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文摘     
世界电子产业迅猛发展 80年代以来,以电子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日新月异,推动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美国电子产业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2%以上,日本为36%。1990年电子技术产品的世界总销售额将从1980年的2370亿美元增加到5000亿美元。自1979年美国克雷公司研制成世界第一台进行超高速计算的巨型电子计算机以来,巨型机的发展十分迅速。1985年,全世界巨型机有165台,1986年有258台,预计1990年将达到1675台。美国大型计算机的销售额占世界销售额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即已有生产载重汽车为主的汽车工业。战后1945—1955年为日本汽车工业恢复时期,1951年汽车产量已达34万辆,其中轿车3600辆,已接近战前水平。1956年—1970年为日本汽车高速发展时期,1971年产量为580万辆,到1980年汽车产量增加到1104万辆,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其中轿车产量为704万辆,占汽车量的63.7%,1988年汽车产量为1269万辆,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汽车工业已成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之一,与造船、钢铁工业一起成为日本的三大经济支柱。  相似文献   

3.
去年,西欧汽车销售量达1300万辆,比前年增长4.6%。西欧的几乎所有汽车制造公司都满负荷地生产,获利颇丰。就连5年前还深陷危机之中的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去年赢利也达创纪录的14亿美元。看上去西欧汽车市场一派繁荣。在繁荣后面,竞争更趋激烈。西欧是汽车工业发达地区,在相当长时期内,西欧汽车的生产和出口均占世界首位。但近年来,由于西欧汽车市场基本饱和,加上日本和美国汽车的强有力竞争,汽车战在西欧市场上越演越烈。由于利率的上涨和需求的停滞,预计今年西欧汽车销售量将下降5%,1990年可能下降10%。1992年欧洲共同体建立大统一市场之后,各成员国就必须按规定降低贸易壁垒,允许进口更多的非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美贸易的严重失衡令美国人愤愤不平。而汽车问题则是导致美国对日本高额贸易逆差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日益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工业,要求对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总量进行限制的呼声迅速高涨。布什总统新年伊始的日本之行带上了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首的经济界巨头,充分显示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焦躁不安的心态。攻势凌厉:美国人难以招架造成这次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强烈反感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开始的日本产工具车(乘客、载货两用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不正当销售行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业协会还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告发了丰田、马自达、日产、三菱等4家日本汽车公司;同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首脑先后在电视上露面,指责日本汽车侵吞美国市场,夺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1991年初,全美汽车工会要求日本进一步自动限制在美国市场上日本汽车所占的比例,主张对日本汽车采取强硬立场。同年3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  相似文献   

5.
1989年,日本汽车占领了美国30%的市场,日本的家用电器在美国甚至世界的市场占有率也相当高。靠应用技术发家的日本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经济发展势头如日中天,沾沾自喜的日本人开始嘲笑“美国工人已到了缺乏劳动道德的地步”,美国企业正在丧失竞争力。然而,话音未落,199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却翻了个,首先是美国曾经落后很多的汽车、机械、电子等行业重新取得了竞争优势,几家权威的国  相似文献   

6.
吴再丰 《科技潮》2001,(7):56-57
近年来,乌龙茶享誉世界,在日本各地超市的货架上各种品牌的罐装、瓶装乌龙茶饮料琳琅满目。可是20年前日本还没有这种饮料,自80年代初这种饮料才在日本出现,当时日本的大手商社还担心有谁肯花10日元(近1美元)买这种饮料喝呢?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经过短短几年的宣传和努力,到1990年日本的销售量已达7.61亿升,相当于日本全国从小孩到老人平均每人6升强,而且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滚滚的财源让商家眉开眼笑,一时间,日本大公司竟相与我国福建省签订长期进口乌龙茶叶的合同,一场争夺乌龙茶饮料市场的商战由此开始。那么,何以乌龙茶饮料会成为人们喜爱的饮料呢?  相似文献   

7.
中华2.0AT     
品质革命,世界精粹一身宠 意大利著名设计师乔治.亚罗精心力作:日本三菱一体化发动机;宝马技术支持;保时捷(PORSCHE)全新优化底盘系统;世界著名汽车设备制造公司工艺设备;整车配套件国际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开发,全球采购、英国MIRA公司整车性能测试……中华2.0AT,超越期望,以中国智慧驾驭世界精华.世界瞩目,尊贵非你莫属.  相似文献   

