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大自然依然有不少奥妙等待着人们去揭晓。在许许多多的自然之谜中,人们经常从英国尼斯湖中可能存在蛇颈龙而进一步追问道:现在还有活着的恐龙吗?一度在地球上统治了1亿3000多万年的恐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因此要回答上述问题,还得从恐龙的家族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争议谈起。  相似文献   

2.
浩瀚的宇宙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漫长岁月发展演化着.为了认识宇宙中各种现象及其规律,人们虽然作了巨大的努力,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探索与研究,并已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就,但仍有不少问题尚未得到满意的解答.例如,在约一亿四千万年以前,恐龙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原因何在呢?曾有人认为,由于巨大冰河期的出现,使气候变冷,导致地球上的植物区系发生变化,从而使恐龙因失去大量食物来源而消亡.可是,也有人认为这种解释理由不够充份.他们认为,恐龙的消亡可能是超过常量的宇宙射线辐射所造成的,也就是说,是一种宇宙灾变造成了恐龙的绝迹. 另据观察,近十年来,地球上平均气温在不断下降.1870年至1950年间早已衰退或者消失的冰川,现正在增长或重新出现.导致这种变冷的因素可能是多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许多人一直认为有水怪或湖怪的存在,但这一观点一直被持两种态度的人们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这种水怪是一种两栖类的生物:长脖、鸭嘴、鳍状肢.这样的形状似乎与史前的恐龙相似.不管现代的水怪是否存在,在史前的恐龙时代确实有称霸远古海洋的"海怪"存在过.  相似文献   

4.
恐龙的灭绝     
恐龙是如何在地球上灭绝的呢?一种观点认为是外星球对地球的一次碰撞而形成的。但是从人们对恐龙化石的发现并不能证明其成立。尤其恐龙的灭绝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们是在不同时期逐渐灭绝的。这表明恐龙并非因一次大爆炸而灭亡。是什么原因使恐龙静悄悄地死亡呢?是氧气。我们知道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维持着地球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并不能时时处于平衡,而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恐龙繁盛之前。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最新的《侏罗纪公园》电影系列走上荧屏,喜爱恐龙的读者大概会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我们能否让那些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庞然大物——恐龙死而复生呢?1.如何复活灭绝动物?几十年来,受到热捧的恐龙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激发了关于恐龙的许多想象,最异想天开、最具挑战力的想法就是让恐龙复活。《侏罗纪公园》的创作者迈克尔·克赖顿提议,我们可以从琥珀里保存完好的吸血昆虫体内获得恐龙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受到热捧的恐龙一直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并激发了关于恐龙的许多想象,最异想天开、最具挑战力的想法就是让恐龙复活. 《侏罗纪公园》的创作者迈克尔·克赖顿提议,我们可以从琥珀里保存完好的吸血昆虫体内获得恐龙的DNA.好消息是:琥珀(变成化石的树液)里有时确实能将一些生活在远古时代的昆虫化石完好地保存下来;坏消息是:我们无法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可用的DNA.问题在于受到了DNA分子半衰期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为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性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8.
鲁赣 《科学之友》2001,(9):10-11
近来,一股"恐龙热"席卷甘肃大地,所有的目光,纷纷投向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老虎口巨型恐龙足印化石群遗迹发掘现场. 在挖掘整理出的一片浅褐色地面(远古时的湖滩地)上,呈现出10组,140多个恐龙足印化石群遗迹.从现场看,恐龙并不是沿着同一方向行走,足迹显得较为杂乱,呈现出蜥脚类、兽脚类以及原始鸟类足印,还有一处呈现出恐龙翻滚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恐龙,是远古时代地球上的霸主。1993年,以电影《侏罗纪公园》为开端,全球掀起了一场恐龙热。许多人在潜意识里都把恐龙和古生物划上了等号,恐龙文化几乎一统古生物界。然而愈演愈烈的恐龙效应,让人们开始对这种庞然大物产生了厌倦,于是我们开始思考:恐龙称霸之前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0.
恐龙无疑是古代动物中一支庞大的类群。人们通常认为,一亿年前,即中生代时期,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是一种体形庞大而多数又是非常凶狠的爬行动物。在那遥远的古代,它们无边无际地从北极到南极独霸整个地球,而无一类动物敢与其抗衡。恐龙绝迹于白垩纪末期,那时在地球上已普遍地出现了哺乳类和鸟类动物。这些生物的古代代表曾是恐龙的同代者。但现在有人生动地说:只有恐龙的绝迹,才为现代脊椎动物界开辟了生活的场所。这种推测的可能性大概只有一点点。古生物学家和动物学家都知道,恐龙是多种类型的动物,其中只有一个类群是过着肉食性生活方式的。有趣的是,肉食性恐龙都是两足行走的,而两足行走的也有很多是植食性恐龙,其中包括鸭嘴龙(硬化的颚前部象鸭的喙)。但它又不同于鸟类,其颚的后部长着无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在我国新疆戈壁上发掘出土了一具恐龙化石,估计这只恐龙活着时身长达30米,是当时亚洲地区已发现的恐龙中最长的恐龙.为纪念中加科学家的合作,这种恐龙被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  相似文献   

