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树糖代谢与褐斑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杨树褐斑病发病过程,测定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在生长季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动态,在病害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I-63杨、I-69杨、I-72杨)叶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较感病无性系(I-214杨,P15A杨、加龙杨)腈低且呈下降趋势,感病无性系则呈上升趋势,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叶部总糖含量高于感病无性系,抗病无性系茎部输送的糖较感病无性系多,各无性系秋季运输的糖较夏季多。  相似文献   

2.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内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针袍斑病是湿地松上的重要病害,分析湿地松的9个抗病无性系和4个易感株2年生针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湿地松针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很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对较弱,而且抗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明显高于感病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多酚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0.9,0湿地松的1年生针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生都非常低,而且在抗与感病针叶间酶活性无明显差别,用病原  相似文献   

3.
湿地松、火炬松种源抗褐斑病试验和抗病优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比较国内的八个湿地松种源对松针褐斑病的感病性的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松种源间感病性有差别,但没有达到可以利用它们进行病害防治的程度。自然感染的美国七个湿地松种源和十个火炬松种源也都表现高度感病。湿地松,黑松和火炬松是高度感病的树种,短叶松、长叶松和沙松感病中等,马尾松是高度抗病的。在松针褐斑病流行的湿地松幼林中选择了47株抗病优树,用自然感染法对各优树无性系的感病性测定表明,约有1/2的优树无性系是高度抗病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抗性玉米接种矮花叶病毒后的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对玉米矮花叶病毒的抗感病品种沈137和Mo17,以未接种植株为对照,接种矮花叶病毒后,对144 h内叶片中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及防御反应酶系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接病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不大或有上升而感病品种则下降;丙二醛含量在抗感玉米中均变化不大;抗病玉米中H2O2含量下降,而感病玉米中无太大变化.接病后的玉米叶片中4种酶活性的变化表现为抗病品种的CAT活性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感病品种变化不大;抗病品种的POD活性高于对照,感病品种则以下降为主;SOD活性在感病玉米中呈升高,抗病品种中变化不大;PAL酶活的变化是抗病品种表现为先升高随后下降,而感病玉米则相反.用干燥和冷冻保存后的病叶接病,玉米的发病情况是冷冻保存的叶片比干燥保存的叶片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5.
RAPD分子标记技术在高粱抗丝黑穗病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7050B(抗病)与TX622B(感病)杂交的F2感性个体的DNA及高粱丝黑穗病3073(抗病)、3049(感病)为试材.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总DNA,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其扩增的多态性及差异性图谱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如下:通过对电泳电压、电泳时间及点样量的筛选,建立并优化了RAPD-PCR琼脂糖凝胶检测系统;筛选了90个RAPD引物,其中30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的多态性谱带,用这30个引物对3073(抗病)、3049(感病)2种试材进行抗丝黑穗病基因的初步分析,有11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谱带.  相似文献   

6.
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与甜瓜抗枯萎病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哈密瓜枯萎病性不同的品系受枯萎病菌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与甜瓜品系的抗病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接种后,PAL和PPOD活性高不论抗感病品系均在接种后第3天出现,抗病品系的PAL活性高于感病的品系,PPOD活性也高于感病的品系,并且抗病品系酶活性下降速度较感病品系慢  相似文献   

7.
以7050B保持系(抗病)、TX622B保持系(感病)杂交的F2抗性个体和甜高粱丝黑穗病8113(抗病)、甜高粱丝黑穗病8101(感病)为试材,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甜高粱丝黑穗病感、抗病基因组进行分子标记的初步分析.实验过程中采用CTAB法提取高粱、甜高粱基因组总DNA,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RAPD扩增结果进行检测,通过比较琼脂糖凝胶电泳电压的不同,进一步优化了琼脂糖电泳电压,以7050B保持系(抗病)、TX622B保持系(感病)杂交的子一代抗性个体为试材筛选了90个引物,其中29引物扩增出了多态性谱带,应用20个具有多态性扩增谱带的引物对甜高粱丝黑穗病8113(抗病)、甜高粱丝黑穗病8101(感病)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共有9个引物扩增出了差异谱带,引物分别为S83,S-84,S-88,S-89,S-90,S-92,S-96,S-97,S-98.  相似文献   

