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豪 《科学通报》1983,28(19):1180-1180
GaAs的电子迁移率比si高五倍多,因此GaAs MISFET器件的工作速度更快,使用频率更高。制备高效MISFET,必须在GaAs上形成良好的绝缘介质膜。至今,用热氧化、热分解淀积SiO_2、Si_3N_4、Al_2O_3和SiO_xN_y,以及水溶液或非水溶液阳极氧化等方法得到的结果都不  相似文献   

2.
椭圆偏振光谱分析方法对铁表面阳极氧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宗卿  张胜涛 《科学通报》1990,35(6):429-431
  相似文献   

3.
在两步法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过程中, 观察到氧化铝纳米线的生长. 这种纳米线生长过程不同于通常的化学腐蚀生成过程, 电场和应力的共同作用是导致氧化铝纳米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同时抛光后铝箔表面的纳米压痕也是导致纳米线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椭圆偏振光谱分析方法对铁表面阳极氧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宗卿 《科学通报》1990,35(6):429-429
近半个世纪以来,椭圆偏振技术在材料和化学学科领域的应用,多限于测定固体表面膜厚度和光学常数以及与此等性质有关的范围。黄宗卿与Ord在研究碱性溶液中铁电极的氧化还原时,首先提出了代表△、ψ的总变化的新物理量——光学参量变化速率(optical tracki-  相似文献   

5.
穆绍林 《科学通报》1985,30(6):438-438
众所周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绝缘体。然而,在1977年的纽约科学院会议上,MacDiarmid,Heeger和Shirakawa等宣布了他们第一个发现了通过掺杂后的有机高分子(CH)_x的导电性。他们通过化学或电化学的掺杂(即通过化学或电化学的氧化和还原)将聚乙炔膜的电导从绝缘体(σ<10~(-10)ohm~(-1)·cm~(-1))提高到半导体和金属导体(σ>10~3ohm~(-(?))  相似文献   

6.
在含有乙醇的氢氟酸溶液中,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高度取向的TiO2纳米管阵列,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表征,探讨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垂直生长于钛基底表面,分布均匀,管径约为90nm,管壁厚约20nm,管长约400~500nm,并且表现出更大的禁带宽度和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此外,使用该纳米管对对氯苯酚的光电催化降解实验表明,光电催化效率明显高于光催化和电化学过程之和,表现出一定的光电协同作用;施加的阳极偏压也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7.
太阳极轨天文台利用高轨道倾角(≥80°)和小椭偏率轨道,将首次实现正面对太阳极区磁场和速度场高精度成像观测,结合多波段遥感和原位测量,为解决太阳磁活动周起源的世纪难题提供决定性观测,为破解“原始”高速太阳风的起源效应之谜提供直接观测支撑,为理解日球层整体结构突破性创建数据驱动的日球数值模型.  相似文献   

8.
在含有乙醇的氢氟酸溶液中, 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高度取向的TiO2纳米管阵列, 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紫外-可见漫反射(DRS)和荧光光谱(PL)对样品进行表征, 探讨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形成机理. 结果表明, 制备的TiO2纳米管阵列垂直生长于钛基底表面, 分布均匀, 管径约为90 nm, 管壁厚约20 nm, 管长约400~ 500 nm, 并且表现出更大的禁带宽度和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 此外, 使用该纳米管对对氯苯酚的光电催化降解实验表明, 光电催化效率明显高于光催化和电化学过程之和, 表现出一定的光电协同作用; 施加的阳极偏压也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9.
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武扬  乔利杰  高克玮 《科学通报》2000,45(24):2581-2588
对阳极溶解型应力腐蚀进行了评述:(1)区分应力腐蚀类型(阳极溶解还是氢致开裂)的方法;(2)氢在阳极溶解应力腐蚀中的作用;(3)腐蚀促进局部塑性变形并使之局部化,这是应力腐蚀新机理的基础;(4)评述了现有的各种应力腐蚀机理;(5)应力腐蚀新机理。  相似文献   

