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和方法看待世界,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它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总的特征,包含三个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些基本规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揭示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最普遍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一般性质、基本过程和基本趋势。因此唯物辩证法是一切实践的理论指导和行动的指南,也是微积分教学实践的根本性指导方法。微积分学是变量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就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丰富内容。在它…  相似文献   

2.
<正>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物质世界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列宁指出:“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规定为关于对立的统一学说”.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发展列宁这一思想,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因此,要深刻了解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用对立统一规律去揭露物质运动的内在矛盾,从而使我们有可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有能力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并依据这样的预见,正确地指导实践、指导生产、推动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事物上升运动中的加速度发展规律,认为它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因而认为它是唯物辩证法的一条值得探讨的规律。文章讨论了事物按加速度发展的原因,阐述了规律的表现形式以及可能产生的对加速度发展规律的暂时偏离。最后指出了认识这一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面讲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那么,物质世界是什么样的,是孤立、静止地存在着的,还是普遍联系,不断变化发展的?它为什么变化发展?变化发展的规律又是什么?这就是唯物辩证法所要回答的问题。唯物辩证法建立在大量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是由自然科学不断揭示的大量事实所证实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自然界是检验辩证法的试  相似文献   

5.
王向明 《吉安师专学报》2001,22(1):31-33,,49,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系统地论证了事物的矛盾法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发挥了列宁酋对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矛盾论》中关于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双方又同一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等论述是《矛盾论》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一般原理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是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唯物辩证法认为,必然性是揭示事物的本质联系和确定不移的发展趋势,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决定的。根据这一原理来研究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必然性,对我们认识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联系与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中的两个重要范畴,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对于发展和完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是很有意义的。故不揣冒昧,略抒己见,就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一在辩证法中,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的关系。就整个世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事物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科学观作为指导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科学发展观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它在具体实践中是一项科学、系统,严密的庞大的工程,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对事业单位而言,它是保障社会整体又好又快发展应该拥有的健康机制,而作为事业单位中最重要管理职能的财务管理也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0.
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揭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特定社会形态的运行规律以及该社会形态的活动主体的实践规律。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来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促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生产力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是实践主体不断认识自身规律,在探索中前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什么?长期以来,哲学界认为,是对立统一规律。近来,我重读了有关论述,经过思考,得到了新的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应是新陈代谢规律。实质这个概念揭示了辩证法的主要特征,即根本性质。正如列宁所说: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或特点。”(《哲学笔记》第407页)而最能体现辩证法的主要特征、根本性质的,就是新陈代谢规律。  相似文献   

12.
矛盾规律能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发展的规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论正是在分析国内和国际矛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能正视矛盾、分析矛盾,一步一步地解决矛盾,提出一系 列有创新意义的新理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矛盾规律能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发展的规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在分析国内和国际矛盾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能正视矛盾、分析矛盾,一步一步地解决矛盾,提出一系列有创新意义的新理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教导我们说:“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在基本粒子理论中电磁场及引力场的规范不变性就反映了场与粒子及荷流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不可易规范场与弱作用、强作用的关系是有必要的。近年来这方面有大量的工作,但任意性很大,表明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我们认为规范不变性的物理量及对偶荷是应该注意的实质性内容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它系统地论证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矛盾论》中关于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等论述是《矛盾论》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16.
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联系作为哲学范畴,它包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存在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相似文献   

17.
论中介     
中介在客观世界上吸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靠中介连成一体,事物靠中介实现其转化。然而,我国理论界对中介的研究却是刚刚起步,对此我们面临着不少课题。本文对有关中介的一个问题进行了考察,以便探索中介在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本文考察了中介的基本特征和客观普遍性。中介有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是亦此亦彼性和此此非彼性。这两个特征在中介那里不可分割地连成一体,成为中介的最本质规定,本文用界限是中介,过程是保介以及对立面互为中介这三点作为中介普遍性的逻辑依据。其次本文考察了两种最常见、最基本的中介类型,这就是中间环节和动型中介,中间环节主要是作为联系的中介而存在,动力型中介则主要是作为转化的中介而存在,中间环节是普遍存在的,它包括中性事物中的中间阶段,作为中介的一种形式,中间环节具有自己的五个特征,这就是融合性、相对独立性、不稳定性、横向的同类性和纵向的多级性,动力型中介也就是事物转化的动力,之所以把动力看成中介的一种形式,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一定的动力才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正是动力把转化前后的两个事物动态地联结起来,动力型中介在事物转化中具有两个特征:第一、如果甲向乙型化需一种动力型中介,那么乙向甲转化就需要与之相反的另一种动力型中介;第二,在任何一对相反的动力型中介之间,又会存在另一对相反的动力型中介。再次,本文考察了中介与质变的内在关系。1.任何质变都中间环节,在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的质变过程中,人们往往看不见它们之间的中间环节,这并不是因为中间环节不存在,而是因为质变的时间过于短暂。2.任何质变都需要动力。即任何质变都需要动力型中介。事物质变的动力型中介由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外部条件两部分构成,事物内部的特殊性是事物发生质变的潜在动力,外部条件则是事物内部的特殊性的工具,事物内部的特殊性获得了外部条件这一工具,就人潜在动力变成了现实的动力,也就是变成了动力型中介。因此动力型中介可以说是现实的特殊性,它能够把事物不断地特殊化,一直特殊化到事物与自身完全相异为止,即特殊化到事物完成质变为止。3.动力型中介把事物特殊化,这是通过把事物内部的普遍性特殊化这一途径进行的。这一特殊化使得事物内部“同”的因素减少,“异”的因素增加,从而先是变成了中间环节,而后又变成另一个事物。因此从中介的角度看,所谓质变,也就是动力型中介建立和扬弃中间环节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中介与质变的内在关系。最后,本文考察了中介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在关系。1,在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定的连续过程中,肯定和否定总是互为中间环节的。因此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运动是从动态方面体现了对立面的互为中介,事物总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互为中间环节是从动态方面体现了对立面的互为中介,事物总是在肯定和否定的互为中间环节又互相扬弃中交上升,前进发展的。2.并非任意的两次质变都能构成否定之否定这一回到出发点的运动,两次质变要构成否定之否定,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确切地说,仅仅当两次质变的两个动力型中介是相反的时候,这两次质变才会构成否定之否。因此,相反的两个动力型中介是一对矛盾,这是一质变构成否定之否定的充分必要条件。利用这一点,还可以说中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考察中介及其作用,目的在于确立中介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应有地位,这一考察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全面地把握事物,并加深对唯物辨证法的规律和有关范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哲学代表作《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又说:“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这篇光辉哲学著作,虽然发表于1937年8月,但它却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质”和“本质”都是唯物辩证法中重要的基本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提出这样的问题:“质”和“本质”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一样,为什么要有两个范畴?如果不同,它们的区别又表现在哪里?关于这一点,教科书中的叙述给人们的印象是模糊的。例如对事物的“质”,教科书是这样论述的: “质是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使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一种内在规定性。”“质变就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关于“本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教导我们:“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的规律。这个规律,不论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农作物与自然条件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农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与自然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自然条件影响着农作物,农作物也影响着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