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三维光滑有界区域Ω中, 考虑一类稳态不可压非牛顿Boussinesq方程组的第一边值问题. 在外力项某一范数适当小的条件下, 用迭代方法证明当指数p∈(1,2)时方程组正则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2.
考虑一类具有非线性内部源和非线性边界条件的一维发展型p-Laplace方程组正解的爆破性及整体存在性. 利用正则化方法证明了该方程组局部解的存在性和一个弱比较原理, 并通过构造上下解获得了正弱解整体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初值假设下, 正弱解整体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只与方程组的指数(p1,p2,m11,m12,m21,m22,q1,q2)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Schauder不动点原理和非线性Leray-Schauder抉择定理建立了二阶p-Laplacian方程组奇异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和有界性.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双曲线拟合精度和速度,克服M 2因子测量过程中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采用正规方程组拟合双曲线的方法,给出了三角分解法求解正规方程组的快速数值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正规方程组求解光束质量M2因子与奇异值分解法所得结果是一致的,且该方法速度快、精度高,运算速度可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利用“挖孔”的罚方法, 将p-调和方程组转化为单个方程的边值问题, 得到了p-能量极小值可以被单个方程弱解梯度的Lp模表示.  相似文献   

6.
作者提出了多角形区域上不连续介质问题.(γ(x)u(x))=0基于直接边界积分方程的机械求积法.作者首先导出了多角形不连续介质问题的等价直接边界积分方程组,然后采用三角周期变换,去除边界积分方程组解在角点的奇异性,利用SidiIsraeli求积法则,构造机械求积法.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计算量低且具有高精度.  相似文献   

7.
 主要研究同余方程组有解时,关于m=(m1,m2,…,m2r)解数的问题.通过引入初等的方法,得到当r=4时,该同余方程组关于m解数的上界估计.  相似文献   

8.
研究具有非局部边界和非局部源项的一类抛物型方程组非负解的整体存在与爆破性. 用上下解方法得到了方程组解的临界指数p=(p1+q1)…(pk+qk)-1, 证明了: 当p≤0, 且0≤∫Ωψi(x,y)dy<1时, 方程组存在整体解; 当p>0时, 对于充分大的初值, 方程组的解在有限时刻爆破. 并讨论了解的爆破率.结果表明, 初值和指数的大小对方程组的解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种散乱点双三次多项式自然样条插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对空间散乱点的一种双三次多项式样条插值, 使得插值函数对x与对y的二阶偏导数平方积分极小(带自然边界条件)。用希氏空间样条方法,得出其解可表为一个双一次多项式与分片双三次多项式之和。它的系数能够用线性代数方程组确定,方程组系数矩阵对称,可用改进的平方根法解。例子表明方法简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考虑时标线性微分方程组的Massera准则, 应用常数变易法证明了时标线性微分方程组yΔ=A(t)y+f(t)存在ω-周期解的充要条件是其存在一个有界解.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BaC2高压相R3m的晶体结构、 力学、  热力学和电子结构等性质. 计算结果表明:  BaC2的I4mmm相较高压相R3m的离子性更强. 在0 K 时, 由BaC2的I4mmm相转变为R3m相的压强为3.6 GPa, 与实验结果相符. 高压相R3m的弹性常数满足波恩\|黄昆判据, 因而其晶格力学性质稳定. 布居数分析表明, 在高压下, 从Ba原子至C原子的电荷转移在I4mmm至R3m相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较大. 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进行NaCl和Na2CO3胁迫下高粱MAPKs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 探索高粱MAPKs基因在胁迫条件下参与信号传导的机理. 结果
表明, 从高粱基因组中鉴定出16个MAPKs基因, 命名为SbMPKs. 这些SbMPKs在NaCl和Na2CO3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明显不同, 表明中性盐胁迫诱导的信号响应不同于碱性盐. 在NaCl胁迫下, 除了SbMPK13的表达量在12 h时达到最大值外, 所有高粱MAPKs基因在24 h内表达持续上调; 在Na2CO3胁迫下, 只有SbMPK3,SbMPK10和SbMPK13表达上调, 表明这3个基因可能与高粱碱性盐胁迫应答反应有关.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SbMPK13属于C组MAPKs基因, 并且与水稻中受脱落酸(ABA)和盐胁迫诱导表达的OsMAPK2亲缘关系较近, 进一步证实了SbMPK13可能是参与高粱盐胁迫应答的重要调控基因.  相似文献   