10.
硬膜氧化     
余柏年 《科学通报》1960,5(20):616-616
在鋁及鋁合金的表面上用电化学方法生成坚硬的厚层氧化膜,即称硬膜氧化。这在国际上还是一項新工艺。鋁上的硬膜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貭。它的防腐性能极好,普通的氧化膜用噴盐雾試驗,經250小时后腐蝕,而硬膜能耐13,000小时。純鋁上硬膜的硬度能超过淬火后工具鋼的硬度,前者的硬度为1500公斤/毫米~2,而后者的硬度为1100公斤/毫米~2。硬膜氧化以后的另件,耐磨性能可提高到3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12.
PEDOT作为阳极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勇  段炼  王立铎 《科学通报》2002,47(15):1152-1155
将PEDOT/PSS(poly-3,4-ethylenedioxythiophene/polystyrenesulfone acid)导电基片用于制备柔性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清洗工艺,器件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导电膜表面与器件性能的关系,在优化后的条件下,最大亮度为2760cd/m^2,外量子效率最大值为1.4%,已接近ITO作为阳极的器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GTO阳极尖峰电压产生和变化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 《科学通报》1993,38(12):1135-1135
1 缓冲电路的作用图1给出了带电感负载的GTO斩波电路,图中由电阻R_S、电容C_S和二极管V_S组成极性缓冲电路.缓冲电路中的布线电感和电容中的寄生电感由L_S表示.由于缓冲电路的作用,关断时GTO的重加du_A/dt减小,开关损耗下降,才使GTO得以安全运行.此  相似文献   

14.
龙朝琳  李守杰  康博  程伟 《科学通报》2023,(21):2737-2747
甲烷氧化菌素(methanobactin, Mbn)最早发现于甲烷氧化菌,是一类由核糖体合成的翻译后修饰肽,其特征是特定的半胱氨酸残基被修饰成恶唑酮-硫代酰胺基团. Mbn对铜离子具有高度亲和性,在甲烷氧化菌的铜稳态生理调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在其他种属的细菌中也发现了Mbn操纵子的存在,并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五大类(groupsⅠ–Ⅴ).目前已经分离鉴定的Mbn既有结构的保守性,也有序列的特异性.除了铜螯合特性, Mbn还被证明具有氧化酶活性、解汞毒能力以及抑菌作用等,尤其在治疗铜代谢相关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本文对Mbn的种类、结构、生物合成机制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应用前景,旨在为Mbn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5.
王葆仁 《科学通报》1985,30(5):352-352
烷烃混合物的氧化,例如从石蜡氧化以制取混合脂肪酸,工业上早已进行了研究。以气态烷烃进行氧化,研究氧化反应机理,也有_些报道。但从合成角度,研究从纯粹烷烃制取烷烃氧化衍生物,则文献上尚属少见。在作者的实验室里曾研究了乙氧羰基甲烯对已烷的插入反应。为了考查甲烯是以单线态还是以三线态进行插入,比较了有氧(空气)和无氧存在时对插入产物的影响。结果产物的  相似文献   

16.
陈琪  蔡海江 《自然杂志》1995,17(6):322-326
氧化反应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机体通过葡萄糖、脂肪酸以及氨基酸的氧化反应,为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在机体的氧化反应中,O_2一般获得4个电子,从而被还原成水。在少数情况下O_2获得的电子数不足4个,形成了氧自由基,其中氧的一价还原形成超氧化物阴离子(O_2),二价还原为过氧化氢(H_2O_2),三价还原则成羟自由基(OH)。上述自由基均有高度活性,但对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产生各种化学损害。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这些自由基一旦产生,便能通过抗氧化体系予以迅速清除。如果氧化反应亢进和/或抗氧化体系功能障碍,就可引起体内氧自由基增多,从而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近年来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项热门话题就是:脂蛋白的氧化性修饰可以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7.
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水热法将商用二氧化钛(P25)、无水乙醇和蒸馏水置于高压釜中搅拌分散, 得到二氧化钛浆体. 采用刮涂法在ITO/PEN衬底上低温制备了柔性光阳极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进行SEM, UV-vis, FTIR和电池光电性能等表征和测试, 分析不同条件对柔性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185℃高压釜中水热处理12 h制备的二氧化钛浆体, 稳定性高, 均匀性好. 所组装的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在100 mW/cm2模拟太阳光照下, 光电转换效率达到3.4%.  相似文献   

18.
王世珍  刘凯泷  詹东平 《科学通报》2021,66(10):1240-1249
由于选择性好、效率高、无副产物和绿色环保等优点,生物电催化合成反应备受关注.氧化还原酶分子内部及其与电极界面间的电子传递效率,决定了生物电化学合成的效率.本文对近年来酶电催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聚焦氧化还原酶分子内的电子传递机制,阐述氧化还原酶共进化电子传递网络改造、分子开关设计、导电模块组装等酶分子内电子传递的调控策...  相似文献   

19.
湿式氧化再生活性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奚祖威 《科学通报》1960,5(20):634-634
二元酸是宝貴的化工原料,分子中碳原子数在四个以上的二元酸,如丁二酸、已二酸、辛二酸、壬二酸及癸二酸等都是合成纤維、合成树脂及增塑剂等高分子工业的重要单体,也是医药、染料等有机合成工业的原料。目前它們一般的生产方法都是从来源少而价較貴的原料通过繁复或昂貴的方法合成的。随着高分子工业的日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