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波 《甘肃科技》2011,27(11):82-85
对变电所接地设计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不同建设标准的项目选择不同的最经济合理接地方案,对各种接地材质适用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针对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变电所提出了各种降阻措施,分析了其降阻原理、适用范围及其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变电站的接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瑞春 《科技资讯》2006,(17):82-82
变电站的接地形式按其用途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及防静电接地四种接地方式,每种接地方式布置是否规范、合理,不仅将危害站内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同时也可能对危及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而设计作为工程的龙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优劣,因此变电所的接地方式如何进行合理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八年多的变电一次设计工作实践,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指出宜采用接地电阻和网格电压,作为变电所接地网的安全判据,并介绍了网格电压的计算方法和接地网的均压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防雷是变电所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防雷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接地以及引下线的布线工程。整个工程的防雷效果甚至防雷器件是不是起作用都取决于此。本文介绍了变电所接地的目的和要求,以及防雷接地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指出宜采用接地电阻和网格电压,作为变电所接地网的安全判据,并介绍了网格电压的计算方法和接地网的均压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孙茂强 《科技信息》2012,(5):516-517
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得出在电缆化程度较高的电网中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是合适的选择的结论。并在某110kV变电所设计中,论述了由于所有10kV馈线均是电缆的情况下,10kV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计算过程和实际运行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变电所接地电阻值、跨步电压及接触电压等基本概念,并从工程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方式出发,结合对降低接触电势与跨步电压具体的做法,提出变电所阶段电阻值综合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防雷接地的特殊性,提出将隧道初期支护锚杆经扁铁多点引出形成基础接地体再与隧道洞口的重复接地装置以及隧道变电所的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形成共用接地装置,并采用拦截、屏蔽、均压(等电位连接)、加装专用避雷器和共用接地系统等综合防雷方案。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对公路隧道的防雷设计、施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电网超高压系统发展很快,但由于平地资源稀缺,新建的发电厂、变电所的厂(所)址往往座落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条件极差。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接地短路电流不断增大,设备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也不断增大,若处理不当,则会直接威胁到设备和人身的安全。因此,可靠的接地网就成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为了满足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以及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接地要求,需采用均压、隔离、分流和限制接地电阻等方法,使工频接地电阻降到目标值,并满足国家电力行业标准中对接地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穆范艳 《科技信息》2013,(7):396-397
了解到某工程中性点不接地变电所35kV出线柜电缆头处常发生电晕现象,寻求解决方法。本文从讨论电晕可能形成的原因,如过电压、电缆表面不平滑及弯曲半径过小、电缆头不合格等现象,引申讨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对系统的影响,从而尽量避免电缆出现电晕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反击过电压、接触电势、跨步电势等原理及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现行设计规范规定的接地电阻值偏于保守,工程设计中变电所可根据具体情况,在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并校验接触电势、跨步电势合格后适当提高接地电阻值,以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改扩建矿井变电所增容改造后无限大容量供电系统井下高压接地电容电流的产生和短路电流的类型、危害,结合唐安煤矿主变运行方式和系统供电方案,介绍了井下集中变电所6KV母线短路电流和短路容量的计算,并对井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的断流容量和分断能力进行校验,提出了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由双层土壤和不等电位模型建立接地网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分合群和裂变变异的方法对传统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改进,解决了早熟现象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以某变电所接地系统的实际参数为例建立仿真模型,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相对等间距分布的80 m×60 m和120 m×100 m变电所接地系统,改进型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按指数规则分布的不等间距分布最大接触电压降低率达到了21.65%和23.45%,最大散流电流密度差降低率达到18.05%和10.26%,说明变电站接地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最大接触电压和最大散流电流密度差,接地系统的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倪耀萍 《科技资讯》2013,(11):131-131,133
自2000年以来,基本上35 kV变电所都完成了综合自动化改造,通过这几年的实际运行,出现的故障主要是二次拒动以及直流接地,本文针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段建飞 《山西科技》2013,(6):132-134
对玉华矿矿井主变电所接线系统及高、低配电系统和矿井保护接地及照明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该矿矿井供配电系统满足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16.
陈震宇 《科技信息》2008,(34):370-370
变电设备中,许多设施暴露野外,如电缆、电塔、变电所等为防止雷电击伤电力设备,应注意防雷与接地。本文着重阐述防雷措施及接地装置。  相似文献   

17.
冯刚 《科技资讯》2012,(8):133-133
现如今发电厂和变电站出现直流接地故障的现象非常普遍,直流系统接地防范对于直流系统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本文分析阐述了直流系统的用电负荷的重要性,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顺序及措施。直流系统的可靠性是保障变电所安全运行的关键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从工程实际出发,提出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接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设计为例,对机房的接地做一探讨.该机房的设备有很多是微电子设备,这些设备的特点是工作信号电压很低(一般只有24伏以下),抗干扰能力差,对防静电的要求高,机房内有IT信息中心及网络管理中心.所以接地在该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接地系统根据用途具体可分为电源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信息系统接地、防雷接地几个种类.  相似文献   

20.
袁鹏 《广东科技》2010,19(24):152-155
本文介绍了肇庆换流站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对几种降阻方案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接地网的改进措施,包括采用方孔接地网,加装垂直接地棒,增大接地引线截面、减少长度,敷设均压接地扁铁等,对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的降低和地网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