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内分泌紊乱",一个我们时常挂在嘴边、却很神秘的词,很多人长痘痘怪它,失眠焦虑怪它,"大姨妈"不来也怪它。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分泌,究竟是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内分泌系统似乎有些神秘。它是怎样引起一系列身体反应的?本期"绿色氧吧"为你一一解答,并教你调控内分泌系统的科学方法。内分泌乱了,全身遭殃人体有一个生产激素的部门,叫作内分泌系统,既包括我们熟知的甲状腺、胰腺、卵巢、睾丸,也有"名气稍小"的垂体、肾上腺、松果体等。腺体生产激素并将其送入血液中,对各种生理活动起着调节作用。腺体分泌异常,会导致激素失衡,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打个比方,内分泌腺体就像网上商家,分泌的激素就  相似文献   

2.
激素不应症     
据近代概念,内分泌系统应包括两大部分,即产生并分泌激素的内分泌细胞以及能与激素特异结合继而出现生物效应的靶细胞。以往的内分泌学仅偏重研究激素的性状、分泌、调节及代谢,故所谓内分泌异常无非是指激素分泌的亢进或低下。近年来,随着激素作用机理研究的深入,业已证明,激素之所以能对特定的组织或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在于靶细胞具有能  相似文献   

3.
李丕鹏  王平 《自然杂志》1998,20(3):179-179
随着神经生物学、内分泌学和免疫生物学的发展,自1977年Besedovsiky提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以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表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双向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证明人和哺乳类实验动物的胸腺可合成和分泌胸腺激素、催产素和加压素等激素,但是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实验证明这些功能是由胸腺上皮细胞完成,而未观察到有特定的内分泌细胞参与.我们曾在蛇  相似文献   

4.
70年代末期,科学家在一次动物实验中发现,雌章鱼在孵出小章鱼以后,便不肯进食,只是等待着死亡的来临。经生理解剖发现,雌章鱼的双眼窝后面有一对腺体,只要割掉它,雌章鱼即可恢复进食,继续生存一年左右的时间。科学家把这种促使“自我灭亡”的腺体叫做死亡腺。尔后,美国哈佛大学登克拉教授进一步研究发现,动物的脑下垂体会定期分泌一种类似死亡腺分泌的激素,简称DECO,这种激素的分泌会导致细胞的新陈代谢失调,使动物体走向衰亡。有的科学家把老鼠的脑下垂体切除,使DECO的分泌断绝,同时又把甲状腺素注射到老鼠体内,结果发现这只衰老的老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激素,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激素类药物之一。应激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反应是最主要的内分泌反应,表现为糖皮质激素分泌明显增多。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介导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6.
正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但有时难免求而不得。不过,科学研究证实,人体里有一种"激素",心情低落时,通过各种形式刺激这种化学物质释放,就能让自己快乐起来。四大"激素"和快乐有关人的"七情六欲"受"情绪激素"影响。吃到美食,开心得手舞足蹈;陷入爱情,情不自禁地拥抱;一场球赛,踢得酣畅淋漓……这些美好愉悦的场景中,都离不开"情绪激素"。不同于腺体分泌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王宗舜 《科学通报》1986,31(2):145-145
前胸腺是昆虫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又是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促前胸腺激素(PTTH)的靶器官。前人的研究指出,昆虫前胸腺是α-蜕皮素(ecdysone)的来源器官。前胸腺所分泌的α-蜕皮素被认为是非活性激素进入血淋巴,在脂肪体等组织内α-蜕皮素在蜕皮素-20-单氧酶作用下,转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β-蜕皮素。  相似文献   

8.
李伟英  李金倍  汪清  张明  郭春燕 《科学》2007,59(4):18-20
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亦称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即"能干扰机体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或清除的各种外源性物质[1]".  相似文献   

9.
导言正常组织生长与细胞增殖、体积增大、迁移、分化和老化等及各个过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有关,同时受时间和解剖的严密制约。虽然诸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等典型内分泌类激素,能影响组织总的生长和速率,但它们并非是组织生长时细胞间的基本信号。当胚胎或胎儿迅速发育时,肽生长因子与组织诱导、干细胞克隆生长、器官发生相关联。并且是卵巢周期、睾丸功能、长骨生长、创伤愈合、人类生殖等重要因素。理化特性和解剖定位肽生长因子主要特征如表所述。它是分子量小于30000的典型蛋白质。如同经典的内分泌激素,肽生长因子以近程分泌和自身分泌激素形式,在组织周围合  相似文献   

10.
张崇理 《科学通报》1963,8(5):62-62
甲状腺形态分化和机能的发生,不仅是一个胚胎发育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内分泌问题;不仅涉及到腺体本身的功能分化,而且也联系到另外一个腺体——垂体——的生理机能。在这方面过去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有的专门就形态学上的观察,研究腺泡的形成和分化;有的则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探索集碘的发育阶段;更有的则借助于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腺泡的分泌活动;晚近的工作则多采用放射性同位素自动显影或计数法,再  相似文献   

