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围绕"卷烟上水平"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是促进烟草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所在,是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必然选择这一核心思想。通过"目标服务在精准营销中的应用"这一理论,探索新的营销模式。提出目标服务是精准营销的切入点,针对卷烟市场的特点,实施目标服务,逐步将精准营销在商业企业落到实处,从而推动"卷烟上水平"。  相似文献   

2.
精准营销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通过对精准营销实践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精准营销的初步概念.精准营销运营体系应该由六部分构成;把精准营销的方法归为基于数据库营销的方法、基于互联网的方法、借助他人渠道的方法等三大类;最后提出了精准营销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以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在线购物平台的淘宝网(Taobao.com)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精准营销策略;采用文献阅读的研究方法,对淘宝网通过互动交流,数据库的使用和因时因地与其他社交媒体合作几种情况进行精准营销的模式进行探究;以深入了解淘宝网不仅使自己成为消费者热衷购物的平台,更作为贴心的生活服务者其精准营销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础上,从用户体验的角度为淘宝网的精准营销提供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营销观念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非营利组织营销的观念谈起,讨论了图书馆营销的必要性,探讨了如何通过建立图书馆服务营销“金三角”来开展图书馆的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5.
管理咨询业的特性及营销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管理咨询业的无形性、客户的高度参与性以及服务质量的不确定性、易逝性、知识性、为组织服务等特性。针对这些特性提出五大营销策略,一是个性化品牌营销;二是全员营销;三是以知识为媒介的直接营销;四是平衡需求;五是依据服务体验模型,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简要分析了服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服务营销的重要意义作了说明,具体提出了服务营销有形化的内容及策略,就服务昔销如何有形化作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7.
罗艳 《科技咨询导报》2013,(32):168-168
该文对电力营销服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于服务用户的意识比较弱化,强有力的电力营销服务团队还没有形成。对电力营销优质服务工作的创建,要创新电力营销服务工作理念,要构建结构合理,营销服务能力强的团队。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管理体系与流程,建立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管理体系的有机系统;有效推进电力营销优质服务的管理体系与流程。  相似文献   

8.
电力营销稽查是提高电力营销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如何应用好电力营销稽查使之为电力系统服务,在介绍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应用电力营销稽查提高电力营销效率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针对用电服务现有的泛营销等问题,本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模型的电力精准营销框架。该精准营销框架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用电历史,为其提供更合理、经济适用的用电建议和服务,进而有效提高售供电公司的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分析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较多,但从互联网金融营销角度的研究较少。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建立互联网金融营销大数据应用生态系统,并构建核心模块用户画像系统实现精准营销,在用户画像系统中,从人、时、地、行构建互联网金融用户画像模型公式,根据用户画像权重匹配个性化的互联网金融营销,提升营销效率,实现精准营销。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几何机器人的基本概念、数学构型、力学机制、工程应用、艺术设计及哲学思考。以几何机器人的科学研究为基础,提出以几何机器人为载体的MSEAP 研究与教育理念,即将数学、科学、工程、艺术和哲学融合于几何机器人的学习、研究以及应用,旨在修养形成数学家的逻辑思维、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工程师的实践能力、艺术家的美学视野、哲学家的普世情怀。  相似文献   

12.
在史料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街道与单体建筑两个方面具体阐述福州双杭商业街区特色.街道特色包括地理位置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和街道形态独特三方面.对单体建筑,从平面布局、立面风格和细部处理等方面论述其中西合璧的风格特征.提出应从历史的延续性上提高对传统街区保护的认识,以及整体性、特色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等保护原则.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实施,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采用VOSviewer、CiteSpace 5.1 R8软件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识别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土地整治以及流域生命共同体研究的发展特征.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层面、研究内容、研究尺度、数据支撑4个方面指出未来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与白云石和石英的交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的浮游特性以及调整剂对3种矿物浮游性的影响,考察了白云石和石英对菱镁矿可浮性的影响,白云石对石英可浮性的影响以及白云石对菱镁矿和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并研究了其机理.结果表明: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和白云石浮游性相近,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的可浮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种矿物会产生交互影响,白云石和石英会降低菱镁矿浮选回收率,而白云石会提高石英浮选回收率,其原因主要是由矿物罩盖和矿物溶解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以Internet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对信息工作的影响,探讨了信息机构进行业务机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指出在走向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机构应作战略调整,将网络化、数字化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加强信息资源的建设,增强信息开发能力并使之产品化、市场化,形成知识为基础的信息咨询服务业。信息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技能,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正>一九八五年年七月一日至十日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召开了第九届世界林业大会,作为中国林业代表团的一个成员,我也出席了这个全世界林业工作者的盛会,得益颇多。现根据参加会议的认识和体会,撰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 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马尾松连栽对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土壤微生物及生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后,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交换性Mg2+、有效Fe含量在1、2代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2代均高于1代,且根际、非根际土壤放线菌、真菌数量在1、2代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1、2代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占微生物总数百分比最高,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最少.对根际、非根际土壤生化作用的影响,连栽后,无论是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硝化作用强度趋于上升,而氨化作用强度趋于下降,且根际土壤硝化、氨化作用强度与非根际土壤氨化作用强度在1、2代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后期海德格尔批判了现代主义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人道主义,认为一切人道主义都是形而上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离开了物道、天道,人道主义成了虚无主义,导致了世界的各种危机;现代主义形而上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对存在的遗忘;对存在的遗忘就不能处理好人道、世道、物道、天道之间的关系;要超越主体中心论形而上学就要首先恢复人的原本含义,正确看待人在世界中的位置,把人看作是天、地、神、人四元之一,平等地对待世界的各种存在者,按四元要素的整体统一关联原则出发进行筑造和栖居,从而拯救世界,达到天、地、神、人和谐诗意栖居的理想状态。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逻辑上出现了悖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世界就可能回到蛮荒之原始状态。  相似文献   

19.
林下经济学学科理论与技术是随着国际社会对森林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关键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产生的,特别是林下经济在森林多功能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和土地资源、提供多种木材和非木质林产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其对发展森林生态经济、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多功能森林建设不断得到深化等有着重要意义。林下经济学顺应了全球涉林交叉学科前沿发展的趋势,是着眼于完整的、现代的森林资源概念,以森林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非木质林产品和森林生态产品产出为目标,以多学科融合理论技术为手段,系统研究林下经济资源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对它开展生态保护培育、经营开发和科学合理利用所形成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科学技术体系。林下经济研究来源于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农(林)学等多学科基础理论,其主体由林下经济资源学、林下生态学、农林复合经营学、林下经济产业管理学等构成。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自然受益型经济增长,未来林下经济学将关注林下经济生物资源保护、培育和精深加工利用,关注结构优化、功能协调、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关注农林复合系统的优化调整和效益提升,着力建立高效、高产、优质和持续的产业体系。笔者分析了林下经济学产生发展的背景,概述了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阐述了林下经济学的学科内涵、特点、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展望了林下经济研究的重点和突破方向。  相似文献   

20.
分析和论述了现代城市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将其概括为:空间的连续与兼容:包括边界模糊、空间构成要素的延续与兼容、空间流通;空间的中心感与层次感:包括通过式、互渗式、升降式;中庭的作用:包括与城市广场或街道的结合、与周围建筑联系的手段;高层建筑及外部空间的尺度处理:包括主体与裙房相结合、主体的分段处理;建筑小品与环境小品的作用:包括建筑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小品的处理方法、环境雕塑的处理方法、绿化与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