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选模式之一,它强调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生产模式,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一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路线图,做到生产和消费"效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这种"所有"式命题中的"所有(all)",维特根斯坦指出:"所有"不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列举和归纳所得的命题形式,而是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上的假言逻辑形式;作为一种逻辑形式,它是完全的(但不是全体或"所有的"),但是,作为一种描述世界的形式(陈述),它又是不完全的,它是一幅关于世界的不完全图像;"所有"的语言表述形式是一种无否定性后缀的语句形式;"所有"不同于"所有的",它相当于语词"任何"的语法功用.据此,维特根斯坦认为,科学命题是假设而不是陈述,它是不可证实的,我们能证实的最多只是它的不同截面.  相似文献   

3.
多数创新是团队完成的,而不是某一位发明英雄单打独斗完成的。因此,创新故事往往由多个故事构成,而不是发明家一个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来自消费者的启示、技术、商业模型、品牌、分销等。要回答宝洁公司的名牌产品轻便拖把(Swiffer)是怎么问世的,就得讲好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CD随身听是"第二代"随身听产品,日本SONY(索尼)公司将它命名为"Discman".这是由SONY的第一代随身听"Walkman"延伸而来.其他公司的产品没特意给它起商业名称,不过人们还是习惯统称这类产品为CD随身听,这也许是区别于磁带随身听的缘故吧!  相似文献   

5.
沃勒斯坦区分了技术现代性和人类解放的现代性,认为西方现代性批判运动以技术之恶为借口意欲终结整个现代性,这种做法实质上罔顾了它的内在价值。沃勒斯坦重估并肯定了现代性的价值,这对于我们反思现代性批判思潮和坚定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意义。但是,他基于主观主义方法论立场不可能为人类解放的现代性找到真正的出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以其现实的历史性原则,不但实现了对主观主义方法论的批判,而且也实现了对技术现代性之恶的真正终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1999,(6):55-56
一、主要技术内容 黄原胶是一种微生物发酵产品,为一种水溶性胞外多糖.它以碳水化合物(淀粉、蔗糖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干燥进行工业生产以提供商业产品.它具有许多优良性能:低浓度下的高粘度,高度假塑性的流变行为,对(广泛范围内的)盐、pH和温度变化的稳定性,从而在食品、石油开采、印染、农药、医药等工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终其一生都在坚持哲学不是理论而是种活动,在他思想的前期哲学是种对思想和语言的逻辑澄清活动,后期则是对日常语言的观察描述活动。这种视哲学为活动而非理论的观点对传统哲学进行了釜底抽薪式的批判,以致人们普遍的认为维特根斯坦"终结"了哲学,但实际上他不是在终结哲学而是在拯救哲学,并为哲学的复兴找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8.
胡适对先秦名辩学的研究表明,中国逻辑学界所说的"中国逻辑"理论实际上是一种归纳论辩理论,它包括"辟""侔""援""推"和"擢"。以往的研究把"推"和"擢"混同,即认为西方逻辑的枚举(放大性)归纳法与中国名辩学中的类比归纳法是同一种归纳方法。胡适的研究提示我们,"推"是西方逻辑中的枚举归纳法,而"擢"既不同于西方逻辑中的枚举归纳法,也不同于西方逻辑中的类比方法,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类比归纳法",通常称之为"推类"。其特点是:第一,先秦后期墨家的名辩学主要是一种关涉政治伦理的归纳论辩理论。第二,这种论辩理论是依赖语境的,是一种语用论辩理论;是实质论辩而不是形式论辩。第三,这种论辩理论是基于因果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它不是必然推出的演绎理论,而是一种非演绎的或然性归纳论辩。  相似文献   

9.
石油不但威胁着环境,还破坏了自然平衡,而且其储量正在迅速耗尽。但尽管如此,我们今天使用的能量中有3 5%都是由石油提供的。我们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但是在全面转向更绿色的经济之前,至少在几十年内这个世界还必须依  相似文献   

