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自保护硼氮共渗膏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戴文兵 《广西科学》2003,10(4):273-275,281
为研究自配制的自保护硼氮共渗膏剂的性能,对Q235钢、45钢、T8钢和GCrl5钢等试样进行共渗试验。实验表明,45钢以选用890C共渗为宜;钢中的碳阻碍硼的渗入;涂层厚度以4mm为宜;膏剂硼氮共渗试样的耐磨性与固体硼氮复合渗相当,而比固体渗硼试样则好得多;经膏剂硼氮共渗的试样耐100%HCl和30%H2SO4的腐蚀性与固体硼氮复合渗处理过的试样相当,二者均比1Crl8Ni9Ti钢要好;Q235钢高温缓冷后易出现Fe3N相。表明该膏剂共渗性能与固体硼氮相当,而优于固体渗硼。  相似文献   

2.
稀土对硼铝共渗扩散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双涂层膏剂法在45钢试样上对稀土硼铝共渗和硼铝共渗进行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稀土使硼铝共渗的扩散系数增加1.84倍,扩散激活能降低1458.19J/mol。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钛合金膏剂法渗硼的工艺和性能,并讨论了加入稀土元素的影响,试验表明:膏剂中加入稀土元素,能增加渗层深度、提高渗层表面硬度和耐蚀性,降低渗层脆性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在辉光放电条件下采用空心阴极效应加热进行膏剂离子渗硼的工艺方法及掺硼层性能的研究,并对其渗入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为膏剂法快速渗硼工艺的研究成果,在提高渗硼速度、降低渗剂成本和寻求一种具有优良密封性能的保护涂层等方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有效地改进渗剂中的活化剂能大大地提高渗硼速度;在将渗剂中 B_3C 量降到10~20%的情况下能得到满意的渗硼效果,从而大大降低渗剂成本;在900~930℃处理30分钟就能获得具有实用厚度的渗层。工厂实际使用结果表明:用该法对容易产生变形的轴类零件进行渗硼强化,可提高寿命2~5倍。文中还对增强渗剂活性,提高渗速及获得良好保护层的途径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硼铝共渗试验及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膏剂法,液体法硼人渗对多种钢材进行试验,应用光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检测,确认不论膏剂或液体共渗法,合金均可依共渗剂中不同硼铝成分的配比得3种类型的硼人渗层,研究了影响了渗层厚度,结构及性能的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1,2类共渗层耐磨,耐氧化及耐蚀性高,优于单元渗硼,而第3类共渗层耐磨性较差,耐热性较高,3种类型的硼铝共渗层脆性皆比单元渗硼小,硬法测定为0-1级。  相似文献   

7.
H13钢热挤压模具自保护膏剂稀土硼碳氮共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13钢自保护膏剂稀土硼碳氮共渗的工艺研究以及H13钢热挤压模具的工业应用试验研究解决了固体硼碳氮共渗需要装箱密封、渗剂使用量大、渗剂难以清理干净以及影响淬火组织、硬度均匀性等问题,模具热处理成本下降40%.  相似文献   

8.
硬质合金工具金刚石涂层渗硼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体粉末渗硼工艺,研究了YG6硬质合金刀片表面渗硼预处理对金刚石涂层的着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YG6硬质合金刀片通过粉末固体渗硼,表面生成具有较好高温稳定性的、以CoB为主的渗民支,克服了金刚石沉积中基底表面的钴的不利影响,使得经渗硼处理的YG6刀片试样金刚石涂层附着力优于浸预处理试样。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渗硼工艺参数对Cr12钢表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浆料包渗法在Cr12钢表面制备渗硼层,对试样获得的渗硼层进行组织结构观察和摩擦磨损性能测试,研究供硼剂含量、渗硼温度及保温时间对渗硼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随着硼剂含量、渗硼时间和渗硼温度的增加,摩擦系数增大,耐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工业纯铁膏剂法稀土硼铝共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膏剂法对工业纯铁进行了稀土硼铝共渗,考察了温度,保温时间对渗层厚度的影响,观察了渗层的金相组织及渗层的生长情况,分析认为,硼化物的形成通过吸附,形核和长大三步实现;硼化物晶核的形成主要是在试样表层的晶界和缺陷处形核,而后以扩散机制长大。  相似文献   

