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直销法规终于正式出炉,其中的条款对于已经在中国堂而皇之或者暗渡陈仓从事直销经营活动的公司而言,都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压抑感。“中国式直销”让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立法对于自身已然运营的模式的遏制,不得不迎合着发出一些声音,也不得不按照立法要求来调整策略以期在新一轮的直销运动中胜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直销法规即将面世,众多的外资直销企业以及国内很多想要通过直销方式销售创业的企业,都在跃跃欲试,力争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当代地方科技》2005,(11):62-65
随着中国直销越来越法制化.游戏规则越来越明朗、规范.一些有实力的内资企业开始涉足直销模式.纷纷表示欲申请直销牌照,进军直销市场.在大唱直销高调的同时,绝大多数传统企业不会把身家性命全赌上,而倾向于选择多种模式经营,目前企业采用得最多的是保持原来的传统产品线经营模式.而另外研制新的产品线来进行直销。  相似文献   

4.
《当代地方科技》2006,(11):23-23
2006年9月12日,欧瑞莲化妆品(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获国家商务部批准,成为中国第一家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的欧洲直销企业,将获准在江苏省部分城市开展直销业务。来自瑞典的欧瑞莲(Oriflame)喜获直销牌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直销版图中首次注入了欧洲企业的力量。欧瑞莲集团CEO马博朗先生表示:“中国政府授予欧瑞莲直销经营许可证,对此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也深感荣幸。欧瑞莲是第一家获得直销牌照的欧洲企业,我们相信,这是对欧瑞莲在欧洲化妆品直销行业的领导地位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更坚定了欧瑞莲长期承诺及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它在直销行业的经营历史仅次于百年雅芳;这是一家神秘的企业,来到中国不到1年半便取得了直销经营许可证;同样它更是一家来势汹汹的企业,号称“全美排名第一的天然营养补充品公司”。  相似文献   

6.
很多著名的直销企业在导入直销经营模式前都是小型企业。这些成功的案例,让国内一些小型企业冀望通过直销的市场倍增效益和低成本终端扩张进行营销突围,解决企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按照相关法规,拿牌企业必须通过服务网点的审查备案,才能从事直销经营活动。奇怪的是各大企业对于服务网点的理解大相径庭:有的觉得服务网点一无是处,有的一年就定下了成百上千的豪迈目标;有的避重就轻对工作室稍加引导转换就胡乱过关,有的大张旗鼓非临街好门面不要……苦的是一些零起点的直销或准直销企业,面对这一切无所适从。 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金士力佳友。前不久,它在天津17家邮政营业所正式设立“专柜”,以此作为该企业的营业网点来了个漂亮的“借壳上市”。对此,业内众说纷纭。 本刊希望这些不同的思维,能碰撞出对行业有用的火花。[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直销双法出台后,为适应中国只开放单层次直销的限制,直销业界开始出现诸如“加盟连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消费返利、网赚”等等经营模式。明确认识清楚特许经营、多层次直销、中国式直销历史和含义,了解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在现行中国直销环境下,更好地推动中国直销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肃清假借特许经营、加盟连锁名义行非法传销或不合中国法规的多层次直销行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期盼已久的直销法终于在2005年的秋天大白天下了,我们欣喜,因为这天直销合法了,我们庆贺,因为这天直销市场正式开放了,这是个天大的喜讯。我们看到,法规明确了直销企业,直销员的资格条件;我们看到,法规解决了因买卖权双方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问题;我们看到,法规分肖了直销与传销概念;我们看到了,条例明确了有关机关的职权和责任……但是我们更应该在兴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更应该看到直销两部条例不完善的地方,有针对提出建议,为法规的完善,中国直销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博士后常纪文对两部条例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绿谷因为产品宣传的问题在全国遭受重大打击后,更波及了原本就问题众多的直销经营。绿谷的国内直销对企业而言一直是投入多回报少,重金的海外投入虽有成果,比如尼日利亚和越南市场也产生了一些业绩,但与整体付出相比是极其不相符的,因而决策者在海外发展和扩充的信心也大受打击。  相似文献   

