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大鼠肝癌细胞株HTC的细胞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HTC细胞的同步化方法 ,并经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表明 :在HTC细胞对数生长期 ,以胸腺嘧啶核苷和秋水仙碱顺序阻断法及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可分别获得同步率为 72 .10 %的G1期和 98.94 %的S期HTC细胞  相似文献   

2.
采用MTT法对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系列化合物)进行抗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SMMC-7721活性筛选;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SMMC-7721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SMMC-7721中蛋白caspase-3和剪切后p17的表达.结果表明,化合物CCM-5和CCM-14抗肿瘤活性较好,其对SMMC-7721细胞的凋亡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且凋亡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化合物浓度增高时,G0/G1期细胞减少,S期以及G2/M期细胞增加,凋亡峰SubG1峰增大;两个化合物均可增强caspase-3的表达,随着浓度的提高,caspase-3的表达趋势减弱,而剪切形式p17亚基表达量逐渐提高.因此,姜黄素结构衍生物CCM-5和CCM-14能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化合物诱导caspase-3活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鼠肝癌细胞株细胞的同步化及其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增殖分裂是细胞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影响细胞增殖分裂归根到底是影响细胞周欺遥运行,细胞周期失控的超常快速运行将导细胞癌变;停滞不前则常是细胞衰老,凋亡的前奏,以大鼠肝癌细胞株(HTC)的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了HTC细胞的同步化方法,并经流式细胞仪测定同步率,结果表明:在HTC细胞对数生长期,以胸腺嘧啶核苷和秋水仙碱顺序阻断法及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可分别获得同步率为72.10%的G1期和98.94%  相似文献   

4.
NGAL基因是Lipocalin家族成员,与MMP9的功能密切相关,在乳腺癌、食管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为了研究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功能,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了NGAL基因在23对肝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12例肝癌组织中NGAL显著上调表达,占总样本数的52.17%(P〈0.05),提示了NGAL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通过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用脂质体法转化肝癌细胞株SMMC-7721进行瞬时表达.细胞周期实验显示NGAL的表达可促使SMCC-7721细胞从G1期向S期转化,转化NGAL的细胞中S期细胞显著增多(P〈0.05),提示其可能具有促进肝癌细胞生长的功能;细胞凋亡实验发现NGAL的表达可显著抑制低血清诱导下的细胞凋亡率(P〈0.05),提示其可能参与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文蛤多肽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经5.0μg/mL文蛤多肽处理的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缓慢,倍增时间延长,细胞生长抑制率达89.4%;处理后的癌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处于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而S期和M期细胞减少,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凋亡率为22.3%.实验结果表明,文蛤多肽能有效地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的增殖活动,可通过改变肝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而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通过TdR(胸腺嘧啶核苷)调控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周期,运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研究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全细胞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探索参与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调控相关的蛋白.以TdR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得到同步化的G1期、G2/M期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筛选G1期、G2/M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dR诱导后,分别获得(63.62±2.82)%的G2/M期同步化细胞,(75.24±0.17)%的G1期同步化细胞,通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得到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G2/M期表达,G1期未见表达有10种蛋白;存在三倍以上的差异点11个:2种在G2期表达上调,9种在G1期表达上调.说明TdR阻断法能够获得很好的同步化细胞.质谱鉴定得到的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涉及到细胞周期调控、DNA结合、转录调控、mRNA剪接、肽链合成起始、折叠以及细胞代谢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TdR(胸腺嘧啶核苷)调控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周期,运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研究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全细胞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探索参与肝癌细胞株HepG2的G1期、G2/M期调控相关的蛋白。以TdR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得到同步化的G1期、G2/M期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双向电泳、质谱分析)筛选G1期、G2/M期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TdR诱导后,分别获得(63.62&#177;2.82)%的G2/M期同步化细胞,(75.24&#177;0.17)%的G1期同步化细胞,通过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得到21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G2/M期表达,G1期未见表达有10种蛋白;存在三倍以上的差异点11个:2种在G2期表达上调,9种在G1期表达上调。说明TdR阻断法能够获得很好的同步化细胞。质谱鉴定得到的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涉及到细胞周期调控、DNA结合、转录调控、mRNA剪接、肽链合成起始、折叠以及细胞代谢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取对数生长期的 HepG2 细胞,加入含 TdR 的培养基 28 h 后,收集细胞,用 PBS 洗2次,加完全培养基,分别于 12 h 和24 h 收集各组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百分数.探讨 TdR(胸腺嘧啶核苷)诱导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同步化后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结果是TdR能较好地使肝癌细胞株Hepc2同步化于G1期和G2期.TdR诱导细胞后,分别于12中 h 获得(63.62±2.82)%的 G2/M 期同步化细胞,24 h 后获得(75.24±0.17)%的G1期同步化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适宜的血清及秋水仙碱的作用浓度及时间,使乳腺癌MCF-7细胞分别达到G0/G1和G2/M期同步化。方法采用血清饥饿法诱导MCF-7细胞G0/G1同步化,秋水仙碱诱导细胞G2/M期同步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各期分布情况。结果处理24 h后,1%血清浓度组G0/G1期细胞分别达到(72. 96±0.84)%,1. 0μg/mL秋水仙碱处理组G2/M期细胞分别占总细胞数(73. 67±1. 77)%。处理36 h后,1%血清浓度及秋水仙碱实验组细胞发生凋亡。结论MCF-7在血清浓度为1%处理24 h后完成G0/G1同步化,在1. 0μg/mL的秋水仙碱处理24 h后完成G2/M期同步化。  相似文献   

