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俊 《世界科学》1997,(10):31-34
自从2000多年前,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倡导"自生论"以来,人类关于生命起源的认识与研究一直都在不断深入和发展。纵观历史,可见其发展既有持续性,又有阶段性。经过一定阶段的发展或学术争论之后,往往又有个突破性发展时期。学说之争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问题,人类历经200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到目前仅流行的学说或观点就不下数十种。但如果从学说或理论方面来概括,所有这些理论或学说又都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主张地外起源的"宇宙胚种论";一是主张地表起源的"化学起源说"。从根本上来看,…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起点     
一、地球生命来自何处?关于地球生命的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是神创说.此说只在中外的神话故事里仍有地位,对科学研究来说毫无意义.其二是天降说.按此说,地球生命是天外来客.本世纪初,建立电离理论学说的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提出的宇宙胚种论(panspermia)最为出名.后来又有不少人,如荣获诺贝尔奖金的克里克与奥格尔(Orgel)(1973)、横尾与大岛(1979)、豪勒(Hoyle)与威克拉玛兴赫(Wickramasinghe)(1978、1979、1981)等前后提出各种假说.天降说对研究地球生命来自何处的问题,不失为一家之言.但对一般地研究生命起源(不限于地球生命)的问题,天降说等于未作  相似文献   

3.
周俊 《世界科学》1997,(8):13-16
1993年,笔者曾在《世界科学》(1993.[2])上发表了“地球原始有机圈与生命起源同源说”一文,其中重点有三:一是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与原始有机圈的起源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主题进行研讨,即‘以“地球原始有机物(圈)及生命的起源”这一命题来代替传统提法“地球生命的起源”’;二是提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的诞生不仅仅是原始(太阳系)尘云物质的凝聚、集结,而且是自前地球尘云时期起,到地球形成,直至生命出现,形成生物圈,其中有机物与无机物都是同源共生、同步演化和相关发展的”,即“地球由原始弥漫态星云到凝聚态星球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生命是怎样起源的?类人猿是怎样变成人的?它们被列入20世纪迄今未能解答的两大难题。世晃各国学者纷纷提出各种新假说,来探讨其中奥秘,形成了经久不息、越来越热的全球科研热点。本文选择介绍的是其中影响较大,较有代表性的学说。生命:宇宙的恩赐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有两类假说;来自宇宙的"生命地外说"和来自原始地球的"地球产生说"。  相似文献   

5.
记得那是1988年底,我正在北京一位老师处小坐,因为刚刚在他主编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生命与地球同源"的文章,所以我们的谈话内容自然都是围绕生命起源和"同源说"来进行的。临走时他指了指书架对我说,那里可能有一些我用得着的资料,叫我看看,觉得有用的可以拿去作为参考。我查阅着书架上的书和杂志,其中就有《世界科学》,有几本《世界科学》的封面上还盖有"请交换"的蓝色图章。我拿起来翻了翻,其中的内容一下子就吸引住我,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那么清新脱俗,让人耳目一新。有好几篇文章又正好与我当时所做的研究有关,给我很大的…  相似文献   

6.
"生命之树"的谱系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已经启动的"生命之树"(tree of life,TOL)计划,是全世界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倾力建立的一个庞大的科学研究计划,其终极目标是回答关于地球上所有生物类群之间的谱系亲缘关系问题[J].更进一步说."生命之树"就是将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现存的和灭绝的)联系在一起的、蕴涵着巨量信息的系统演化树.可用来阐明生命的起源、生物演化式样与机制、各大门类生物类群的系统演化关系、具不同营养型生物类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生存方式和动态变化规律等.  相似文献   

