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始花节位、每序花数和单果重性状差异显著的栽培番茄与野生醋栗番茄杂交产生的142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应用SSR标记构建了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共包含112个标记,总长度为808.4 cM,标记平均间距7.22 cM.利用区间作图法在第5和第11染色体上检测到两个与始花节位有关的QTLs,在第2和第5染色体上检测到两个与每序花数有关的QTLs,在第1,2,3,9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与果重有关的QTLs.  相似文献   

2.
黄瓜SRAP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及始花节位的基因定位   总被引:78,自引:0,他引:78  
在由黄瓜自交系S06与S52杂交产生的F2群体中,应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标记构建黄瓜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使用了64个多态性引物组合,共得到108个多态性条带,单对引物组合最多的产生5个多态性条带,平均1.7个.在F2群体中对这些多态性位点进行连锁分析,并用Mapmaker 3.0构建连锁群,77个标记位点进入9个连锁群(LOD≥3.0),总长1114.2 cM,标记平均间距14.5 cM,标记均匀分布于整个连锁群.同时将始花节位性状控制基因ffn(first flower node)定位在第Ⅸ连锁群上,与两侧标记DC1EM5和ME7EM2A的距离分别为10.3和12.1 cM.  相似文献   

3.
使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获得目标性状的个体从而提高育种效率.以HD9802S/(HD9802S/R287) BC1群体为材料,利用BC1群体中随机选择的32个高度不育单株和32个高度可育单株,以及涵盖水稻12条染色体的22个SSR标记,通过连锁分析进行染色体定位,将温敏核不育基因(HDtms)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利用软件QTL Ici Mapping 3. 0进行染色体分群,HDtms被划分到第2号染色体上.在第2号染色体上覆盖筛选得到10个SSR标记,以回交群体中428个单株为材料绘制连锁图谱,图谱全长112. 21 cM,平均图距为11. 21 cM,HDtms在标记RM5897与RM12783之间.在此区间内筛选到与HDtms连锁紧密的SSR标记.其中RM12747是得到筛选率最高的分子标记,为90. 135%,且在HD9802S与R287间具有多态性.说明对温敏不育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初步使用该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4.
 株型直接决定生物产量、种植密度与籽粒产量,利用玉米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解析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机制,对选育理想株型玉米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LAF-seq技术,依据玉米黄早四参考基因组信息,对昌7-2与PHB1M及其138个F2:3家系高通量测序,开发高密度SNP的遗传图谱,并进行株型相关性状QTL定位。研究结果构建了一张总图距为1354.81 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0.32 cM,标记数为4220个SLAF标签(7876个SNP)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在E1与E2两种密度下,对株高、穗位、叶片数、节间数、平均节间长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0个QTL位点,其中,有7个PVE超过了10%。叶片数、穗位、节间数为主效QTL,ADD为负值,叶片数与节间数的减效等位基因来源于PHB1M,穗位的减效等位基因来源于昌7-2。叶片数与节间数在2个密度下均定位在8号染色体上,说明二者之间有着共同的遗传机制。与QTL关联的SLAF标记共有61个,其中,SLFA7305498和SLFA6717271为qLC-2-LG8与qIC-2-LG8共有标记。该研究将为玉米株型相关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
蓖麻遗传图谱构建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YC1×YF181自交形成的161个F2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345对SSR引物和30对ISSR选扩引物,在亲本YC1和YF181之间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筛选出80对SSR和1对ISSR引物用于F2群体分析.利用上述引物组合共检测到145个多态性标记位点,其中的124个标记构建了蓖麻分子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396 cM,平均图距7.76cM.  相似文献   

