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可持续城市化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文从分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建筑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严重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薄弱等问题入手,比较了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出了解决城市地域规模与土地资源矛盾以及上述“城市综合症”和实施可持续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相似文献   

2.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原理,从多维空间概念出发,将距离平方和最小扩展为广义加权距离最小,通过求条件极值建立了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级的灰色关联优化模型,并应用于工程实例中。计算结果表明,地下围岩稳定分级的灰色关联优化模型正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际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地下分水岭反映了地下水的汇水范围、空间分布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区域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更合理地进行地下水资源管理.文章根据分水岭的概念模型,结合数学形态学的腐蚀、膨胀运算特点,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分水岭特点的结构元素用于提取地下分水岭点,同时针对分水岭的线性特点,又提出了一种三原点的结构元素用于分水岭点连线.在经过腐蚀—闭运算—腐蚀后,提取了地下分水岭.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以株洲市某住宅小区为例,研究半埋式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场边界条件,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其在使用期间降温和升温两种不利工况下的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并与全埋式地下结构温度应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结构的墙角、板墙连接处等均存在温度应力集中现象;对半埋式超长地下混凝土结构,应力变化最大的是完全暴露在空气中的剪力墙,其最大拉应力比覆土条件下大13.4%;处于半埋条件下剪力墙中部的极大应力差出现在墙体的顶、底部两端,在覆土与裸露交界处发生正负转折,均呈直线分布且变化值相同。此外,结构拐角角度对温度应力分布规律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多频多单站体制的均匀地下介质中二维目标自聚焦成像算法.在Born近似下采用半空间谱域格林函数和目标的爆炸点模型推导出地下目标反演成像公式,借助快速Fourier变换实现地下目标的快速实时成像,避开了耗时较多的大型病态矩阵的正则化求解.针对地下介质电磁参数未知的情况,根据时间反转成像的原理和最小熵准则,进一步提出了目标的自聚焦算法.通过熵计算选取最优聚焦时间确定最优的聚焦图像,修正由于地下介质电磁参数估计偏差引起的成像的目标位置偏移及图像退化.文中用数值仿真的结果证明了在地下介质电磁参数未知情况下,提出的算法能在较短的计算时间内得到好的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地下生态学过程是指陆地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结构、功能的动态变化过程,它与地上过程高度关联,是全面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适应机理的关键.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是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对地下生态学过程各个方面的影响复杂且重要,然而目前在这方面的综述文章并不多见.本文综述了气候变暖和降水变化对土壤碳收支、氮循环、土壤生物以及植物细根的周转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主要瓶颈,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期望促进气候变化背景下地下生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浪底地下厂房裂隙围岩概化地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小浪底地下厂房和尾水洞平面节理模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大城市正在将人口和财富向地下集中,大举兴建地铁、商店、停车场和其他地下公共设施。总部设在日本东京的联合国大学的专家提醒说,大城市在进行地下开发过程中应加强防灾。  相似文献   

15.
16.
提出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进行大型地下洞室群地质信息可视化分析的研究方法,构建了模拟真实地质形态的地下洞室群地质三维可视化模型,直观准确地描述了工程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地质环境。基于所建立的地质模型,可实现与地下洞室群相关的多项地质信息的三维可视化分析。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为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洞室群设计与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7.
18.
用西原模型描述双重孔隙-裂隙介质的流变特性,但其中的瞬弹、粘弹及粘塑性元件由岩块和节理的成分构成,建立了该模型的平面有限元求解格式并引入已开发的计算程序中.针对一个矩形地下洞室围岩中无、有成组正交或斜交裂隙的四种计算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围岩中的位移、应力及塑性区.其结果显示:多组裂隙的作用一是降低了完整岩体的抗剪强度,二是改变了围岩中的应力分布及量值;与单一介质相比,双重介质围岩中位移的方向有所变化,其随时间发展的量值明显增大,并且应力场的分布也有相应的改观;随裂隙组倾角的改变,双重介质围岩中的塑性区范围可能比单一介质围岩中的大或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21世纪的钢铁工业的技术发展趋向为钢铁工业新流程的开发与钢铁传统工艺完善化的竞争。21世纪将是钢铁工业重组的世纪。  相似文献   

20.
基于闭口热力系可用能的概念,探讨了熵的宏观物理意义.将热力系从初态(给定状态)到达末态(与环境相平衡的状态)的过程分为2个连续子过程: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它们也可分别称为热力系与环境的热相互作用(间接作功)和功相互作用(直接作功)过程.揭示了熵的宏观物理意义是系统与环境进行热相互作用(间接作功)时不可用性的量度,这一表述相比于现有文献更为确切.定义了不可用能函数,在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中,它们的表达式分别为T_0S和p_0V,其变化量分别代表闭口热力系统在等容和绝热过程中的不可用能.最后,通过比较克劳修斯和玻尔兹曼对于绝对熵的宏观和微观表达式,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2种表达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