7.
刘武 《科学》2003,55(4):20-20
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就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争论.近十几年来,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据支持现代人在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古老人类,成为现代人的祖先.这一观点构成了现代人"非洲起源说".与此相对应的"多地区起源说"认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起源于当地的早期智人或直立人.这两种学说的激烈争论,已成为近年国际古人类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虽然"非洲起源说"逐渐获得了日益增多证据的支持,但迄今在非洲发现的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年代仅在距今10万年前左右.缺乏距今10万~20万年期间的化石证据,已成为"非洲起源说"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8.
科学信息     
Science Vol.254,No.5035,1991年 1.对新的宇宙设计图的探索对于目前仍采用的那种解释宇宙中结构形成的学说模式,现在是越来越受人质疑。于是有人提出了新的理论。 2.神经科学的若干进展有15000名神经科学专家云集美国,他们专题讨论了生物物理学中的“斑片钳”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还探讨了某些神经性病变的问题。 3.彗星雨与生命的起源近年来,从事生命起源的研究人员对这样的问题日益关注,这就是彗星活动可能与地球上活分子之间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象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现在有两位科学家提出了生命起源的新观点,他们是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F.Hoyle)和威克拉马辛(G.Wickramasinghe).他们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在化学上起源于外层空间巨大的气体尘埃云,星际云中的生物分子由彗星和流星带到地球和其他行星上.这两位科学家长期从事光波和射电波的研究,以获得宇宙化学结构的信息.他们发现在外层空间巨大的气体尘埃云中,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目前世界上有两大学说,一为"多地区连续进化说",一为"非洲来源说".或曰"取代说".前者主张非洲、欧洲和亚洲的现代人类,从各自地区原有的直立人独自演化而来,他们身上一直保持着各自地区化石人类解剖学上一系列连续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虞震东 《自然杂志》2004,26(4):215-219
本文提出了大地震成因的"电离层 地下核燃烧"假说.从大地震根源开始,到大地震发生共包括15个环节,比较具体地解释了大地震的发生机制.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火山和大地震同一成因说,顺便解释了火山爆发的成因这一科学难题;提出了地下自动冶金说;提出了石油天然气地下化学反应自动生成说,并据此提出了寻找油气田的新的指导原则;提出了行星有可能自动爆炸毁灭说.本假说也使与板块构造有关的三个假说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2.
今年,英国剑桥大学爱德华兹(R.G.Edwards)教授因在体外受精技术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标志着"试管婴儿"这一给世界数百万家庭带来福音的人工生殖技术,在"迟到了30年"后终于得到了诺贝尔评奖委员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文章试图由摹仿说以及亚里士多德对摹仿说的继承和发展入手,认为摹仿应是劳动的一种,艺术起源于劳动和在此基础上人的各种需要的共同作用;摹仿说是劳动起源的一种具体化描述.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分析新词新语的来源及其内部规律,并对其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宿兵  王银秋 《科学》2006,58(6):16-20
人类起源是生命演化的奇迹。也是长期以来生命科学领域最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目前已知的唯一高级智慧生物,人类对自身的起源问题一直十分关心。了解自身是人类最基本的愿望。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思考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历史上有很多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比如女娲造人、亚当夏娃的故事、海猿说、杂交说、外星人说等。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自达尔文发表划时代的进化论以来,“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从一个远古的似猿祖先进化而来”的思想已经被大家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6.
柯伊伯带是20世纪90年代的重大天文发现之一.位于柯伊伯带主带之外的散射盘天体,以其所具有的与彗星相似的轨道大偏心率和高倾角,吸引了人们的注意.这些天体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奥尔特彗星云的关系,成为当前一个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争论课题.本文的轨道演化模拟显示,已知的散射天体中的大多数是非常稳定的,它们很可能起源于该区原始星云;亚稳和不稳定散射天体的大部分来源于散射盘外部,远至奥尔特云区域,极个别来自太阳系内部;在今后至少6 000万年内,当前观测到的散射盘天体不会走近太阳成为彗星.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纸质文件在办公过程中正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电子文件。文章分析了电子档案管理的核心问题,即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并寻求电子档案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With the support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and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the research team led by Prof.Du Jiulin(杜久林)at the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Center for Excellence in Brain ScienceIntelligence Technology,Chinese A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后进生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从各方面客观的分析了形成后进生的原因,便于教师在教育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钟表的起源     
甘沛 《科学之友》2002,(7):38-38
Water clocks were not very accurate, firstly, the water did not drip out at the same speed all the time. As the bowl began to empty, the water pressure decreased. And the water ran out more slowly. Secondly,water could evaporate in very hot weather and freeze in very cold weath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