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系统论的农业科技资源共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资源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构建农业科技资源共享的支撑体系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关键。从系统论的角度对农业科技资源进行了界定,构建农业科技资源共享的支撑体系框架,并对支撑体系所具有的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开放性系统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为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的共享与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环境及资源、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当中,自然资源匮乏是导致策勒绿洲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充分了解自然资源现状及其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策勒绿洲加快扶贫开发的重点。在对研究区自然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资源状况,特别是对短缺的水、土地资源和能源资源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重点揭示了这3种资源对该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图1,表1,参16。  相似文献   

3.
本在评述已有农业资源概念的基础上,从哲学角度对有关农业资源概念的动态性与稳定性,理论性与实用性,复杂性与明确性三个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以系统观点明确了农业资源概念。  相似文献   

4.
从资源保障角度探讨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资源的生态功能减弱,引起的农业资源承载能力下降问题,可以使区域农业发展在资源战略层面得到持续保障.对黑龙江省近20年来农产品增长与水土资源变化及其土地退化等系统要素,运用系统动力学与政策模拟方法进行复合模型的动态模拟研究,建立了黑龙江省农业资源保障的模拟模型,确定出适于该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与政策模拟方案,提出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调控举措.  相似文献   

5.
在原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基础上加以改进,运用动态评价和动态预警方法,分5方面对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多时段和多地域的评价预警,确定出东北37个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基础和农业生产的强弱区域及其演化走势,揭示出资源减少和生态恶化的驱动机制,提出保持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宏观调控对策与农业产业布局方案。图11,参9。  相似文献   

6.
福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叠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为例建立了区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理论的熵值法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针对该省67个市县样本进行了农业经济发展各个层面的指数构建和等级划分;在总体层面,以及5个状态层面(农业自然基础、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民生活、农业经济稳定性)上,对各个指数进行了6个方面的空间叠置分析,对各市县不同层面潜力的发挥状况做出数量评估,为不同级别的农业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客观的数量依据。图7,表1,参4。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发展的意义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重大意义及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重点,根据区域不同生态类型的资源与环境特征,建设5个农业综合发展园区和6个绿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开发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8.
AHP方法与商品粮基地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运用AHP方法对东北37个地市的综合农业资源环境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出东北14个商品粮基地重点战略布局区域,划分出4个不同生态类型区,提出了当前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图2,表3,参6。  相似文献   

9.
结合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废弃物物流理论进行了阐述,在分析湖南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回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废弃物物流的模式,并针对农业废弃物物流模式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尝试构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围绕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选取了28个指标,经AHP方法给指标赋权,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1990~2005年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各维度间的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逐年增高,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4个维度间协调度得分却在逐年下降;经济、资源生态、社会伦理等维度呈可持续发展态势,人口维度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据此认为,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牢固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口、经济、资源生态和社会伦理的协调发展;迅速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大力发展环境保护型农业。图3,表2,参13。  相似文献   

11.
人控技术切入北方农区土壤—植物—反刍动物(羊单位)复合生态系统,提高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试验组较对照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果明显,为北方农区土壤—植物—反刍动物(羊单位)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模式与方法。表6。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水资源利用与农业发展研究领域已有所渗透和体现,已从不同侧面提到了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协调性本质,但对协调性的量化表征研究有待加强,指标体系是量化表征人地需水关系协调度的良好工具。目前,农业用水估算方法、节水与高效用水等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与方法研究较多,但对农业水资源的内涵界定及其可持续利用量化表征、农业用水估算方法、生态需水、外调水、土壤水、"农转非"、农业水资源管理等问题关注不够,有待深入探讨和系统总结。图1,参33。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于输入的CCR和BCC模型,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稳步上升,但是纯技术效率表现出较强的时滞和技术路径依赖,规模效率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来源;农区的技术效率最大,但半农半牧区综合经济效益空间居首;基于投入产出数据和DEA模型投影分析,提升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应从优化土地资源、投入结构和人力资源3个方面着手。图2,表4,参20。  相似文献   

14.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长白山林区抚松和安图县1986、1995、2000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森林景观及其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并引入平均周长面积比、相对聚集度、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分维数景观指数对该地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海拔、坡度等自然因素对山区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及其变化产生非常明显的影响,受人类影响程度较大的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等土地利用类型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和坡度较小的区域,而且变化幅度较大的几种土地利用类型也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和坡度较小的区域范围内。作者认为人类活动和国家政策的影响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和直接因素,土地利用更加注重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后期的择伐代替皆伐等采伐方式、封山育林、生态省建设政策的实施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方式,有效地保护了研究区的森林资源和景观生态。  相似文献   

15.
高翔 《系统科学学报》2009,17(3):52-55,61
生物学中的进化论的统计性问题是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持久争论的问题。作为进化论中重要的理论一自然选择与漂变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双方都希望通过对于自然选择和漂变的解释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对双方观点的整理比较发现双方的观点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否是自然选择和漂变在生物学上不同领域的研究造成了这个结果?因为进化生物学本来就包含着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关于过程的进化生态学和关于结果的群体遗传学。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概述复杂适应系统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自身的复杂性和配置过程的复杂性,以便更科学地认识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西安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目标,而工业生产的绿色距离及生态化实现度测评可为其提供科学依据.从资源和环境双调控出发,选取1985~2005年万元产值能耗、水资源消耗、SO2排放量和COD排放量4个指标,依据国家制定的生态市建设标准,对西安市工业绿色距离及生态化实现度进行了分析测评,结果显示:工业生产水资源消耗在2003年达到生态化标准,而能源消耗、SO2和COD排放量尚未达到生态化目标.针对其绿色距离和生态化实现度,从微观角度对西安市28个工业部门污染物的排放及绿色距离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不同工业行业之间的差异,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了依据.图4,表1,参7.  相似文献   

18.
水土资源承载力及其空间组合状况是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的总体态势,从市域尺度对该区36个地级行政单元的水资源承载力(WRCC)、耕地资源承载力(LRCC)进行了定量评价与分析,并根据各评价单元WRCC与LRCC的空间组合关系将东北地区划分为4种类型区,提出各类型区水资源及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向与调控途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WRCC、LRCC区域差异显著,空间组合存在"错位"现象,这种"错位"现象在北部及东部山区和松辽平原西部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其余地区二者空间组合的一致性尚好,其中松辽平原东部及三江平原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好,东北沿海大部分地区水资源、耕地资源承载状况较差.图3,表3,参17.  相似文献   

19.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地下水多层含水系统动态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立堂  陈崇希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7):1966-1968,1975
建立了符合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多层含水层模型,基于多边形有限差分方法,利用现测孔水位和采流量进行了模型参数率定、识别与验证,结果说明了模型的合理性.现状水资源利用模式下地下水位及水资源量的预报分析说明水资源的持续超采最终会加快地下水位的下降及泉水衰减速度,从而恶化生态环境地质和影响到向下游的输水量,而本仿真模型可作为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