6.
以十和田(冷敏感)×丽江新团黑谷(强耐冷)的包含105个株系的孕穗期耐冷近等基因系BC_4F_8、BC_4F_9群体为材料,构建含180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1 820.6 cM,平均图距为15.67 cM.在云南嵩明白邑、寻甸和玉溪三地三种生态环境下,测定水稻孕穗期剑叶的叶绿素含量,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定位QTL.2年大田试验共检测到控制叶绿素的主效QTL 7个,分别位于第1、4、5、7和12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66%~35.38%.其中,控制叶绿素a和b主效位点qCHa-1、qCHb-7在2种环境下稳定,贡献率为21.11%~35.38%,加性效应显著,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丽江新团黑谷,是提高叶绿素含量的重要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7.
用七丝占/外选35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简称RILs群体)为材料,对控制稻米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共检测到2个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QTLs,位于第6染色体上;在第2和第6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与稻米垩白有关的QTLs,说明稻米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两个性状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通过对稻米垩白与直链淀粉含量的表型相关分析和条件性状分析表明,稻米垩白与直链淀粉含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白肋烟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及黑胫病抗性QTL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白肋烟抗黑胫病品种B37(Burley37)和感黑胫病品种B67(Burlcy67)杂交的F1代以花药培养技术培养获得的双单倍体(Doublc Haploid,DH)遗传群体87个株系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群体中共获得135个多态性标记. 以此为基础,利用Mapmakcr/EXP作图软件,构建了一个含23个连锁群、99个标记的白肋烟遗传连锁图,该图谱总长为915.7 cM,标记问的平均距离为9.2 cM.同时利用两年田间试验调查分析了该群体各株系的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利用WinQTLcart2.5软件扫描遗传连锁图,在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7个黑胫病抗性相关QTLs(Qualitative Trait Loci),分别命名为TBS1-TBS7,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11.2%-20.0%.其中在C2和C5两个连锁群上出现了重复性稳定的QTL.研究结果为精细定位抗病QTL以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法选育黑胫病抗性强的烟草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利用白肋烟抗黑胫病品种B37(Burley37)和感黑胫病品种B67(Burley67)杂交的F1代以花药培养技术培养获得的双单倍体(DoubleHaploid,DH)遗传群体87个株系为作图群体,利用AFLP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在群体中共获得135个多态性标记.以此为基础,利用Mapmaker/EXP作图软件,构建了一个含23个连锁群、99个标记的白肋烟遗传连锁图,该图谱总长为915.7cM,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9.2cM.同时利用两年田间试验调查分析了该群体各株系的黑胫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利用WinQTLcart2.5软件扫描遗传连锁图,在4个连锁群上共检测到7个黑胫病抗性相关QTLs(QualitativeTrairLoci),分别命名为TBS1一TBS7,单个QTL解释表型变异11.2%--20.0%.其中在C2和C5两个连锁群上出现了重复性稳定的QTL研究结果为精细定位抗病QTL以及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方法选育黑胫病抗性强的烟草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玉米营养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自交系201×698-3的233个F2:3家系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图谱.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四川雅安和德阳进行田间试验,人工套袋自交种子供性状考查,利用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分析.构建了具有134对SSR标记的玉米遗传图谱,覆盖整个基因组1831.4cM,平均图距13.67cM.从16个营养品质性状中共检侧到35个QTL,其中影响蛋白质、淀粉和油份含量的有6个QTL,分别位于第1、2、4和8染色体上,单个性状的QTL为1~3个,每个QTL的作用可解释表型变异的8.1%~21.0%;控制赖氨酸等13种氨基酸含量的有29个QTL,分别位于第1、2、4、8、9和10染色体上,单个性状的QTL为1~5个,每个QTL的作用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5%~30.1%.在本群体的营养品质性状QTL中,超显性效应起主导作用,其次为完全显性效应.  相似文献   

11.
大豆基因组F连锁群较高密度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峰  陈受宜  庄炳昌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1):1012-1017
应用栽培大豆"长农4号"和半野生大豆"新民6号"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88株)构建了较高密度的大豆F连锁群图谱.该连锁群包括5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7个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14个微卫星(SSR)标记和1个形态学标记,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1.8 cM,连锁群总长度为331.7 cM.大豆的紫花/白花基因(w)定位在该连锁群上,与花色基因连锁的两个标记为Satt03911.0 cMw 16.7 cM Satt516.作图分析中发现其中一个RFLP标记(K14)有4个独立分离的等位基因,其中两个(K14-2和K14-4)定位在该连锁群上,并且紧密连锁,反映了大豆基因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以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宁春4 号×宁春27 号为作图群体,利用SSR 标记构建小麦遗传连锁图谱。结果表明,用1001对SSR 引物选出亲本间表现多态性的引物307 对,多态性频率为30.7%。利用307 对多态性引物对RIL 群体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66 个多态性标记位点。通过χ2检测(P<0.05),有147 个SSR 标记表现为偏分离,偏分离率为55.3%,129 个偏向母本宁春4号,其偏分离位点主要分布在B 和D 基因组上。用Mapmaker 3.0 和Mapdraw 2.1 软件将266 个SSR 位点绘制在小麦遗传连锁图上,该图谱覆盖小麦基因组全长2187.79 cM,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8.22 cM。  相似文献   