8.
对5个不同抗性的酒葡萄品种进行感病性鉴定,并对其成熟叶片进行接种,以不接种作为对照。4天后测定叶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溶性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5个供试品种均不同程度感霜霉病。感病轻的梅鹿辄、SV6059品种接种后的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对照。所有酒葡萄品种接种感病后的SOD活性均高于对照。接种感病后发病较重的拉别长依、赤霞珠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
以对稻瘟菌70~15小种表现抗病(C101)和感病(CO39)反应的两种水稻为材料接种稻瘟菌后C101的SOD活性在病原菌侵染初期呈下降趋势,明显地低于CO39的,在侵染后期却较大幅度上升,反而逐渐明显高于CO39;二者的LOX、APX酶活性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101的活性增加幅度大于CO39;活性增强持续时间也比较长;而CO39酶活性增加较迟,在接种后期下降比较剧烈;C101的ASA含量没有太大变化,而CO39的ASA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C101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于CO39;结果表明抗病水稻体内SOD、APX、LOX等活性的变化与清除活性氧和产生其它抗病物质有关,在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烟草品种罹黑胫病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就黑胫病表现不同抗性的两烟草品种接种黑胫病菌后,对其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皆明显高于对照,感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也高于对照,但接种后抗病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水平前期增加速度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另外,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皆未出现新的酶带,只是几个酶带的强弱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抗性与防御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玉米抗、感纹枯病的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玉米2个抗性品种和2个感病品种在接种玉米纹枯病菌后苯丙氯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在玉米接种R.solani后,POD、PAL、PPO和S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抗病品种瓦试13和沈试28比感病品种沈试29和掖单13增加的幅度大,酶活高峰出现的早,并发现玉米接种纹枯病菌后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增加然后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美洲黑杨及其引种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杨树是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广为栽培的树种。目前我国栽培的杨树,多起源于纬度较高的地方,在纬度较低的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平原地区,尚缺少速生优质和抗病的良种资源。 自十九世纪以来,杨树引种栽培广泛开展,尤以本世纪五十年代后,意大利选出了几个南方型美洲黑杨栽培无性系,引起了人们对美洲黑杨这个种和它的栽培无性系的高度重视。除在地中海各国广泛引种外,已逐渐推向南半球和低纬度地区。 1972年我们第一次引种了亲本起源于较低纬度的Ⅰ—63和Ⅰ—69等美洲黑杨栽培无性系,经过几年的多点栽培试验初步证明,适宜于南方栽培,这就为我国杨树栽培向南推移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在对6个不同抗性小麦品种穗部接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前后,分别测定了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及总酚含量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接菌后各品种PPO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抗病品种在接菌后第3 d PPO活性达到峰值,而感病品种在接菌后第4 d PPO活性才达到峰值;接菌后抗病品种组织中MDA含量变化呈现为先升后降趋势,而感病品种MDA含量表现为先升后缓慢下降然后再度上升;各品种酚类物质含量均在接菌后第2 d达到峰值,然后酚类物质含量开始下降,但感病品种下降速度明显比抗病品种快.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从松针组织结构和松脂含量等方面研究了湿地松对松针褐斑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湿地松的抗病性与针叶的气孔密度、气孔口大小、气孔结构以及叶肉细胞大小、排列和密度等方面无明显相关,抗病湿地松与感病湿地松在内皮层、维管束和转输组织等方面也无明显不同。但抗病株的叶肉组织厚度、树脂道数量和松脂含量都明显高于感病湿地松。组织病理学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15.
以对橡胶树炭疽病抗感不同的 7个橡胶品系为材料 ,在大古铜至淡绿期接种强毒力菌株S 3.结果表明 ,不同抗性的橡胶品系叶片接种炭疽菌后 ,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提高 ,而且抗性品系在接种后的 4 8h ,过氧化物酶活性就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较中感和高感品系早达到酶活性高峰 ,且抗性品系的峰值明显高于中感和高感品系 .各橡胶品系接种炭疽菌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活性都增强 ,但抗性品系有新的酶带产生 ,且酶带显色快 ,酶带活性明显高于高感品系 .所有橡胶品系接种前后酯酶同工酶的酶带数量、活性变化差异不大 ,说明酯酶同工酶与橡胶树抗炭疽病无关 .  相似文献   

16.
对二倍体玫瑰香与加倍后形成的四倍体变异品系的5种器官,分别测定了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二倍体玫瑰香品种加倍形成四倍体后,雄蕊、雌蕊和成叶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极显著降低;雄蕊和雌蕊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酚类物质含量也极显著地降低,但成叶和叶柄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却极显著地升高,上述3种生化指标在茎尖上均未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7.
红豆杉愈伤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初探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的性高低与红豆杉愈伤组织的褐变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即酶活性高,愈伤组织褐变严重,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Vc、活性炭、CA、GA3和ABA等物质,能抑制酶的活性,减轻褐变程度,提高愈伤组织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黑杨派杨树叶面气孔密度和大小、蒸腾速率及接种病菌后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杨树抗黑斑病性能的关系。研究表明,杨树叶面气孔密度和大小、蒸腾速率与抗病性不存在相关性。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抗病性关系较密切。叶片接种黑斑病菌后,以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较为明显,而感病品种略有升高但不明显;酶活性变化有两个高峰,抗病品种的峰Ⅰ和Ⅱ值均比感病品种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