11.
王瑞安 《科学通报》1994,39(23):2184-2184
嗜铬颗粒素A(Chromogranin A,CgA)是1967年从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中提取的一种酸性蛋白.现已证明,CgA除存在于肾上腺髓质外,还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CgA的生理作用还不太清楚,据推测,可能与分泌颗粒基质的浓缩及分泌颗粒中激素前体加工活动的调节有关.另外,CgA可作为一些肽类激素如胰抑素(Pancreastatin)的前体.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cell,EC细胞)是胃肠内分泌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类型,主要  相似文献   

12.
马月英 《科学通报》1965,10(11):1034-1034
1964年5月份中华医学会在广州召开内分泌、代谢及肾脏病学术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78篇,并从中选出“内分泌研究发展的方向”等5篇综述性的文章及“助阳药与滋阴药在内分泌和肾脏病方面的实验研究”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及肾脏病学术会议总结报告”等文印成专集,以飨读者。在本集中还附录了1962—1964午北京生理学会举行的内分泌学术讲座三篇论文。在有关内分泌进展的综述中,刘士豪教授介绍了内分泌学中的调节与控制、激素的生物合成、激素的运转机制、激素的化学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内分泌的免疫学、激素的作用机制等六个问题和它们  相似文献   

13.
神经肽广泛分布于人体的神经元和内分泌细胞,以循环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和胞内分泌的方式,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包括对内胞生长过程的调节,因此,它也是一类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轻松、欢快的音乐不仅对人体的细胞起到“按摩”作用,而且还通过我们大脑皮层右侧颞叶的音乐活动中枢,促使人体分泌一些有利于健康的激素、酶、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并能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和心理平衡,从而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目的。  相似文献   

15.
罗歇·吉耶曼(Roger C. L. Guillemine)和安德鲁·沙利(Andrew V. Schally)在二十世纪科学史上罕见的一场马拉松赛跑中,于1955年分别从豪斯顿和蒙特里尔出发,经过二十二年的你追我赶、相互赶超,终于都到达了终点——斯德哥尔摩。人类理智的发源处——脑,居然会象普通的腺体那样分泌激素,这在十年前仍被认为是一种奇怪的概念。然而,吉耶曼和沙利却是这种奇怪概念的虔诚的信仰者。真心诚意的思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使他们在寻找这些不可捉摸的脑激素过程中,始终充满  相似文献   

16.
七星瓢虫脑咽侧体活化因子对咽侧体的活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雪辰 《科学通报》1993,38(21):2001-2001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它在生物防治害虫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查明保幼激素(JH)是控制七星瓢虫生殖作用极其重要的因子。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证实昆虫内分泌器官咽侧体(CA)合成并释放JH,它是受由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的咽侧体活化因子(Allatotropic factor,ATF)和咽侧体抑制因子(Allatosta-  相似文献   

17.
张人骥 《科学通报》1980,25(9):418-418
来自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进入脑下垂体后叶,这些轴突运输神经分泌物质。这是一个公认的实现神经内分泌调节和控制的模型。但对于垂体后叶中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轴突末梢之间,以及神经分泌细胞的轴突末梢与垂体细胞之间的联系方式尚未确证。揭示该模型中细胞间联系的方式有助于了解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大约四十年前,证实昆虫体内有激素存在以来,到目前已知昆虫从卵到成虫,所经历的蜕皮、变态、羽化及生殖过程,都是受昆虫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调节控制的。昆虫间脑神经分泌细胞群分泌的脑激素,有激动前胸腺产生和释放蜕皮激素(蜕皮酮)的作用,进而控制昆虫的发育和蜕皮过程;脑激素还刺激咽侧体,使之产生和释放保幼激素,来控制卵母细胞的进一步成熟。昆虫的蜕皮和变态是在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两者相互协调控制下进行的,保幼激素在成虫期调控生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的化学结构分别如图1及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9.
石佳 《科学通报》1994,39(8):750-750
关于人胎盘绒毛的内分泌的研究已经有许多报道,但大多是关于神经肽、垂体激素样物质、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单胺类物质报道较少.我们曾首次发现胎盘绒毛滋养层细胞合成5-羟色胺(5-HT),并且5-HT的含量随妊娠时间而变化.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也是重要的生物胺,它们与性腺激素的合成及分泌关系密切.应用高压液相色谱出(HPLC)和电化学检测仪,我们曾检测到人胎盘绒毛中NE和DA的存在,并通过  相似文献   

20.
奇异的花     
付新华 《知识就是力量》2009,(3):F0003-F0003
科学家新近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水栖萤火虫分泌的防御腺体呈现着不同形状的“花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