13.
粗山羊草Y189抗小麦白粉病基因SSR标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Coss.)Schmal]Y189中鉴定出1个显性抗小麦白粉病基因,暂定名为PmAe Y2.应用分离群体分组法(BSA)筛选到Xgwm583-5D、Xgwm174-5D、Xgwm182-5D和Xgwm271-5D标记与该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25.7、16.7、9.1和7.0 cM.根据连锁标记所在小麦微卫星图谱的位置,PmAe Y2被定位在5DL染色体上.分析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抗病性特征认为PmAe Y2是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并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利用侧枝长势强、全雌性黄瓜自交系S06(欧洲温室型)和侧枝长势极弱、强雄性自交系S52(来源于大别山农家品种)的杂交F2代群体,构建了黄瓜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遗传框架图谱,并定位了侧枝性状基因(lb)和全雌基因(f).图谱中共包括79个RAPD标记,分属9个连锁群,总长度1110.0 cM,平均间距为13.7 cM.侧枝基因(lb)定位在一个大的连锁群上,其两侧标记是OP-Q5-1和OP-M-2-2,与lb的间距分别是9.3 cM和15.9 cM.全雌性基因(f)定位在一个小的连锁群上,其两侧标记是OP-Q5-2和BC151,与f的间距分别是13.8cM和13.6cM.图谱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侧枝和全雌性状及黄瓜的其他性状的基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中国泰和丝羽乌骨鸡和白洛克肉鸡的正反交组合构建了中国农业大学(CAU)资源家系,利用129个微卫星对资源群中的4个半同胞家系进行了大规模基因组扫描,构建了微卫星标记的连锁图谱(CAU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了23条常染色体(1—15,17—24,26和27)、1条性染色体(Z染色体)和2个连锁群(E26C13和E50C23),图谱总长为3307.5 cM;雄性与雌性的遗传图谱差异为3.51%.CAU遗传图谱的标记顺序与2000年发表的鸡的整合图谱的标记顺序一致,但是遗传长度有所不同.该图谱的构建为进一步的数量性状位点定位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典型籼粳交(春江06/台中本地1号)双单倍体(DH)群体为材料,经100μmol/L CuSO4溶液对其双亲及DH群体进行处理,考察了DH群体及其双亲的耐铜性,并利用业已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区间分析.共检测到23个QTLs,其中与铜胁迫有关的QTL有7个,分别位于水稻第1,2,3和7染色体上;贡献率最大的QTL为qTGR-2,变异解释率为14.60%,其增效等位基因来自台中本地1号;芽质量的QTL qTSW-1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春江06;余下的几个耐铜胁迫的QTL增效基因均来自台中本地1号.同时,在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了一个QTL,可显示发芽率受铜胁迫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高粱F6代群体分蘖数的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蘖数是高粱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笔者通过微卫星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以T70×P607杂交得到的F6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运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CIM),对分蘖数进行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分析,在第1、2、4、5和6号染色体上检测到7个与分蘖数相关的QTL,解释性状表型变异在1%~13%之间,所得到的QTL全为超显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骨髓细胞蒸汽固定的方法,对河南产花背蟾蜍(Buforaddeistrauch)的染色体组型分析表明,河南产花背蟾蜍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2,20m+2sm,可分为五组,除第4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外,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包括6对大型染色体和5对小型染色体,各对染色体之间在形态上可以区分,雌雄个体之间没有可察觉的差异.与北京产花背蟾蜍作比较,发现二者在核型上有微小而又重要的差别,主要涉及随体的位置,前者随体在第4染色体长臂末端,后者的随体在第4染色体短臂末端.本文还探讨了提高蟾蜍分裂指数的几种方法,结果表明注射葡萄糖酵母汁能明显提高有丝分裂指数.  相似文献   

19.
复合区间作图法最先是为近交群体而设计的作图方法。林木F1代群体具有遗传杂合度高,生长周期漫长等特点,很难产生近交系,不能简单的套用适用于近交群体的复合区间作图模型。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林木全同胞家系的QTL复合区间作图统计模型,运用了“逐步回归法”筛选出最优遗传背景标记。采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全同胞家系中共有6条长100cM的染色体,模拟结果表明,每个QTL的位置和遗传力的计算比较精确。本文利用杨树双亲的SNP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以及其子代的树高生长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当似然比统计量的阀值(对应于 LOD 为3.0)取为11.2时,在母本美洲黑杨的遗传连锁图谱上,有4个 QTL 分布在4个连锁群上 。当似然比统计量的阀值取为 16.5,在父本小叶杨的遗传连锁图谱上, 有 3 个 QTL 分布在3个连锁群上。显示了本文所建复合区间作图统计模型有着明显的QTL作图效力。文中所有的计算都是使用 R语言软件编程完成的。#$NL关键词 复合区间作图,F1代群体,逐步回归法,Monte Carlo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香蕉番茄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香蕉番茄与冀东地区当地主栽番茄品种佳粉十五和中杂9号的田间对比试验。通过对出苗时间、苗高、苗粗、叶片数、花序着生节位、每一花序中的花数、座果率、抗病性、单果重、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的比较,结果表明:香蕉番茄出苗比佳粉十五和中杂9号晚.株高低;茎粗小,但差异不显著;第一花序着生节位介于中杂9号和佳粉十五之间,差异不显著;座果率高.差异显著;单果重低.差异极显著;产量略低,但差异不显著。香蕉番茄出苗所需时间较长.栽培时播种期应适当提前;长势中等.株高较低,单果重小,座果率高.产量略低但经济价值高;发生侧枝能力较强.应及时摘除侧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