10.
正独立学院是混合制办学的"先行者"和"试验田",独立学院这种办学形式的"谢幕",并不意味着混合制办学的失败,独立学院的转设,选择了继续完善并更加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道路。独立学院是混合制办学的"先行者"和"试验田"。它之所以即将终结,在于没有很好地平衡各方面利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法人地位未落实、产权归属不清晰、办学条件不达标、师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和进口国.随着石油资源走向衰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行,前景美好的"氢经济"越来越受到美国的高度重视.所谓"氢经济"就是指淘汰以石油作为燃料的能源,代之以零污染的氢能源而驱动的经济.美国曾最早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也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已为它带来了一场经济革命.今天的美国和10年前一样,又在酝酿以氢能源为核心的"氢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女人比男人更加怕衰老,衰老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让衰老的脚步放慢些,再慢些.如果能够懂得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发现30岁并不是女人青春的终结,而40岁才是美丽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当今,"数字化"已风靡全球.很多产品和技术都以冠上"数字"二字为新潮.在通信领域也不例外.100多年来,人类的通信经历了由数字--模拟--数字这样一个历程.这是哲学上"否定之否定"原理在通信发展史上的印证.不过应该指出,这后一个"数字",即20世纪后期出现在通信领域的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说它是一场"革命"也并不过分,因为它预示着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主体(实践)哲学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但它并不是哲学的全部。缺少自然本体论的哲学不是完整的哲学。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现时代不会失去其思想光辉,它并没有受到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冷落。自然辩证法是指自然事物的辩证法。无限的世界是由有限事物组成的,而辩证法是"一般有限事物特有的、真实的本性"。自然辩证法在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科技)社会中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7):101-106
进入20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重大发现逐渐稀缺。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关于科学终结的质疑。虽然该说争论已久,但疑云至今仍然遮蔽着科学视野。面对国家创新大势,有必要进行系统深入的再认识,以正确制定应对方略。重大科学发现应该具有革命性、受验性和简单性。科学衰落的成因包括研究客体的尺度变化、研究手段的力量限制和研究主体的内质嬗蜕,其中社会因素居于主导地位。根据科学前沿的实际,研究方向应该由纵向"掘进"改为与横向"回采"并举。科学不会终结,但其进步是一个量变和质变交互进行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与技术不同,科学量变中包括思想积累和灵魂自洁,经历的时间可能较长。  相似文献   

16.
提高我国科技人员创新能力与转变工程教育理念密切相关,而偏执"工具理性"是理工高校部分师生"创新意识"缺失的思想根源之一。《自然辩证法》案例教学,有助于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主体的自由超越性,它以实践哲学的"主体性"为根基,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并赋予价值理性优先地位。为此,应构建"一个人才,两个理性,三个意识,四个特性和五种素养"的工程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约翰·比蒂提出的"进化偶然性论题"指出,依赖偶然的初始条件而为真的生物学概括都是偶然为真的偶适概括,而定律是不能偶然为真的,因此生物学概括都不可能成为定律。针对该论题,一种由索伯提出并为埃尔金所发展的观点认为,偶然的初始条件加偶适概括所组成的复合概括可能是定律而非偶适概括。他们的观点被批评者认为会面临两个难题:它会使所有的生物学概括都可能被视为定律;它取消了定律与偶适概括间的区分。不过,只要把他们的观点发展为"能够发挥定律功能的复合概括才可能是定律",这两个难题就可以被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05,(18):52
有一类神奇的植物,撕开它的茎和叶之后,伤口处会"鲜血"直流.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的"鲜血"中竟然含有大量石油成分.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将和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华南植物园等单位共同开展"能源植物"研究.  相似文献   

19.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一、工作定额原理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制定工作定额时,泰勒是以"第一流的工人在不损害其健康的情况下,维护较长年限的速度"为标准,这种速度不是以突击活动或持续紧张为基础,而是以工人能长期维持的正常速度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当代工业的血液、社会稳定的基石、国家兴旺的命脉. "石油" 一词出自沈括的《梦溪笔谈》,书中对石油的描述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对这种物质的记录.自从发现石油,人类对石油的应用就一直没有间断过,直到今天它的应用更是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航空航天,小到衣食住行.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都离不开与石油产品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