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工科”建设目标是以工科院校为载体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也构成“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对新时代课程内容新质的分析、新工科课程目标的提升、创新发展需要课程体系的转型,以及新工科研究生培养中课程实践方法的转换四方面的研究,试图为新工科时代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新一轮教材建设提供理论佐证与实践坐标。  相似文献   

2.
全国“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暨第十一届博士生公共理论课教学研讨与《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参考教材建设会议,于2006年7月16—19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约6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和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云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云南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承办。会议的内容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学术交流与研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学研讨与参考教材统稿、定稿。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中国科协领导关于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研究的意见和建议;主张要在自然辩证法学科及其分支学科层次上寻找新的生长点或突破点;提出把自然辩证法学科从“科学技术哲学”调整为“科学技术学”,从实现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的“第二次调整”,阐述了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前沿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强情境下,具有新特征的科学方法不断涌现,《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着40余年方法论的优厚积淀,目前课时压缩严重,方法论内容式微。因此,重启方法论向度是对学术初心的回归与现代响应。跟踪和关注前沿科技方法,梳理并探索融入课程的科学方法论理路,锚定课程方法论优势,破解在有限课时内实现内容优化的难题,实现课程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引领学生从“观念”向“方法”的认知与实战转型,强化自然辩证法方法论向度的潜力挖掘和空间拓展,以接应新时代科学的到来,做好准备的未来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5.
自然辩证法课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选修课,各大高校的开课单位五花八门,师资队伍中缺少年轻血液,教师缺乏学科归属感.自然辩证法课面临学科定位不明、师资需求疲软、学科与课程之间存有矛盾和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等“内忧外患”.深入发展自然辩证法课应当认清课程定位、提升课程地位、建强教师队伍和拓宽教学视野.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的一个哲学学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光远先生在这两篇文章中再次阐述了中国哲学自然辩证法学派的特点 ,对“人工的自然”、“天然的自然”、“社会的自然”概念又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与说明。他也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名称是否变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修订和编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和《中国自然辩证法词典》提出了主张和具体的思路。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在文中提出了新的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 ,提出了认识论的新的途径问题。于老严谨的学风 ,缜密的逻辑思维、清新的理论思路 ,字里行间所洋溢的激情 ,很难让我们与一个年届九旬高龄的老人联系起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学者加入到中国哲学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建设中来 ,参加到于老将主编的《社会的自然大辞典》中来。有志于此的学者请与《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联系。  相似文献   

7.
<自然辩证法--在工程中的理论与应用>是在社会发展理念更新,STS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工程硕士<自然辩证法>课程长期缺少合适教材这一背景下编写的.新教材以科学、技术和工程为经线,以科学技术工程与历史发展、与自然、与创新、与方法、与社会规范和与社会互动等专题为纬线,形成了经纬交织的立体框架,既保留了传统<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合理内容和结构,又体现了工程硕士教材的特色.教材突出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理念,增加了工程伦理、工程师社会责任等内容,彰显出<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时代精神和工程特色.  相似文献   

8.
基于讨论课在研究生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网上讨论相对传统课堂讨论的优势,并以浙江大学《自然辩证法》课程网上讨论的实践为基础,对网上讨论的主题设计和教学组织做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同时提出了克服网上讨论局限的对策建议,为改革传统研究生课堂教学形式,普及和应用网络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上,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启迪民智、引领创新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得以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我国自然辩证法事业要“顺天时、借地利、聚人和”,在哲学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哲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在交叉学科门类内,逐渐将科技与社会、科技伦理等建设成为一级学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新的学科门类,逐渐将自然辩证法建设成为其中的一级学科;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逐渐将“哲学+科技”建设成为其中一个新的文科专业。  相似文献   

