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运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不良资产集中实施专业化处置晚国重组银行不良资产的战略选择。本文重点探讨了在现阶段我国经济、法律环境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还面临着缺乏立法保障、道德风险突出、资本市场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只有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  相似文献   

2.
赵彦 《创新科技》2003,(6):40-41
如何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通过多种方式来处置不良资产,其中,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乃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较快发展的时期,发达国家、转轨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解决银行的不良资产都曾设立或至今仍然存在着类似的机构,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为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但与我国相关法律存在一定冲突,并且,资产处置还因缺失法律背景而难以深入进行。为此,应对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资产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结束,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完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以及正确计算公司的当期损益,对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现行会计准则所规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仍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会计核算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林 《科技智囊》2000,(3):44-45
债转股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国企最后的晚餐?笔者认为债转股可从十个方面破解。一、何为债转股所谓债转股是指在国家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不良资产的基础上,对部分企业的银行贷款,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债权转股权是把原来银行与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不仅降低了资产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成为横亘在重组上市之路上的巨大屏障,还是银行破产和银行危机的主导性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管理和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也是各家商业银行一直研究的一个难题.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从长远看,商业银行需要建立一套专门针对不良资产和不良客户的管理系统,加强监控,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完善贷后管理,增强商业银行各部门对信贷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防范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7.
何秀丽 《科技信息》2011,(24):I0095-I0095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持有、出售等环节上的会计核算与其他金融资产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实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结合实例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及其差异进行了具体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8.
姜梅 《科技信息》2010,(31):I0387-I0387,I0420
尽快处置整个金融系统中的巨额不良资产,化解和转移金融系统中的风险是当前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实现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可以采用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可以采用的主要交易形式并分析了实现不良资产证券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债转股是化解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但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文章从企业的道德风险、企业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债转股后的资产报酬率、资本市场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就债转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对哪些上市公司会产生影响,并对2007年上市公司股票平均收益率与公允价值调整损益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了全样本研究,基本支持了预测,即股票平均收益率与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变动额,每股公允价值调整损益正相关。进而对子样本分别进行研究,包括仅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公司、仅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司,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司,并分别给出了回归结果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成因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不良资产管理的构想,并就今后如何处置不良资产和防范增量不良资产的产生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试图唤醒社会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关注,并期待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金融体制的稳健运行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对资产管理公司成立的背景与业绩的分析,揭示其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而提出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在商业化转型中求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法制环境下的资产证券化对象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资产证券化之交易机制、法律关系等基本问题的分析,讨论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的对象所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最后对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的一些资产状况进行分析,在我国目前可以证券化的对象包括住房抵押贷款、生产工具抵押贷款、银行的汽车抵押贷款、基础设施的收费类资产等,以及在我国目前暂时不宜证券化的资产——银行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4.
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减少不良资产的产生,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收帐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我国的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存在着大量的不良资产。如何消化这些不良资产,构造一个健康稳健的金融体系,既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一旦加入 WTO 以后国外银行的大举进军对我国银行业提出的严峻而紧迫的要求。这项工作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和金融界在这方面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把银行的不良资产划拨给资产管理公司,实行以“债权转股权”为主要内容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6.
何秀丽 《科技信息》2010,(26):362-362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企业两种重要的金融资产,在核算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取得这两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及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差额等方面的会计核算却存在许多差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很容易混淆。本文主要就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及出售时的会计核算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金融资产的分类,比较分析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出售金融资产3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以便在实务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能够评价公司财务中的不足,找出影响公司财务的相应指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但它不能充分利用管理会计的数据,也无法区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以及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为此,本文通过引入净经营资产的概念,改进了杜邦财务分析系统,同时利用了公司内部管理会计的数据,得以对企业的活动和资产进行细分,从而更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综合财务能力和风向.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规范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和运用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资产减值的性质,从存货,非流动资产,金融资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方面分析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并购是发生在公司之间的有偿的控制权转移活动,被称为资本市场运营的“皇冠上的明珠”,涉及到组织运营、投融资管理、人力资源等各种理论和实务中的热点和难点话题,因此对并购的研究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对实务操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本文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A股市场上2006年至2012年间发生的并购交易作为研究的样本,考察并购交易中并购绩效的各种影响因素.在研究中,本文分别考察了A股上市公司作为收购公司和被购买公司的并购交易,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并购交易是否属于跨行业、跨国收购,并购交易是否属于友好收购,收购公司的股权结构,并购支付方式.在研究中,A股上市公司作为被购买公司时,CAR和溢价的线性相关显著验证了市场时机假设,并购交易的基本指标如是否友好收购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A股上市公司作为收购公司时,收购公司自身的指标如上市地点、持股比例是影响并购绩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