11.
空气中大气压辉光放电是当前低温等离子体研究的热点,但通常因为放电容易过渡到火花状态,很难产生.为此,在大气压静态空气中采用阻容耦合负反馈方法控制针-水电极等离子体放电发展正反馈过程引起的不稳定性,同时利用水电极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增强放电的稳定性,成功地抑制了辉光放电向火花放电的过渡,得到了稳定的交流辉光放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离子氮化炉对A3、45、T10、T12钢进行离子渗铬。研究了渗铬层的组织及结构,阐明了渗层组织的形成机理。对T10钢渗层组织进行了有无辉光放电作用的对比。测定了离子渗铬及无辉光放电作用的低压气体渗铬后钢件表面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电流热阴极辉光放电稳定工作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电流热阴极辉光放电用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 有效地提高了沉积速率和膜品质. 大电流辉光放电具有较强的向弧光放电转化趋势, 本文研究了影响大电流热阴极辉光放电稳定工作的因素, 结果表明, 阴极温度、 表面形貌、 阴阳极位置和尺寸配置关系等对辉光放电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外加电场对固体渗硼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燕  刘克家 《贵州科学》1998,16(3):203-206
本文应用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在固体渗硼装置中外接电场,使之构成腐蚀电源。实验结果表明,腐蚀电池的电化学应用增强渗件表面吸附硼的能力,提高固体渗硼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曹菁  邓博  何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9,29(12):1118-1121
为产生大面积片状等离子体,实验研究了在介质表面的直流放电氩等离子体特性. 测试了共面电极和对面电极两种结构下的放电伏安特性曲线和等离子体发光图像,讨论了介质表面效应对电场分布和放电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这两种电极结构具有相似的放电特征,等离子体通道紧贴介质表面;二者伏安特性曲线基本相同,它们随放电条件的变化规律也比较相似,但与传统平板电极直流放电特性不尽相同. 介质表面影响电场分布和电荷损失机制,因而影响放电特性. 介质表面共面和对面电极结构可以产生高密度平面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6.
17.
辉光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脉冲叠加直流的方式来激励辉光放电的实验装置。选取氩气作为反应气体,本实验在低气压下进行,利用参数可调的高频脉冲电源和直流电源进行激励。研究了不同激励方式下击穿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直流辉光放电击穿电压最低,约为380 V,但是在放电过程中放电管发热比较严重;脉冲辉光放电所需击穿电压为450~600 V,但其存在反复击穿;而脉冲叠加直流激励辉光放电则降低了脉冲击穿电压,最低约为400 V,且改善了放电管发热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常压辉光放电的建立及其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压辉光放电(APGD)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等离子体源,与低气压辉光放电相比更具有工业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我们实验室在大气压条件下建立的均匀稳定、介质垒同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发生装置,该放电发生采用频率为10kHz和20kHz高压电源、平板电极,民彬覆盖绝缘层,间隙2-3mm,可在多种气体环境下稳定运行,放电电流波形和电压一电荷李萨如图形的测量充分表明它确实是常压下的均匀辉光放电。  相似文献   

19.
掺氢非晶硅薄膜材料光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射频辉光放电法制备了a Si:H样品 ,并对样品进行了光照测试 实验表明 ,样品经过光照后 ,光电流和暗电流逐渐减小 ,在光照初期 ,这种变化很大 ,随着光照时间增加 ,光诱导效应渐趋饱和 ,这种现象是由于强光照产生亚稳缺陷态所引起 讨论了在非晶硅氢薄膜中亚稳光诱导变化的机理 ,并解释了S W效应形成的微观过程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快速沉积高品质金刚石膜的热阴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新方法. 相对于常规冷阴极辉光放电而言,热阴极辉光放电是一种新型放电形式,具有许多新的特性,其中重要一点是具有较高的放电电流(6.0~10.0 A). 较高的放电电流既是热阴极辉光放电本身的突出特点,同时对于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膜工艺也产生重要影响. 实验研究了放电电流于金刚石膜沉积速率、表面形貌和热导率的影响,发现由于放电电流影响辉光放电的等离子体区和阳极区,进而对金刚石膜的沉积速率和品质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通过放电电流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刚石膜的品质,这对于制备优质金刚石膜产品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