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志海 《科技信息》2012,(14):384-385
为了找到一种软、硬件交互的大型复杂系统的集成优化的方法,根据设计的某型飞机飞行训练模拟器飞行仿真系统,对飞行仿真系统的集成进行细致的讨论。最后,通过试验检验这种集成方法是否够先进合理和是否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李钟武等给出的姿态运动模拟器的数学模型-一个病态系统模型;采用适合病态性的有效的数值积分方法对模拟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合实际导弹系统考察了模拟器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苏成林  刘春  周亚辉 《科技资讯》2009,(32):221-222
大部分飞行模拟器动力学模型都是在已知飞机整机风动和试飞气动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对这些气动数据的插值来计算得到飞机的气动力和力矩,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飞机各部件的方法。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计算出飞机各部件的气动力,然后再考虑整机的影响合成整机的气动力和力矩。然后代入飞机全量运动方程,解出飞机实时的运动参数。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飞行模拟器仪表仿真系统的功能、作用.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飞行模拟器仪表仿真系统的性能特点、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扩展灵活,具有通用性和实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的飞行模拟器,针对其大过载机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根据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理论,设计了9根绳牵引具有6自由度的运动平台;通过建立平台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对干扰项进行补偿的前馈PD控制率;其中前馈项主要确保动态过程中绳索处于张紧状态。进一步给出了系统控制稳定性分析;并以大过载机动和单自由度俯仰振荡运动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过载机动情况,瞬时正加速度超过4 g,平台位置能够迅速衰减并稳定;基于绳拉力前馈,可以避免绳索松弛,能够满足飞行员过载训练;俯仰运动也具有较好的跟踪特性。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工作空间、动态特性及控制稳定性等奠定基础,为绳牵引并联支撑的飞行模拟器设计提供指导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用于飞行仿真的电液伺服转台功能模拟器的实现方案,着重论述了电液伺服转台的模型原理、功能模拟器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该功能模拟器系统主要由工控机和信号接口箱两部分组成,配有多功能卡的工控机是功能模拟器的核心,它主要完成电液伺服转台特性数字模型的解算,并可模拟光电轴角编码器、测速机等反馈信号;信号接口箱主要用来转接外部信号以及模拟油源的液位、压力、球阀及油泵状态,仿真实验证明本设计的功能模拟器状态跟踪误差很小,功能齐全,操作方便,通用性好,完全可以替代实际的电液伺服转台进行控制系统开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研制效率。  相似文献   

7.
蒲宁  滕飞 《科技信息》2014,(3):46-47
应用CATIA软件的高级建模技术和机构运动仿真功能,实现了某型飞行模拟器运动机构的实体建模。通过机构的虚拟运动仿真,动态观察运动情况,分析机构的空间及运动特性,实现了在CATIA软件环境下的虚拟样机设计,为进一步优化设计、工程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的计算力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的运动精度,以一飞行模拟器的6自由度S tew art运动平台为模型,研究了提高并联运动平台精度的方法。在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应用N ew-ton-Eu ler法建立S tew art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引入非线性反馈补偿,使得控制系统由一个内部非线性前馈环和一个外部反馈环组成。外部反馈环设计为比例微分(PD)控制方式,采用计算力矩控制方法对运动平台进行控制。仿真表明计算力矩控制可以使飞行模拟器运动平台的跟踪误差在较短的时间内收敛,并且误差趋近零。这种控制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并联机构。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培养飞行员的效率和质量,节约训练成本,从整体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实时、面向网络的台式飞行仿真模拟器。该模拟器采用数据驱动方式并通过使用稳定系数方法单独设计了一种适用的空气动力数学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实现仪表、三维场景、飞行方程和教员台仿真的系统仿真功能。采用仿真驾驶杆、油门杆、方向舵和基于光传感的六自由度头部跟踪系统,由单台计算机实现飞行动力学模型计算、图形图像处理、实时数据传递和飞行条件设置。实践证明,该多功能台式飞行仿真模拟器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在通用性、实时性以及仿真度等方面基本符合要求,在实行飞行训练中,降低了人力、物力等保障的投入,减少了燃料等物质的开销。