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保护天龙山石窟提供科学的依据,探讨了天龙山石窟工程地质特征问题。对天龙山石窟岩石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天龙山石窟岩石为砾粗-中粒石英砂岩,石英含量高,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胶结物以硅质最常见,胶结类型为孔隙式,属于坚硬岩石,但抗冻性差,抗风化能力中等。可见,天龙山石窟主要地质病害为岩体裂隙、窟顶渗水、岩体崩塌和石雕风化。  相似文献   

2.
天龙山石窟独特的选址和造像工艺,在传统石窟营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传统石窟营造难度较大,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加之石窟营造匠师以言传身授为主,文字记载稀缺,传统石窟营造工艺正在逐渐消失。本文在对天龙山石窟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石雕匠师访谈和碑刻记载,对天龙山石窟选址和成像工艺进行分析和挖掘,为天龙山石窟及其它传统石窟的维护性保护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野调查、文献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天龙山石窟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天龙山石窟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风化、雨水侵蚀、岩体裂缝、环境污染和温度周期差异对石窟的破坏,提出了天龙山石窟保护的建议,包括维护性保护、政策性保护、扶持性保护3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天龙山石窟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40公里处,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多个石窟沿天龙山东西两峰分布。由于长期受战乱影响和风雨侵蚀,石窟岩面破坏严重,山岩龟裂破碎已危及到文物本身。为了挽救这一文化遗产,笔者详尽勘测危岩分布,建立了分析模型,设计了加固方案,加固手段包括面层防风化处理,浇筑钢筋混凝土面层,锚杆,工字钢以及预制钢筋混凝土顶柱加固等。该项工程实践为以后类似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石窟寺建筑大多依存于不同性质的岩体,采用减地之法开凿而成,受地域、时代、民族等因素影响,石窟建筑形制因时因地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而石窟赋存岩性的差异和建筑形制类型的不同,则对石窟建筑的营造工艺提出了不同要求.该文通过对敦煌莫高窟不同形制石窟窟顶坡度、石窟建筑尺度、石窟结构受力以及石窟层位分布等方面的统计、计算与分析,从石...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佛教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为信仰佛教的外国读者写的一篇简要历史叙述,将佛教建筑在中国发展的全部 过程做了概括性的介绍。 文中首先分析了佛教建筑最初开始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然后阐述了南晋、南北朝时 代佛教传播的社会、政治因素,以及由此而来的寺、塔建筑活动的情况;分析了佛教建 筑对中国古代城市面貌和城市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说明即使象寺塔迭样的纯 粹的精神建筑也是脱离不了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条件的。 文章从石窟寺的建筑开始,叙述了敦煌、云岗、龙门、天龙山、响堂山等石窟,分 析了它们的印度来源和到了中国以后怎样创造性地发展成为中国式的石窟寺。文中著重 指出了这些石窟造象所受到帝国主义文化强盗的掠夺、破坏,并呼吁一切拥有丰富文化 遗产的民族,国家提高警惕。 接着,文章介绍了从晚唐的南禅寺、佛光寺等一直到清代的若干座个别殿、阁和 辽、宋、金、元、明、清的若千佛寺组,除了在它们的总体布局、结构和艺术手法方 面扼要地分析外,还分析了其中有些建筑所受到当时政治、经济和民族因素的影响。 佛塔是作为一个突出的建筑类型而加以阐述的。文章叙述了“塔”由印度传入后如 何结合中国原有的高层水结构而创造一个新的类型以及在其后千余年间的发展,许多新 的  相似文献   

7.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约1600种,其中可供园林应用的有近500种.根据在园林应用上的不同,将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划分10类.这些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具有种类繁多、珍稀特有植物丰富、开发利用价值高等特点.还论述了圭龙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应用前景,并对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龙山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为此,在龙山煤矿土地复垦概况基础上,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龙山煤矿土地复垦的综合治理进行土地复垦效益分析.这有助于龙山煤矿土地复垦项目继续深化落实复垦措施,切实提高综合效益,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是我国石窟分布的重要地区之一,砂岩石窟表面风化一直是保护难题,通过现场调查发现,甘肃砂岩石窟浅表层风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甘肃砂岩石窟分布可分为三个区域:陇东地区、陇中地区、河西地区.浅表层风化受自然和人为环境影响,烟熏病害普遍存在;陇东地区主要病害为粉状风化、泛盐和植物病害;陇中地区黄河干流砂岩石窟以植物病...  相似文献   

10.
北石窟寺的砂岩文物经过长期的风化作用,砂岩表层产生了多种风化病害,严重降低了石窟文物的本体价值,亟待对其进行保护研究.经现场调查,北石窟寺砂岩表层发育的风化病害主要有颗粒状剥落、层状剥落、片状剥落、鼓包胀裂、鳞片状剥落、盐霜、变色、堆积物及生物侵蚀等.其中以颗粒状剥落、层状剥落及盐霜最为发育.现场调查的结果还表明,北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