12.
徐娜 《科学之友》2006,(11):21-21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是如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13.
透视恐龙蛋     
恐龙是曾经生活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生代的一类爬行动物,其多姿多彩的生命在地球上共延续了长达1.6亿年之久。然而,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恐龙家族蒙难,从此它们便在地球上销声匿迹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推测有许多,但至今还没有一种既合乎情理又不违背科学道理的解释成为破译恐龙灭绝这一世界之谜的神奇密码。与此同时,科学家们声称要从发现的恐龙蛋里进行若干项科学信息的提取。那么,作为恐龙遗物化石的恐龙蛋,其中神秘莫测的世界里究竟能向世人展示出什么魅力?下面,从人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4.
花费巨大人力财力打造出来的恐龙世界将吸引大量的游客,并为游客提供最好的“侏罗纪时代”场景的体验,专门设计的“参观墙”可让游客通过最佳视角来观察恐龙活动,同时保障恐龙园内动物和参观游客的安全.在未来的“伊甸园工程”中,游客既可以观察虚拟机器人游历恐龙园的情景,也可坐在全透明的游览工具飞行舱里,从空中俯视恐龙园全景和恐龙活动场景.  相似文献   

15.
提到霸王龙,人们不免会想起《侏罗纪公园》中那个体形硕大、凶残无比的巨兽。但是在近年来的考古研究中发现,在各种恐龙身上,甚至异常凶猛的霸王龙的骨髓上都有明显的伤痕,令古生物学家们感到十分困惑。除了其他恐龙造成的伤痕外,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说法:史前巨型鳄鱼可能是不可一世的恐龙的劲敌。  相似文献   

16.
兰西 《科学之友》2006,(3):18-19
它们的模样就像来自科幻电影中最怪异的外星生物:蜻蜒像鹰一般大,蜈蚣足有数米长.然而事实上,它们都曾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5.4亿年前-3亿年前,也就是恐龙称霸地球之前,它们就曾是这颗行星的主宰.英国BBC电视台和600名科学家合作,利用2年时间拍摄出了最新科学纪录片<和怪物同行>,首次向人们揭开了恐龙之前的地球生物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东部地区上白垩统王氏群恐龙蛋化石记录表明,以长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从晚白垩世中期一直生存到晚期,但是以网形蛋类和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在晚白垩世中期灭绝了,以椭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新恐龙种群则在晚白垩世晚期出现.计算这些类型蛋壳的水蒸气传导率,发现圆形蛋类和网形蛋类的水蒸气传导率比长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的高4~115倍,说明前者必须在更为潮湿环境中进行孵化.根据蛋壳的δ18O记录,从晚白垩世中期到晚期,气候的变化是由湿润变为较干燥的气候环境.可以认为,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引起这一恐龙多样性事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科学家从生物化石中抽取出恐龙的血液,用一条恐龙的DNA复制出一群恐龙.这虽然只是电影中设计的一个科学幻想,但却提示我们:是否可以用类似的方式,让保存下遗骸的古生物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9.
<正>电影中的恐龙几乎和电影本身一样古老也历史悠久,但大荧幕中的恐龙与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真实恐龙可能相去甚远。一个世纪以来,电影和电视制作商一直在利用新技术来"复活"已从地球上消失的恐龙,将这些史前巨兽变成了当代文化中的动态偶像,为我们塑造了恐龙的外表及行为等方方  相似文献   

20.
我们往往将恐龙看作是一个动物族群,但实际不是.恐龙时代经历了从侏罗纪(2亿年前至1.45亿年前)到白垩纪后期(1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的漫长历史时期,先是有了像梁龙这样的大型食草类恐龙徜徉在地球上,后来又有雷克斯暴龙和迅猛龙这样的肉食性恐龙称霸地球.所以毫不奇怪,它们的栖息地环境也是变化多样的.但总的来说,它们都需要一个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需要大量针叶林和蕨类植物等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