有效地节约训练成本,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直升机飞行模拟器根据任务需求需要仿真自动过渡过程。研究了自动过渡过程特定,并建立了高度自动过渡、速度自动过渡数学模型。针对模拟器特点,设计了模拟器中自动过渡的仿真结构图。利用直升机六自由度非线性模型对自动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直升机模拟器中自动过渡仿真功能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飞行模拟器通过经典洗出算法的倾斜协调通道对低频信号进行动感模拟处理,然后输出给人体前庭感觉系统,经过大脑处理做出行为判断,不可避免地给飞行员以错误暗示和动感误差。通过引用人体前庭模型对倾斜协调通道参数进行设计,使算法更符合人体的感觉模型,从而达到提高飞行模拟器逼真度的目的。同时基于MATLAB的SIMULINK模块搭建仿真模型,对优化后的洗出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优化洗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经典洗出滤波算法在一次突发过载运动后,平动低频输出持续加速度与参考加速度存在较大的感觉误差,为提高模拟器动感逼真度,针对经典洗出算法结构提出一种新型倾斜协调体感算法:采用模糊逻辑补偿思想,以人体感官模型洗出信号误差及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输入补偿于倾斜协调通道;去除低通滤波器,将输入参考信号与平动高频信号差值及模糊补偿合成信号代替低通滤波器输入信号,结合平动高通角加速度二次滤波补偿和加速度补偿使得洗出效果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最优。以模拟飞机加速度信号进行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在相位延迟和虚假暗示方面有较大改善,同时扩展了运动范围,增加了模拟逼真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Windows VxD的高精度仿真伺服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优化高精度仿真伺服系统的数据采集和仿真性能,应用Windows VxD技术设计了一种新颖的高精度仿真伺服系统实时控制方案,给出了伺服系统中仿真机软件的Windows VxD的关键技术实现.该仿真伺服控制系统整体结构采用三闭环控制.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基于VtoolsD软件开发平台、用C 语言开发设计的高精度伺服仿真系统的Windows VxD仿真软件,其控制精度可达到0.000 1,满足控制系统的精度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高速永磁电机的特点与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台60 000 r/min,100 kW的高速永磁电机的定、转子结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既有利于降低转子表面电磁损耗又有利于电机通风散热的定子结构和一种可满足高速电机机械和电磁性能要求而且加工和充磁工艺简单的新型永磁转子结构.然后,利用场路耦合分析,计算了高速永磁电机的空、负载特性和电机内的电磁场,部分验证了这种特殊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原理,结合带编码器的无刷电机,以AVR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设计了可以模拟测试多种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速数据准确性的风速模拟器。实验结果证明,基于AVR单片机的风速模拟器达到设计要求,体积小、功耗低且可靠性高,可以准确地模拟测试风速数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黑色签字笔字迹中成分进行检测。应用甲醇:水(1:1,V/V)提取样品后,利用ESI正离子模式检测,采用差异组学方法提取每种样品中的特异离子,最后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24种样品均可有效区分。本研究的建立为签字笔种类区分和书写时间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空大气压力模拟系统对伺服装置泄漏敏感且充放气非对称性强的特点,提出采用一种简单、便于工程应用的伺服装置泄漏模型,并基于自适应鲁棒控制原理设计了控制器.自适应鲁棒控制器通过泄漏系数在线辨识减小参数不确定性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利用非连续参数映射的方法保证预估参数在一定范围,并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控制系统的渐进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获得不同压力点的泄漏系数并消除充放气非对称性的影响,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飞行模拟器视景仿真系统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场景、基于物理的大气效果实时绘制方法。介绍了大气效果的基本概念、实时绘制的简化模型和图形处理器(GPU)加速方法;修正了光照模型,使大气散射效果随高度而变化;使用开源视景仿真软件OSG(OpenSceneGraph),实现了大场景单散射大气效果的实时绘制。结果表明,基于物理的大气效果绘制,能增加飞行模拟视景仿真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Fuzzy控制器基础上更好地模拟人的操作经验来改善控制性能的一种高精度Fuzzy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针对将语言变量量化出相应的等级引起的误差 ,采用了加权方法进行处理 ,提高了控制器的精度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