11.
高消费群体日渐扩大,信用卡市场炙手可热;2003年,信用卡迎来“开元盛世”。入世承诺悄然到期,直销立法开放在即;2004年,是业界眼中惊喜交加喜忧参半的“直销元年”……中国大陆这片投资热土持续升温高烧不断。一时间,国内国外各种投资机构磨刀霍霍,无不期望在这块大蛋糕上狠切一刀。为此,一些商家在经营上迭出奇招,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2.
因为直销模式的舶来性,造成中国直销市场上内外资发展的明显差异。两个条例颁布以来,所有企业在中国从事直销都必须先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并经报批和取得服务网点建设后,方可依照两个条例从事直销活动。实际上,所有的内外资企业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这正是我们民族企业奋起直追的大好时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直销经营许可证的颁发,中国直销企业在获得了生存资格的同时,也构建了社会口碑和舆论对合法直销的广泛接纳和审视。因此,对于直销企业而言,打造企业诚信和承担社会责任既是企业的义务,也是带动整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和谐的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宁波三生日用品有限公司,从成立伊始便践行着“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使命,以行动和热忱传播着三生人的爱与真诚。作为一家获得了直销经营许可证的企业,三生更是把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带动中国直销业健康发展的责任作为了企业文化建设中至高无上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月度新闻榜     
N0.1安利、完美、玫琳凯压线获牌 2006年12月1日,商务部批准了安利、完美、玫琳凯的直销营业许可证。这天,是外商投资直销转型企业拿牌的大限之日,至此,98年10家转型企业已有5家企业分获直销经营许可证,分别是安利、雅芳、完美、玫林凯、富迪。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也增至13家,其中外资企业10家,内资企业3家。  相似文献   

15.
直销企业拿牌的事,近来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得牌者,像是吃了定心丸,因为这确认了从业者往后能够经营直销的正式身份。而得牌的序位,也显示着企业的实力,先得牌者,犹如天之骄子,大肆宣传一下应该不为过。不料,珍奥集团还在庆贺拿牌的热头上,就吃了一张红牌,原因是利用直销许可误导公众,涉嫌商业诈欺。  相似文献   

16.
《当代地方科技》2008,(1):14-23
直销经营许可证是中国直销行业规范的起点,也将是中国直销企业发展的必须通道,因此,本刊特别对截止目前为止的企业申牌获牌情况进行详细梳理,并对获牌企业进行全面盘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很多的传统企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试水直销,然而直销行业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缺乏,于是一些原直销团队的领导人摇身一变,就成了某直销企业的CE0、总裁等。一时间,像“开盘”、“操盘手”等成为了业界流行的名词;市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又传出直销经理人频频跳槽的消息。当直销人跳槽已经成为行业司空见惯的现象,而作为公司管理层的直销经理人也频繁跳槽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8.
NO.1 商务部:再发三张直销牌照;NO.2 工商总局起草《直销企业经营活动指引》严格监管直销市场;NO.3 证监会:从未批准过任何境外基金在中国销售;NO.4 入大代表建议:刑法中应增加传销罪;[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印尼是个在经济上有着对外依赖性传统的国家,包括直销在内的各种外来品牌产品充斥着市场。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印尼一般外来直销企业是不可以获得直销经营许可的。因此,在许多中国直销企业热切的盼望到这一片热土开拓的时候,有必要探讨外来的直销企业,如何采取一种适应当地规定,又有利于自身经营的植入模式。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是进一步获得直销准许,进行有效经营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直销在中国市场跌跌撞撞,蹒跚而来。1998年那“一刀”,把康宝莱的直销模式扼杀在摇篮里,在中国仅为一家经营传统模式的企业,时至今日,中国加入WTO的“三年直销之地”早已到期,中国直销市场早已闹得风生水起,这块“处女地”变得触手可及,康宝莱顺势归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