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描写了强势文化对黑人文化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白人的文化霸权以及黑人对自身身份的质疑和否定,同时也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建立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相似文献   

2.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佩克拉的遭遇,批判了白人文化霸权对黑人的侵蚀,揭示了在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重压下黑人的人性被扭曲,谴责了殖民主义的种种摧残性的行为,力图唤醒黑人民族的自我意识,抵抗白人文化霸权的糟粕,建立黑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会影响到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必然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本文对英语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产生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南非人民的自由憲章是在南非联邦的非洲人国民大会、南非印度人大会、南非民主大会和南非有色人组织等四个团体,于今年6月间联合发起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在这个憲章中,南非人民,不分种族或肤色,在自己的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他们的代表表达了他们的愿望和写下了自己的要求。这是南非各被压迫民族正义斗争的新发展。亚非会议已经严正地谴责了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最近联合国大会特别政治委员会也通过了谴责南非种族歧视的决议。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和全世界人民一道,热烈支持南非人民的正义斗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主人公玛丽放在"他者"的立场,从三个方面来解读《野草在歌唱》:玛丽是非洲大陆的流放者,殖民地社会的迷失者;玛丽是男性的依附者,父权制社会的屈从者;玛丽是他人眼中的疯癫者,种族隔离制度下社会的牺牲者,进而揭露了造成玛丽悲惨结局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6.
最近几年,国际上对人权问题的讨论沸沸扬扬。因此人们格外注目于今年6月14日至2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世界人权大会。首次大会与《德黑兰宣言》世界人权大会是讨论人权问题的高级别国际会议,目的是回顾国际人权领域已取得的进展和拟订未来工作的指导方针。1968年,国际社会曾在德黑兰召开首次国际人权大会。当时世界正处于反殖民主义运动的高潮,在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独立国家的努力下,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强调反对殖民主义、外国侵略、武装冲突、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等造成的大规模严重粗暴侵犯人权行为,认为公民、政治权利同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是国际  相似文献   

7.
《野草在歌唱》中玛丽童年的创伤体验超出了玛丽正常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撕裂、摧毁了玛丽完整地认知、表达生命体验的能力,打乱了其对正常生存语境的理解,使其失去正常的自我控制、与人相处和理解事情的能力。创伤记忆在其婚后生活中反复再现,被玛丽心理的抵御机制阻挡,使其与外界的联系建立失败,创伤无法克服。玛丽被无法愈合的创伤、难以名状的恐惧、乱梦萦绕的长夜所异化,折磨得不堪一击,在绝望中等待死亡,导致其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浅谈美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建华 《科技信息》2008,(11):210-210
从十七世纪非洲黑奴的引进开始,种族歧视在 美国已有了长期的历史,虽然内战及其后的法案结束了奴隶制,但并未结束对于黑人的种族歧视,事实上,在美国公共场所的种族隔离作为法律制度在美国存在了70多年。政府只有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上实行改革,才能从根本消除种族歧视,各种族才能得到平等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以往的翻译理论研究大多是在语言学的层面上进行,即以语言分析为基础。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则摆脱了单一语言研究的束缚,使翻译研究从文本内部走向了社会、文化及政治等领域。运用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对归化、异化、杂合化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有助于探索如何在抵制文化霸权的同时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31———)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和代表性的小说家之一,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森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满诗意为特征的五部小说,展现了黑人在美国社会三百余年的历史,揭示出蓄奴制度和种族歧视对黑人的精神伤害,从人物价值观的扭曲而造成的自我扭曲这一深层次上揭露种族歧视的罪恶,并使读者从黑人妇女的经历与视角对这一现实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