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了四机并联全辐射冷却推力室的热特点.忽略径向导热,考虑推力室外向的相互及自身辐射交换、内壁经喷口的辐射泄漏以及周向和轴向的传导热量,建立了推力室壁的能量方程.计算表明,推力室之间的辐射传热引起的周向温度畸变,主要取决于推力室间的相对间距L/D,而与原壁温水平无关.对仅有两对角推力室工作、另一对推力室不工作时的温度分布特点也作了分析.经地面模拟和实验验证,数值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四机并联全辐射冷却推力室的热特点。忽略径向导热,考虑推力室外向的相互及自身辐射交换、内壁经喷口的辐射泄漏以及周向和轴向的传导热量,建立了推力室壁的能量方程,计算表明,推力室之间的辐射传热引起的赂向温度畸变,主要于推力室间的相对间距L/D,而与原壁温水无关,对仅有两对角推力室工作、另一对推力室不工作的温度分布特点也作了分析,经地面模拟和实验验证,数值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李华  钟毅  刘洋  夏江涛 《太原科技》2014,(12):110-112
对目前3种较为常见的高炉铜冷却壁:轧铜冷却壁、铸铜件内埋铜管冷却壁、铸铜件内埋钢管冷却壁进行三维建模,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对3种铜冷却壁进行了传热分析和热应力分析,通过分析数据表明:从温度场结果来看,轧铜冷却壁的冷却效果最好,埋铜冷却壁冷却效果和轧铜冷却壁接近,埋钢管冷却壁的冷却效果最差。从热应力场的分析结果看,轧铜冷却壁和埋铜冷却壁的性能差别不大,埋钢管冷却壁受到的热应力最小。  相似文献   

4.
以基于科恩达曲面诱导送风在固壁辐射板上形成低温气膜的空调末端装置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气膜的形成机理,气膜与固壁辐射板热交换效果,辐射与对流结合的传热方式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经降温除湿处理以290 K送出的空气自出风口至固壁辐射板末端形成了一层良好贴附于辐射板的冷气膜。冷气膜使固壁辐射板降温冷却(平均温度为296.32 K),并通过辐射与室内热源进行热交换;气膜卷吸室内空气,同时吸收辐射板部分热量后温度上升,室内人员区域内平均温度维持在299 K左右,且形成了速度为0.2 m/s以内的空气环流。根据有关设计参数标准,该空调装置能够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5.
高炉冷却壁温度场分布与热流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阐述了高炉冷却壁在稳定状态下的温度分布的数值解析方法,分析了热流程度对铜冷却壁和铸铁冷却壁最高温度的影响。比较了铜冷却壁与铸铁冷却壁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高炉冷却壁整体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高炉冷却壁冷却水管半径、冷却水管间距、水管距热面距离 、冷却壁壁体厚度等对冷却壁热面最高温度和热应力的影响。综合冷却壁结构优化分析,得到冷却壁最优结构尺寸组合是:水管半径20mm、水管间距为220mm,水管距热面距离为90mm和冷却壁壁体厚度125mm。  相似文献   

7.
冷阴极轴向引出改进型彭宁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文[l]基础上,采用改进高温弧放电室结构设计的途径,研制了适宜高温工作的固气两用冷阴极轴向引出改进型彭宁离子源.源结构与改进图1为高温用彭宁源剖面图.针对高温工作时关键部件形变对源性能的影响及国外该源型磁场冷却壁紧靠高温弧室,难以实现弧室料炉内高温的结构弱点,本源作的改进是:  相似文献   

8.
冷却水管表面合金化球墨铸铁冷却壁的热应力和热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高炉长寿的需要,开发了一种具有高冷却性能的铸铁冷却壁. 利用热态实验数据确定了合金化管铸铁冷却壁温度场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采用ANSYS软件和热-结构耦合的方法分析炉温、渣皮和边缘接触压力对高温状态下铸铁冷却壁热应力及变形的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铸铁冷却壁热应力,控制其变形. 根据球墨铸铁强度分析理论提出评价长寿铸铁冷却壁冷却能力的新概念--高周热负荷.  相似文献   

