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家石油储备基地落户舟山海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出要充分重视建立与国力相适应的石油战略储备。石油战略储备,事关国家与产业安全。目前我国石化企业的石油库存量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抵御国际石油市场冲击与能力较弱;并且在我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拉动下,未来石油及石油产品的需求会有较快增长,石油进口量也将不断增加。为此,有必要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和企业商业储备,形成中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储备进口原油基地,应在我国沿海具有深水港口条件、并能将储备的原油经济、方便地送往炼油厂的地区优先布局。  相似文献   

2.
郑晓鸿 《奇闻怪事》2009,(11):72-72
石油,有“黑色黄金”“经济血液”的美誉,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全球政治格局、经济秩序和军事活动的重要商品,几乎所有国家都把石油置于能源战略的核心位置。因此,及早建立石油储备体系、拥有适当的石油储备也就自然成为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刘豆豆  乔海波  乔梁 《科技信息》2009,(29):190-190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概况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健全石油储备体系,中国从2003年开始筹建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是中国规划的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第一个交付使用的项目,于2006年10月建成并收储原油。除镇海和舟山基地外,列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一期规划的还有黄岛、大连两个项目。2008年底,四个基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另据了解,今年国家将推动二期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4.
石油是现代工业的的血液,当前国际石油金融衍生品交易数量远远超过实际原油交易量,石油金融化的国际趋势已经形成,石油价格的决定已经由商品供需定价转变为金融衍生品定价。本文首先从原油消费量、原油对外依存度以及原油价格波动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经济对国际原油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国际石油金融化进程中面临的石油储备不足,缺乏石油金融定价权,以及经济安全受到石油价格波动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提出我国应当加大原油储备力度,完善石油金融衍生品市场,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利用不同的方式形成多层次的石油资产储备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陈佳 《科技咨询导报》2012,(24):255-25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资源供需矛盾愈发紧张,当前我国石油安全领域面临的内外双重问题,在这种不利条件下构建中国石油安全储备体系以保障我国石油安全供应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就现阶段下建设中国石油储备安全体系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方式决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几种石油储备方式的储油原理作简要介绍,详细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对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方式展开论证,并采用模糊数学理论进行优化、决策.结果表明,海上储油方式有较大优势而作为首选,并给出了海上石油储备方式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油价上涨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强化国内外资源勘探开发、建立石汕储备、加强对节油工作的宏观管理与协调等应对措施,以化解石油风险,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相似文献   

8.
作为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的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其场区环境及工艺设备的复杂、大面积爆炸危险区域的立体分布以及其对于持续安全生产的高要求决定了其照明系统方案设计的复杂性.本文为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场区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照明系统方案,充分满足了其特殊场所照明设计的要求.本方案在某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实际运行中安全可靠效果良好,为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安全高效低耗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今后特大型石油库的场区照明系统方案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世界所有大国而言,石油战略储备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满足国家安全的需要,世界不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等都建议设立3个月的石油战略储备。对于中国而言,这就需要战略储备石油3×107~9×107 t,这需要一个长时间段和大量资金注入才能完成。如果基于“功能”储备补足“资源”储备的一个新理念来思考,这一目标可以较容易地完成。即储备一定百分数的甲醇来替代石油,则国家安全也可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石油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利用周期.确保安全合理用油,我国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本文结合目前中国的石油储备及应用现状.从五个角度提出了构建石油安全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海  傅新 《当代地方科技》2011,(6):105-105,112
国家战略储备制度是指,依照一定法律规定和授权,由国家政府(联邦或中央政府)统一实施的战略储备及其管理制度。与一般物资储备不同的是,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强调的是其战略性。战略物资事关国计民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为了维护国家和经济安全及保障战争的需要,应改善我国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健全储备制度,准确预测物资需求并进行科学论证,合理调控和规划储备品种和数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际石油价格快速上涨、中国石油供需缺口日益增大的状况,分析了油价上涨对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影响,阐述了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准备和行动措施,提出大力发展替代能源、暂不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大力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国能源现状和能源安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日本能源战略的经验。借鉴日本的做法,我国的能源战略应抓紧能源战略储备的立法,切实做好能源战略储备工作,通过友好的外交关系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从而维护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石油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和石油期货市场,实现石油供应多元化,构建油运安全体系,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发展替代能源等都将是规避石油危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在我省已实施多年,但是由于我省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各地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本文针对我省在推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践中所存在的法律缺陷,探究如何通过法律的力量,为土地收购储备提供依据和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16.
耕地保护始终是土地管理的首要任务,我国已形成堪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一直以行政和法律两种手段为主,效果并不理想。耕地与建设用地是一对矛盾,这对矛盾背后的根源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本文以经济根源作为研究的新视域,以激励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引入发展权购买,建立耕地储备制度;通过税费政策,提高占用耕地的成本等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新机制,以促进我国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资源稀缺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显得尤其值得重视,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总量迅速增加,石油供求矛盾,将会更加严峻。为确保我国石油供应与经济协调发展,应制定如下的石油能源发展对策:石油勘探和开发投资,实现国内石油战略接替;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业政策,提高油气工业的竞争力;建立二级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必要的抗风险能力;海外油气扩张战略;积极开展能源外交。  相似文献   

18.
王东海 《科技信息》2007,(8):157-157
近年来,大量的媒体以为:“中国正面对一场能源危机”。搞的国内人心惶惶,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评价中国呢?目前中国石油的供需形势究竟如何呢?本文主要对我国石油供应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扩大境外石油勘查的开发,取得份额石油储量和产量,加强石油炼制和输油管道的合作建设,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的石油供应的安全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由于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日益紧张,近期内,石油天然气立法成为国家立法活动的重点和热点。石油天然气作为对全球的经济、政治、外交、安全起着巨大影响作用的战略物资,影响着当今世界的局势。目前中国在油气行业规制方面存在许多缺陷。在对进口油气资源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中国,这无疑会对油气资源的稳定供应、战备储备和经济安全上造成严重的威胁,而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石油天然气法》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世界石油峰值及我国油气供需预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以立足国内为主、加强国内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能源发展的多元化战略,以及开拓海外油气资源、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