10.
溶菌酶与顺铂联合应用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协同抑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溶菌酶(lysozyme,Ly)和顺铂(cisplatin,Cis)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协同抑制效应及其抑制机制,并分析Ly对正常肝细胞LO2的毒性作用.方法:分别用MTT比色法和RT-PCR 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CNA、bcl-2的mRNA 表达水平的影响,同时测定Ly对LO2细胞生长的毒性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Ly与Cis联合应用对SMMC-7721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 结果: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抑制率最低36%,最高82%,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在同样浓度下对LO2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的PCNA、bcl-2的mRNA的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y协同Cis作用可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最高凋亡率为32.5%.结论:溶菌酶 (Ly)能有效地协同Cis抑制SMMC-7721细胞增生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Ly协同Cis降低PCNA和bcl-2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吸管技术,研究整合素α2β1对肝细胞癌(HCC)细胞SMMC-7721与Ⅳ型胶原衬表面粘附力特性和该细胞对Ⅳ型胶原趋化行为的影响.观察Anti-α2、Anti-β1对SMMC-7721细胞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的粘附力的影响;采用双微吸管实验法,观察SMMC-7721细胞伪足形成过程以及Anti-α2、Anti-β1对SMMC-7721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SMMC-7721细胞表面整合素α2、β1亚单位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MMC-7721细胞与5μg/mL Ⅳ型胶原裱衬表面之间的粘附力为952±134(×10^-10 N,n=60),加入5μg/mL Anti-α2粘附力减小到605±128(×10^-10 N,n=60);加入10μg/mL Anti-α2时粘附力减小到579±57(×10^-10 N,n=50).加入5μg/mL Anti-β1粘附力减小到449±119(×10^-10 N,n=60);加入10μg/mL Anti-β1时粘附力减小到220±78(×10^-10 N,n=55).双微吸管趋化实验表明:两侧微吸管加入相同浓度Ⅳ型胶原,细胞向两侧微吸管均有伪足形成;在此基础上,微吸管分别加入Anti-α2、Anti-β1的一侧,SMMC-7721细胞伪足生长曲线呈现明显的抑制,而未加入抗体的微吸管一侧与加入的对侧相比,该侧细胞的伪足明显增加.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所研究细胞整合素α2、β1亚单位表达率达分别为23.17%和95.78%.上述结果表明,整合素α2β1是联系SMMC-7721肝癌细胞与Ⅳ型胶原裱衬表面粘附以及SMMC-7721细胞对Ⅳ型胶原趋化性伪足形成的重要受体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两种新型倍半萜类化合物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两种从盘花垂头菊中分离出的高含氧甜没药烯型倍半萜(HOBS)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HOBS能够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单细胞电泳实验证明HOBS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SMMC-7721细胞损伤,流式细胞技术显示HOBS能够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凋亡率达到38.9%,Ci(Ca^2+)的测定显示HOBS能够诱导,Ci(Ca^2+)升高,所有的结果证明HOBS能够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提示这两种化合物有抗人肝癌细胞的SMMC-7721活性,为抗肿瘤药物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材料,经过甲醇抽提,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得到河蚬提取物(CFE).用MTT法检测其对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借助光学倒置显微镜以及流式细胞术考察CFE对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FE对肝癌细胞SMMC-7721有增殖抑制作用,处理72 h细胞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其IC50值为70 μg/mL.FMC的结果显示,经CFE处理后的肝癌SMMC-7721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这说明CFE有效抑制了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增殖,并且能够改变癌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周期的分布,诱导癌细胞出现凋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文蛤抗癌多肽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的蛋白表达差异,寻找并鉴定差异蛋白质,探讨多肽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本文通过双向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Melanie 4双向软件分析、质谱技术(MALDI-TOF-MS)和数据库检索分析多肽作用SMMC-7721后的差异蛋白质.利用差异蛋白质组方法分析了抗癌多肽对肝癌细胞SMMC-7721抑制后的蛋白变化,找到差异点并进行了质谱鉴定(MALDI-TOF-MS).结果表明,通过对差异蛋白功能的分析,推测抗癌多肽可能引起了肝癌细胞的凋亡,为进一步的抗癌多肽抑制肝癌细胞作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转染反义VEGR_(165)基因,观察反义VEGF_(165)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反义VEGF_(165)基因其核表达载体 pcDNA_3-as-VEGF_(165),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反义基因转入SMMG-7721肝癌细胞株,观察反义VEGF_(165)基因抑制肝癌细胞 VEGF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RT-PCR结果显示转染反义VEGF_(165)基因后肝癌细胞内 VEG mRNA水平显著下降;ELISA方法显示转染反义基因 2 d后培养液上清 VEGF蛋白分泌显著下降((142.01±7.95)vs(1 625.52±64.46)pg/mL,n=4,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在培养板中转染及义VEGF_(165)基因的肝癌细胞细胞数显著减少,仅有少数细胞表达VEGF蛋白。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转染反义VEGF_(165)基因2 d后肝癌细胞的存活率下降了 12.53%(n=4,P<0.05),而凋亡率则上升了 13.12%(n=4,P<0.01)。MTT法显示反义VEGF_(165)基因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反义VEGF_(165)基因能显著的抑制肝癌细胞VEGF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因此反义VEGF_(165)基因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U251,QGY,Hela3个细胞株进行血清剥夺培养,建立起有较好的同步化效果的U251同步化模型.细胞同步化后,转入血清培养基培养,在24h内分10个时间点收集血清恢复培养不同时刻的细胞样品,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周期进行情况.结果显示,在0.25和8h,有2个重要的G1/S转变点,提示血清剥夺造成的G0期同步不是由G1/S检查点所控制,而是另有值得深入研究的控制点.  相似文献   