10.
《自然辩证法通讯》(以下简称《通讯》)一直是我喜爱和敬重的杂志之一。但《通讯》也和其它自然辩证法类杂志一样,处在“大口袋”的困惑之中。这一点,集中体现在杂志的副标题上,例如《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有副标题:“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副标题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通讯》的副标题则是:“联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纽带,沟通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国内分类学文献习惯于将棕榈科植物的"cirrus"和"flagellum"都译作"纤鞭",将"prophyll"译作"先出叶",这导致了混乱。基于术语译名的单义性、专业性和简明性原则,"cir-rus""flagellum"和"prophyll"分别译作"叶鞭""花鞭"和"总苞"较为恰当。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非达尔文革命”的概念,鲍勒对“达尔文革命”的正统形象提出了质疑。鲍勒认为:达尔文主义不是19世纪进化论的主题,现代“综合理论”的产生相对独立于达尔文所提出的自然选择学说。因此进化论的历史不等于达尔文主义的历史。鲍勒对进化论历史的重建表明,以“发育”模型为基础的进化论在19世纪占据统治地位,“进步”的观念是这种“非达尔文”进化论发展的线索,《物种起源》的出版并没有阻断这个发展过程。由此鲍勒重现了“进步”的观念在19世纪的连续性。对“进步”观念和进化思想之间关系的考察,不仅对于重建进化论发展的历史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理解我们这个现代世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风向标”原为一种测定风向的工具,用于气象等专业领域。《现代汉语词典》把“风向标”解释为:“指示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汉语大词典》中的释义跟《现代汉语词典》相似,是指“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永远指着风吹来的方向。”而近年来,“风向标”不再仅仅用于气象等专业领域,而广泛流行于各个领域,出现了新的用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0年8月4日在北京组织全国名委,国家语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北京天文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华社新闻所,国家技术监督局,科学出版社有关专家,召开了一次关于“世纪”与“年代”订名的座谈会。目的是从历史、天文、计量、语言、社会等方面对“世纪”与“年代”的概念内涵进行研究。特别是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就要开始的今天,明确“世纪”和“年代”的实际内涵,有着深远的社会与历史意义。一、关于“世纪”“世纪”一词的基本内涵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世纪”的时间间隔为100年。一般来说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广为人们所接受的。第二部分是特指公元纪年的第几个100年,从而存在一个起始年与结束年的问题。“世纪”概念的分歧就出现在这个起始年和结束年的计算上。如21世纪是从2000年开始还是从2001年开始,社会上流传着的看法是不一致的,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需要认真调查研究。1.认为21世纪是从2001年开始执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世纪”的起始点应该追其根源。公元纪年法是从公元1年开始,即公元第1世纪——公元1世纪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因此可以推出21世纪是从公元2001年开始至2100年结束。2.认为21世纪从2000年开始坚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现在社会上广泛采用以00年结尾的年做为新一个世纪的起始点。在习惯上应把1900年至1999年理解为20世纪;把2000年至2099年理解为21世纪。二、关于“年代”“年代”与“世纪”一样,也存在着类似的矛盾。“年代”的时间间隔为10年,起始年一般大多数人认为是从0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0年至1929年。但也有少数人认为从1年开始,如本世纪20年代是1921年到1930年。但是特别要注意的是1990年元旦,人民日报上登载了题为“九十年代第一春”的社论,可见新闻媒介已经习惯于把0年做为年代的起始年。三、“世纪”与“年代”的溯源1.“世纪”“世纪”这个概念源引自欧美国家。在我国古代没有“世纪”这个概念。“世纪”是我国采用公历纪年方法之后而产生出来的一种一般计时的概念。首先它不是计量单位,因为它不具备计量单位的基本性质。与“世纪”对应的英文词是“century”。英语字典中一般认为公元1世纪就是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20世纪是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但也有少数欧美国家的字典认为20世纪是1900年到1999年。由于我国历史上采用帝王年号加阴历的纪年方法,在历史上也不存在这样的问题。而辛亥革命之后,虽然采用公历,但还没有遇到今天这样处在世纪之交的时代,因此追其根源,仍需要我们这一代人来解决这一问题。2.