论份量,注重理论思维,通过扩展教材内容,组织课堂讨论和设置提问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以此加强“两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