17.
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端粒酶多聚酶联反应一酶联免疫测定(PCR-ELISA)方法,检测三氧化二砷作用后,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并比较两种细胞端粒酶对三氧化二砷敏感性的差异。结果:0.25~2.00μmol/L三氧化二砷(24~96h)可抑制肝癌细胞系BFL-7402的端粒酶活性,抑制作用与时间、剂量呈依赖性关系;0.25~0.50μmol/L三氧化二砷对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没有影响(96h以内),1.00~2.00μmol/L三氧化二砷可抑制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4H8~96h),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三氧化二砷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BEL-7402和SMMC-7721细胞端粒酶的活性;BEL-7402细胞端粒酶对三氧化二砷的敏感性较SMMC-7721细胞端粒酶高。  相似文献   

18.
将文蛤肉以复合胰蛋白酶酶解,经喷雾干燥工艺得到了文蛤多肽粉,研究文蛤多肽粉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理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结果显示文蛤多肽粉对体外培养的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使细胞变形以至破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抗肿瘤作用明显;文蛤多肽粉给药组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文蛤多肽粉能促进小鼠胸腺和脾脏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 im ine,PEI)作为生存素(survivin)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 leotides,ASODN)的载体投递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条件。方法:凝胶阻滞实验筛选PEI与survivin ASODN形成静电复合物的最佳质量比;W ST-8法检测PEI对肝癌细胞的毒性;流式细胞仪及W ST-8法筛选荧光标记的PEI与ASODN在不同质量比时的瞬时转染效率及48 h转染效率;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荧光标记的ASODN以及PEI-ASODN复合物进入细胞的情况;W ST-8法检测血清对PEI转染效率的影响。结果:m(PEI)∶m(ASODN)为0.625∶1~2.5∶1时可以形成电中性状态的静电复合物;PEI终质量浓度≤4μg/mL对肝癌细胞的毒性较小;m(PEI)∶m(ASODN)为0.75∶1时转染效率最高;血清存在对PEI转染效率无明显影响。结论:PEI是一种低毒的ASODN投递载体,其终质量浓度≤4μg/mL可作为肝癌细胞的转染载体,血清条件下m(PEI)∶m(ASODN)为0.75∶1时,PEI携带sur...  相似文献   

20.
整合蛋白α5β1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细胞粘附分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了快速定量检测整合蛋白α5β1mRNA表达的RT-PCR方法,结果表明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25ng到200ngmRNA的逆转录产物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并以此为反应条件测定pcDNA3-α5,pcDNA3-β1质粒共转染或单转染的α5β1.6-7721,α5.3-7721,β1.6-7721细胞株mRNA的表达,表明经pcDNA3-α5,pcDNA3-β1质粒感染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中整合蛋白α5β1的表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α5,β1亚基间可能存在相互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