“年代”“年代”一词如何产生,说清楚这个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一般人认为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翻译英语或其它外语文章的时候,当译者遇到1920s、1950s时,一般都译成了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因此,就认为中国人在把诸如1920s、1950s表达的概念用中文表示时,就在汉语中增加了这个名词。另一种看法是有人认为“年代”应对应英语单词“decade”。英语中“decade”的意思是十年。同样在特指第几个10年时,有个起始年的问题。四、各种观点讨论由于对“世纪”与“年代”看法上的分歧,与会专家对这两个概念开展了充分地讨论,并且对每一种观点做了详细的论证。观点1:认为世纪的起始年和年代的起始年都是从1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目前西方国家的一些主要字典,大部分认为世纪是从1年开始。而年代是世纪中的十个10年,如果年代不是从1年算起会产生不相符合的矛盾。②公元纪年法是以耶稣诞生为一个新的纪元,这个新的纪元是有其社会和历史含义的,应该从1年开始世纪和年代。观点2:认为世纪的起始年从1年开始,而年代的起始年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世纪是以公元纪年开始,公元纪年是1年开始。而年代是为了表示一个十年的概念,按照一般习惯上的理解,从0到9就可以,并且没有将世纪与年代统一考虑的必要。观点3:认为世纪和年代都从0年开始。这种观点的根据是:①采用这种方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②使用起来比较方便。③对于公元1世纪则是从公元1年到公元99年,就认为公元1世纪共99年而不是100年。上述这些观点所讨论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语言学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习惯性和语言的应用性。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专家希望注意这两个概念的社会学和历史学含义。天文学家则希望更具有科学性。计量学专家则认为希望这两个概念符合国际习惯。新闻界的专家希望能够正确地使用这两个概念。术语学专家则希望对这两个概念给出统一的结果。总之都希望能够在2000年到来之前,给出这两个概念的准确内涵。五、下一步的工作:通过这次座谈会,与会者一致认为目前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先不要以国家的名义过早地公布这两个概念的使用原则。再与国际有关组织联系,了解国际上的习惯用法,最后做出与国际习惯相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国家标准(GB 3187-82)可靠性基本名词术语及定义中,将国际标准的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for repaired items)定义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着眼,探讨failure和fault以及与之分别对应的失效和故障的释义,并根据东西方文化科学技术的差异,在交流中所产生的碰撞和融合,从而找出科学普及工作者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和机遇.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风暴在性质上属旋风,一般来说它们还是相当温和的.但是,外界条件偶尔会使旋风旋转得非常快,你就会感到不舒服. 美国东部及墨西哥湾沿岸居民最熟悉的情况是这样一种旋风:它于夏末秋初在加勒比海上开始形成,并成为一种时速超过160千米的巨大旋风,且开始朝西北方向移动.这就叫做"飓风"(hurricane),它源自一个加勒比印第安词Hurakan,这是他们的一种凶恶的鬼怪的名称.在飓风经过的地方居住的任何人(本书作者就是其中之一)都能证实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休闲是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目标;休闲有助于劳动价值的实现;休闲对价值观念的发展具有规定性的导引作用;休闲催发生命价值的同一等四个方面对休闲的价值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从价值层面对休闲做一功能性的界说.  相似文献   

18.
"回溯问题"在知识论中具有根基性意义,无论是出于解决的目的,还是作为对该论证的回应,都说明了诸多知识论家将其作为内在论、外在论及怀疑论导引的本原所在。"确证"是"回溯问题"的根本,从确证的角度对"回溯问题"的研究便成为应有之义。文中从回溯问题本身入手、通过对确证内容、对象的论述,选取费尔德曼、普赖尔及胡埃默各自提出的"恰当经验回应"、"前提原则"、"现象感知的保守论"等为对象进行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学者们对“中国”一词在英语中译为China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却因缺乏足够的历史文献而难以令人信服。本文从构词法和音韵学的角度出发,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佐证其中的一种观点:China是“秦”一词音译的结果,而且China一词有“中国”之意在前,而后才有了“瓷器”之意。  相似文献   

20.
学者们对"中国"一词在英语中译为China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就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却因缺乏足够的历史文献而难以令人信服.本文从构词法和音韵学的角度出发,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佐证其中的一种观点:China是"秦"一词音译的结果,而且China一词有"中国"之意在前,而后才有了"瓷器"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