9.
基于Aspen Plus工业系统流程软件,建立了气流床气化系统中的洗涤冷却室模型,模拟预测了入口合成气的温度、压力和洗涤冷却黑水的温度、水量等操作参数对洗涤冷却室出口合成气水汽比的影响,并对洗涤冷却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入口合成气或洗涤黑水的温度升高使洗涤冷却室的温度升高,出口合成气的水汽比增大;出口合成气的水汽比随进口合成气的压力升高而减小;洗涤冷却室入口黑水流量增大,出口合成气的水汽比有所降低。对洗涤冷却室的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洗涤冷却室室内压力增大和入口合成气温度的升高,洗涤冷却过程的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铸铜冷却壁的热态实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炉温、边缘接触压力对铸铜冷却壁热应力和热变形的影响.热态实验结果表明,铸铜冷却壁的冷却能力与轧制铜冷却壁相当,能够承受180 kW/m~2的热负荷,短时间内能承受250 kW/m~2的热负荷.热应力计算结果表明:铸铜冷却壁在高热负荷下不会产生疲劳裂纹.通过在杭钢2号高炉的工业测试说明铸铜冷却壁有很强的挂渣能力,且渣皮稳定.因此,铸铜冷却壁满足了高炉长寿的要求.由于铸铜冷却壁具有冷却能力大、自由布置冷却通道走向、成本较低等优势,因此有着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热辐射对中庭火灾烟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中庭火灾特点,提出了考虑辐射换热损失和壁面传热损失,不考虑燃烧过程视火焰为体积热源,浮升力作用下火灾烟气紊流流动的场模型,引入6通量辐射换热模型,分析热辐射对中庭火灾烟流的影响,并将辐射换热损失计入壁面传热损失,简化辐射换热模型计算,采用PHOENICS通用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中庭温度相对较低,较射换热的影响较小,将壁面传热系数取最大值,从而将辐射换热的影响计入壁面传热损失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应进一步完善数学模型,引入燃烧子模型。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以2个平行平面辐射换热公式作为蒸汽锅炉炉内火焰对四周水冷壁进行辐射传热计算的基本公式,该式是在炉膛截面各处温度相同、从炉膛中心到四周水冷壁平面不发生辐射强度任何减弱的前提下获得的,因此,计算偏差在所难免.假设炉膛为横截面积和高度与近似矩形立方体的炉膛横截面积和高度相同的当量圆柱体,以辐射强度沿射线行程变化的能量方程,推导出一维(横截面的径向)的辐射能在从炉膛中心向四周壁面传递时因火焰介质的吸收、自身辐射和散射作用造成的辐射强度的减弱,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考虑了辐射能沿截面方向从炉膛中心向四周壁面减弱后的炉内辐射传热公式.分析了所得公式的特点和适用性.所提出的公式和现有某些计算方法,对大型煤粉电站锅炉燃用含灰量不同的3种典型烟煤时分别进行了炉膛出口烟温的计算,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高炉镶砖冷却壁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了一个三维柱坐标系下冷却壁传热计算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该软件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高炉镶砖冷却壁的温度分布情况,同时研究了炉内对流换热系数、冷却水速度、水管间距及砖衬厚度对冷却壁及耐火材料温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模拟航天产品试验所需极端温度环境和测试航天产品在较大升降温速率条件下的耐受能力,研制了区别于传统热真空罐的氦气氛高低温试验箱,其净空间尺寸为2m×2.2m,可以通过强制对流与辐射换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升降温速率.同时,以液氮和四缸两级斯特林制冷机为双冷源,对高低温箱的降温性能进行测试,考察了高低温箱内空间的降温极限以及达到多个目标温度的降温速率等.结果表明,在液氮与斯特林制冷机共同作用的条件下,通过氦气的强制对流、再将氦气抽除的技术手段,可使热沉温度降至-210℃以下.  相似文献   

15.
对影响柴油机燃烧室零件传热损失大小和热负荷高低的若干因素进行了研究.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计算了燃烧室零件温度场和热流密度分布,并进行了实验测量.针对改变结构设计和冷却方案的不同情况进行了热负荷和传热损失的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燃烧室壁温变化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低散热柴油机燃烧室零件的优化设计思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芯材为石蜡,壁材为密胺树脂,相变温度为35.66℃,相变潜热为158.7J/g的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制冷背心原理样衣,与隔绝式防护服配套使用,并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防化研究院生理评价试验中心对制冷背心进行生理评价试验。在室温36℃,相对湿度60%的条件下,测定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的人体胸温、手温、腿温和肛温等参数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结合人体产热,散热经验式与伍德科克人体散热理论建立模型,探讨人体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对如何提高人体着装舒适度和延长隔绝式防护服穿着生理时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人体胸温、背温、手温、腿温和肛温明显下降;通过建模计算分析,穿着隔绝式防护服配有制冷背心前后的人体平均体温随穿着时间的变化关系计算值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变化趋势一致;在相同条件下,穿着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过程中,人体体温较穿着未配有制冷背心的隔绝式防护服有所下降,上升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型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在高空、低速条件下的流量分配、沿程参数和壁温分布计算,对该型发动机燃烧室的冷却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空条件下,火焰筒同一轴向位置的壁温随马赫数的增大而升高;气膜冷却有一定的冷却保护有效长度,使得火焰筒壁温沿轴向分布呈锯齿形。  相似文献   

18.
铸铁水平连铸用圆结晶器水冷套换热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铸铁铸用圆结晶器水冷套的换热模型,给出了换热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采用该计算方法可以计算不同水道结构参数和不同水流参数下水冷套的换热效果,其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符合。该计算方法可为设计结晶器水冷套时使用,并与可已有铸铁水平连铸铸坯凝固过程数值模拟计算程序结合,使之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燃烧室新型迷宫复合冷却结构的设计与换热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燃烧室迷宫复合冷却结构是一种集冲击、对流换热和近似发散冷却于一身,兼具冲击冷却、对流换热冷却和席壁冷却结构优点的创新性冷却结构。本文在研究该结构冷却机理的基础上,从实用的角度出发,以某型现役发动机燃烧室改型设计为例,对瓦块式迷宫冷却结构进行设计,并进行换热分析和壁温计算。初步研究表明,该冷却结构的冷却性能优于全气膜冷却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