13.
LEAFY(LFY)基因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控制着花序分生组织向花分生组织的转变,而且控制着开花时间.通过基因组PCR扩增,获得了菊花‘千手观音’LFY同源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括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其内含子1的2个序列长短不同,差异明显.2个内含子与甘菊的LFY同源基因DFL相比都表现出了丰富的变异性.其外显子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甘菊DFL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99%.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千手观音’的LFY同源基因与所有的菊属植物的LFY基因在树的同一枝上,且距双子叶植物的距离近于单子叶或裸子植物.Southern杂交表明,‘千手观音’基因组中LFY同源基因以两个拷贝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4.
考虑图G=(V,E)均为不含有孤立点的有限简单连通图. f是一个从V∪E→{-1,1}的函数,记f的权为ω(f)=∑〖DD(X〗x∈V∪E〖DD)〗 f(x),对V∪E中任一元素x,定义f[x]=∑〖DD(X〗y∈〖WTBX〗N〖WTBX〗T(x)〖DD)〗f(y), NT(x)表示与x关联边、相邻点的集合. 图G的全符号局部控制函数为f:V∪E→{-1,1}, 满足对所有的x∈V∪E有f[x]≥1. 图G的所有全符号局部控制函数中最小的权定义为G的全符号局部控制数,记作γTsl(G). 得到在一般图中全符号局部控制数的下界和完全二部图Km,n中的上界,并求出圈Cn中γTsl的精确值. 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的基因调控关系,通过在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模式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中寻找同源转录因子及其调控基因的方式,预测出B.pumilus的候选转录调控网络;并利用转录因子绑定位点的位置权重矩阵(Positional Weight Matrix)在B.pumilus全基因组的基因上游区域扫描motif的方式来验证候选转录调控网络;最后再整合其他B.pumilus专属的调控数据,最终形成一个较完备的B.pumilus基因转录调控网络(包含195个转录因子和1201个受控基因).上述结果表明,在细菌中,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的方法,以一个被广泛研究的模式生物所积累的基因转录调控关系数据为基础,推测出亲缘关系较近的其他物种的基因调控网络,其结果是可靠的,为探索一些尚不具备大规模基因表达芯片数据的物种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定义d-cluster范畴上的相对d-rigid子范畴, 证明了在d-cluster范畴上, 对于给定的d-rigid子范畴, 其对应的相对d-rigid子范畴和rigid子范畴等价.  相似文献   

17.
构建番茄SlWRKY53的过量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品种Ailsa Craig(AC+),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定量分析显示,这些转基因株系中SlWRKY5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表型分析显示,转基因植株对盐胁迫抗性强于野生型.对抗病性进行检测,转基因植株抗性稍强,但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推测番茄SlWRKY53基因的过量表达能够一定程度增强植株抵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乘积因子群为超可解群的充分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A和B都是有限群G的子群,且G=AB,当A∪B中每一元素的共轭类长无平方因子时,给出有限群G为超可解群的一些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9.
促进叶片衰老是植物激素茉莉酸(JA)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功能. 在植物体内,JA最初经13-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的作用而形成. RTPCR发现,在发生衰老的叶片中,〖STBX〗LOX3、LOX4、LOX6〖ST〗基因转录发生明显上调,而LOX2在叶片衰老后期明显下调. 构建了拟南芥9-LOX活性缺失突变体〖STBX〗lox1/lox5〖ST〗, 利用该材料以亚麻酸为底物测定了拟南芥叶片发育不同阶段13LOX的活性,发现:与幼嫩叶片相比,衰老叶片中LOX活性明显  相似文献   

20.
黄浦江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对黄浦江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采用香农威纳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对黄浦江上游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种类组成、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共采到底栖动物13种.密度优势种为环节动物门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软体动物门的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以及河蚬(Corbicula fluminea).生物量优势种为软体动物门的铜锈环棱螺以及河蚬.淀峰断面的香农威纳指数(H′)、物种均匀度指数(J)和物种丰富度指数(D)都高于松浦大桥.季节变化方面,三种指数的最高值都出现在秋季,最低值则分别出现在夏季、冬季和春季.生物多样性除了受种的数量及其个体密度影响外,还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水温、水质、底栖环境和人为干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