8.
二次大战后,日本积极发展汽车业作为国家工业的重要支柱。50年代到60年代,政府规定凡是进口汽车都必须缴纳40%以上的关税,这样就大大控制了汽车的进口。到了1978年日本汽车工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日本车具有很大的竞争力,政府这才取消了汽车进口税。1951年日本从外国进口的汽车占日本汽车总数的45%,1954年下降到23%,到了1960年只占1%,而这1%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奔驰”牌豪华型汽车。  相似文献   

9.
<正> 1 家用洗衣机的发展概述 80年代以来,世界家用洗衣机迅猛发展,到1980年,世界洗衣机总产量约3000万台/年;其中,日本年产约465万台,美国约年产625万台;1990年日本年产约470万台,其中全自动套缸式占60%;洗衣机在发达国家的普及率也很高,以1980年为例,日本为99.5%,美国72.5%,西德89%,法国75%;日本本国年需要洗衣机量约380~390万台,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1992年世界投资报告》中的资料显示,到1990年底跨国公司在世界上已超过3.5万家,其海外子公司约15万家。1990年跨国公司对国外的直接投资额(FDI)为2250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额约1.73万亿美元。1991年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的销售总额约5.2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8.3%。面对世界上巨型跨国工业公司的竞争和挑战,我国大型工业企业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更积极地去参与国际竞争和交换,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1992年5月,在意大利汽车城都灵市举办的第64届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以"汽车与环境"为主题,展出了世界各大汽车公司最新研制的样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各种无空气和噪音污染的新型电动汽车。从所展出的样车及技术显示,各大汽车公司不宣而战,展开了电动汽车技术及未来市场大竞争。法国预测,到21世纪初,欧洲市场的电动轿车将达25万辆。日本在为10年内成为最先进的电动汽车技术及生产大国而巨额投资。不言而喻,电动汽车必将替代汽油汽车而充当21世纪交通工具的主角。随着汽车数量猛增,废气和噪音已成为现代城市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虽然许多汽车采用了无铅汽油、节油装置和消声器  相似文献   

12.
据日本厚生省1990年发表的人口动态统计数字,日本的总合生育率为1.57,这就是说日本妇女一生之中平均每人生育1.57个孩子。这是日本自1973年人口出生率下降以来最低的出生率。80年代以来,日本出生人口逐年下降,1980年为158万人,1989年为124万,据推测,1990年为114万,到2000年仅111万。如果这  相似文献   

13.
世界汽车工业在六十、七十年代发展迅速,汽车产量成倍增长,1979年年产汽车4,410万辆。进入八十年代,日本汽车产量剧增,1980年达1,104万辆,超过了美国(801万辆),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4.
东京燃气公司与日本特殊陶业公司正在共同开发燃料电池汽车专用的小型制氢装置核心技术,为下一代燃料电池汽车普及做准备,计划2015年开始示范试验,2020年前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开发航天技术从1955年研制探空火箭开始,至今35年,已成为世界第4个用自己制造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也是继美、苏之后第3个能独立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国家。从1970年2月发射第一颗“大隅”号卫星,到1989年底日本已成功发射了43颗航天器,仅次于苏、美两国。1990年3月18日又成功发射了日本第一颗月球卫星“缪斯A”号,已经发回月球的清晰照片。  相似文献   

16.
2002年无论在世界汽车史还是在中国汽车史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恰逢日本也是全球著名SUV品牌的帕杰罗诞生整整20年,中日两家厂商宣布它将在中国扎根落户.  相似文献   

17.
通用汽车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和CEO理查德·瓦格纳说,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市场,与日本很接近,在今后几年当中,中国汽车销量会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18.
站在别人肩膀上摘成果 1990年10月,日本夏普公司向一名美国科学家授奖,感谢他在25年前发明了平面液晶显示屏幕,使该公司获得大量盈利.  相似文献   

19.
日美之间的贸易战已从汽车发展到纸烟。去年,美国烟在日本市场上只占纸烟总消耗量的1.35%。从金额来说,去年美国纸烟在日本的销售额只有3亿美元,占日本纸烟销售总额的2.6%。据说,日本人爱吸美国的弗吉尼亚烟。美国认为,如果美国烟在日本能和日本烟处于平等地位,美国烟的销售额便会轻而易举地上升到10—20%。但是,日本烟草和食盐专卖公司却使美国烟难以顺畅地进入日本市场。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美国资本大量涌进日本。1985年美国资本在日本开设的企业就有185家,比1980年的70家增加157%,估计1986年会超过200家,使美美国公司占在日本的外国公司的比例从1980年的20%强上升到1986年的30%强。在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厂商纷纷去海外寻找投资场所和美元急剧贬值之际,为何美国资本反而纷纷大量涌进日本呢?据专家们分析的主要原因有:一、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